奔涌吧,后浪——2021,我们继续前行(10)

陈艳

<p class="ql-block">奔涌吧,后浪——2021,我们继续前行(10)</p> <p class="ql-block">  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6日下午,张宝伟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课题研究四组,就正在研究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研究》和内蒙古自治区基础教育“十四五”规划课题《任务驱动、共生读写——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路径与策略实践研究》之“共生读写”,进行了工作室“名师示范课”交流研讨活动,此次研讨活动历时3小时余,与赤峰第四中学分校青蓝工程成果展示大赛语文学科活动合并进行。&nbsp;&nbsp;</p><p class="ql-block"> 赤峰四中分校校长杜延辉,教务处、教科研处的部分领导,分校和赤峰实验中学语文学科教师一同参加了听课活动,刘志浩副校长参与了听课、研讨交流活动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名师示范课研讨活动,工作室学员、课题四组成员、高一年级任教的毕若莹老师呈现的是一节诗歌鉴赏课:必修二《归园田居》(其一);工作室学员、课题四组成员、高三年级任教的刘飞飞老师呈现的是一节共生读写写作路径的示范课:演讲稿写作专题教学。</p><p class="ql-block"> 毕若莹老师以“理解诗情五看法”为抓手,带着学生阅读、鉴赏了陶渊明的两首诗歌《归园田居》,拓展迁移环节,拓展鉴赏了杜甫的《岁暮》,用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全国I卷中的诗歌鉴赏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提升能力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保持着很高的参与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真正落到了实处。</p> <p class="ql-block">  评课交流时,课题四组的老师对毕若莹的诗歌鉴赏课进行充分肯定后,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宝贵经验:孟庆霞老师认为从兴趣出发,激发学生、触动学生用心阅读、用心体悟是鉴赏诗歌教学的关键,应淡化套路式教学;汪淑淼老师认为必要的阅读方法指导不可或缺,掌握学习方法也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刘斌老师特别欣赏毕老师从容的教态,同时提出要对过去形成的结论要有着自己辩证的思考;张智欣、韩爽、刘飞飞、刘树革等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p><p class="ql-block"> 领衔名师张宝伟总评时,强调了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性;强调了学法指导在新接触的文本阅读的第一个教学单位出现的必要性;强调了诗歌学习应遵循的“从读,到读懂,再到鉴赏,最后成诵”一般性学习流程;强调了诗歌教学从整体感知情感态度到进行局部研磨鉴赏写法的一般性规律;强调了以导学案为抓手,把自主学习环节放置课上,学生单位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强调了重视单元说明及文本内容与课后思考练习设置学习任务的必然性;例举柏莲华、陈艳老师活用“四板块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带来深远影响,强调了其区域推广的可行性,特别提出,“四板块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学习任务设置的质量是点睛之笔、精华所在,并结合自己对柳永《望海潮》的教学设计,亲自示范深入讲解四板五环运用中每一个细节的关注点。</p> <p class="ql-block">  刘飞飞老师选取了一篇“五四”青年节上的演讲稿《奔涌吧,后浪》作为演讲稿写作的范本,把演讲稿共生写作教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设计了五个学习任务:任务一是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形成结构提纲;任务二是以《我爱你,中国》为题目或自拟标题利用刚学到的知识列出写作提纲;任务三是根据列出的结构题纲写出文章的一、二段,重点学习主体段写作;任务四是全篇成文;任务五是研读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尝试评点。</p><p class="ql-block"> 整个教学单位预设三至四课时完成,本节课预设完成前三个任务。说课时刘飞飞老师分享了她的教学设想:以演讲稿写作教学为一个教学单位,设置序列性学习任务,每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在目标上各有侧重,并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调整教学内容,在任务驱动下展开课堂学习活动。本节课基本完成了预设中的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评课时,课题四组成员孟庆霞老师、汪淑淼老师、刘树革老师、刘斌老师、张智欣老师、韩爽老师、毕若莹老师、陈艳老师等对刘飞飞老师的课给予的肯定:一致认为如果结合任务二进行写作提纲的深入指导,学生受益更多。领衔名师张宝伟老师感触颇深,他回顾了自己与课题四组组长陈艳老师,参与刘飞飞老师整个备课过程中的一波三折,三次对教学设计进行大刀阔斧的删减,在一次次磨课的严谨分析讨论与交流中,不断摸索、改进、完善教学设计。于课题组而言,这不仅仅是一节课的完成过程,也不仅仅是一节写作课臻于成熟的过程,更是使一节符合阅读与写作规律且具有可操作性的任务驱动、共生读写课初具雏形的探索过程。</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给课题组带来了几许欣喜:学生不是生而知之者,是在环境的熏陶下,在教师父母的教育下逐渐习得知识、能力、方法。刘飞飞老师作为青年教师代表,胸中目标明确:每个任务的设计都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教学内容的安排心里有数,井然有序推进。</p><p class="ql-block"> 手中方法可行:读——感——议——写——评架构起专题写作教学流程,读是借鉴,是前提;感是触动,是共鸣;议是理性的关注与审思;写是实践,评是总结反思提升。如周国平所说:“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被唤醒和自我成长。”</p><p class="ql-block"> 眼中柔光闪烁:两次素材资源的选取都贴近学生生活,演讲稿是五四青年节瞬间刷爆朋友圈的,练笔之题是关于“爱国”的,利于学生抒怀,利于学科核心素养养成,让语文教育立德树人功能恰当实现。如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佛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还记得课堂上那个有争议的辩论吗?还记得课堂上那个回答不上来“最喜欢的话是什么”的小男孩吗?还记得那个到下课时已经写了好几段急切让老师点评的孩子吗?课堂上的这种生成实属难得,如果不是教师的鼓励,给学生足够的信任与尊重,给学生平等的话语权,这些可喜的变化就会变成未知,教育对孩子的改变也许就是这样在一节节课上悄无声息的发生着。</p><p class="ql-block"> 心中梦想不息:青年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裸备”需要更大的勇气,对于共生读写这个课题,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材料,一切从零开始,到最后实现零的突破,想必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吧。正如刘飞飞老师在反思中所写:</p><p class="ql-block"> 本次的教学设计,前后共经历了五次修改、研磨。在一次次修改研磨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对于演讲稿的写作教学更得心应手,而且在掌握了共生读写的教学模式以后,对其他文体的写作教学也更有思路了。</p><p class="ql-block"> 首先,写作指导课的教学,应该以全篇文章的写作为单位,从分析文章整体入手。其次,把课堂还给学生,应该以学生的分析为主,不应该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分析。教师应当起引导作用,不应讲解过多。最后,多关注学生的学。当发现学生没有完成任务时,应当调节讲课速度,学生充分学会理解后再进行下一环节。</p> <p class="ql-block">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这是两节经提纯过、沉淀过的真实语文课堂的终至所归,这是两位眼有星辰大海、心有繁花似锦的“后浪”教师们的心之所向,这更是在张宝伟老师引领下的不断精进专业素养、努力提升人格修为的红山高语人乐学善思的智慧源泉!</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 朱永新教授对智慧有过这样的论述:“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知识只能看到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一朵花儿就是一朵花儿,智慧却能在一粒沙子里看到一个世界,一朵花儿里发现一个天堂。”所以,智慧的教育是鲜活的,有生成、有碰撞才会有智慧的火光;智慧的教育是民主的,畅所欲言、充分交流是展示才华的保障;智慧的教育是深刻的,彼此真诚地合作、不间断地追问终会酿造出“醉”人的美酒!</p><p class="ql-block"> 追求智慧的语文教育,我们在路上……</p><p class="ql-block"> 奔涌吧,后浪!</p><p class="ql-block"> 一路纤尘不染,一生初心如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1 12 02</p>

老师

教学

学生

写作

任务

学习

刘飞飞

演讲稿

鉴赏

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