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营八四七二厰老同事《顺昌洋口、沙墩、大坪》旧地重游(下)

宋建中

<p class="ql-block">顺昌(古属延平府顺昌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建县,据清嘉庆《延平府志》</p> <p class="ql-block">记载:“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自此历代沿用。</p> <p class="ql-block">顺昌县位于福建省的西北部。县境分别与建阳、建瓯、南平、沙县、将乐、邵武6县市接壤。</p> <p class="ql-block">原总面积1480平方公里,1970年建西县撤销并入顺昌后,县域面积增加到198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占南平地区总面积的7.5%。顺昌县县域面积1985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30]1990年,全县辖3个镇、11个乡、4个居委会、129个村委会。</p> <p class="ql-block">。[1]2020年10月9日,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p> <p class="ql-block">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顺昌县常住人口为179064人。</p> <p class="ql-block">[32]2020年,顺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8.33亿元,比降4.3%。[31]</p> <p class="ql-block">唐贞观三年(629)拆将乐县东南两乡置将水场。垂拱三年(687)分南乡将水口为蠲科镇。</p> <p class="ql-block">景福二年(893)改为将水镇,后又改为永顺场,隶属建州。</p> <p class="ql-block">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将永顺场升为县。因“县有顺阳乡,水有顺阳溪”而名顺昌。清嘉庆版《延平府志》则称“以其初顺服,故名,取顺而昌之意”。</p> <p class="ql-block">五代十国的闽天德元年(943),王延政在建州称帝,国号殷,顺昌县为其所辖。</p> <p class="ql-block">天德三年(945)八月,十国的南唐灭闽,顺昌县为南唐所辖。南唐保大六年(948)置剑州(州治在今南平市),顺昌县属之。</p> <p class="ql-block">延祐元年(1314),南剑路改称延平路,顺昌县仍属之。明洪武元年(1368),延平路改为延平府,顺昌县仍属其所辖。</p> <p class="ql-block">清代,顺昌仍属延平府所辖。民国二年(1913),废府、州改道,顺昌县属建安道(道治在今南平市)。</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引领老同事微信群发揮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2019-12-26</p><p class="ql-block">元坑古镇位于福建省顺昌县西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旧时商贾云集,经贸繁荣。</p> <p class="ql-block">古镇以大量的明清古建筑为主要看点,最具代表性的有萧氏祠堂、陈氏三大栋、蔡氏宗祠等,</p> <p class="ql-block">还有古民居、古祠堂、古桥、古庙等上百座。每处建筑基本都完好,且内外装饰、布局等颇为讲究,价值极高。</p> <p class="ql-block">如今,当人们踏着青石小路穿行在狭长纵横的高墙古巷里时,</p> <p class="ql-block">就像穿越历史的隧道,脚下的刻字石板,两侧的门楼砖雕,</p> <p class="ql-block">无不让人清晰地感觉到历史就是这样实实在在,抬眼即是,触手可得。</p> <p class="ql-block">文昌桥,又叫新墟桥,位于元坑古镇新墟村東,</p> <p class="ql-block">文昌桥创建于明1515年,距今已有400余年。其中几经兴废,现今遗存的部分桥梁建筑,是1885年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文昌桥早期建筑为四廊式屋形结构,柱与柱之间的隔间共有52间,全长140米,</p> <p class="ql-block">恰似一道彩虹横跨两岸,给乡民带来了诸多便利。</p> <p class="ql-block">建筑规模大而雄伟,为顺昌县古桥建筑之首。元坑附近乡民,每逢农历一、六墟期,设墟场于桥内。</p> <p class="ql-block">1978年文昌桥再度被烧毁,由于年久失修,现存仅12间破旧不堪的梁架。</p> <p class="ql-block">从现存的部分桥梁建筑测知,每隔间宽度为2.80米,桥中央一间较宽为3.50米,</p> <p class="ql-block">顶部修建一座小阁楼,内供佛像。桥的梁和方的正面雕刻有简单的草叶纹,</p> <p class="ql-block">方与柱衔接处装饰雕刻有花草图案的假昂;桥面宽6米,</p> <p class="ql-block">中央铺设长条石板,石板两边铺设青砖,平整结实,砖与石板铺设图案新颖。</p> <p class="ql-block">文昌桥早期是元坑通往槎溪、曲村、光地等的交通因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在东面桥墩旧址上,重建一座石拱桥,与西面桥墩衔接。</p> <p class="ql-block">靠近文昌桥有三座古建筑 :</p><p class="ql-block">一是西面桥头的关帝庙,建于400年前的明朝,1930年重修,庙内有戏台、大殿等建筑。</p> <p class="ql-block">二是文昌阁,建于1931年,外形呈六角,为五层宝塔式木建筑,阁内有木梯,</p> <p class="ql-block">登上顶层可眺望附近乡村,是我县唯一的木质楼阁。</p> <p class="ql-block">因1883年,文昌桥毁于火灾,百姓怀疑因桥上神龛失火所致,</p> <p class="ql-block">所以后人便在桥南沙洲上新建文昌阁,以保护文昌桥。</p> <p class="ql-block">2010年重建,新阁从基座至阁顶高25米,在一楼外围雕刻有“24孝福禄喜”、</p> <p class="ql-block">“琴棋书画”和“渔樵耕读”的图文,对游人和乡亲进行传统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此阁是南平市唯一的一座全律卯结构的木阁。</p> <p class="ql-block">三是天后宫,建于1908年。这三个建筑构成一个建筑群体,相互辉映,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5日陆颂平携夫人陳映农,在陆敏輝陪同下游览顺昌元坑文昌桥。</p> <p class="ql-block">陆颂平老师傅人好、心态好,祝愿陆颂平、陳映农老师傅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顺昌《合掌岩》祥雲密布,气势壮观。</p> <p class="ql-block">顺昌《合掌岩》祥雲密布,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合掌岩,位于福建省顺昌县双溪镇西大垄,距城约2.5公里。这里林木葱郁,景色秀丽,是一处避署胜地。周围有圆池借鉴、板松迎客、盐米神洞、西安寺月、仙人聚台、飞来神船、老虎张嘴、铜铃泉响、鹰嘴余生等景。山中的西安寺建于元至正26年(1366)。</p> <p class="ql-block">周围有圆池借鉴、板松迎客、盐米神洞、西安寺月、仙人聚台、飞来神船、老虎张嘴、铜铃泉响、鹰嘴余生等景。山中的西安寺建于元至正26年(1366)。</p> <p class="ql-block">释本圆,俗名尤启明,闽北第一高僧。1961年10月出生于闽南永春县蓬壶镇魁园村,1979年毕业于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p> <p class="ql-block">因感世事无常,1988年在顺昌龙头岩云峰寺礼上了下缘和尚为师皈依佛门,落发出家,法名本圆,字迷尽,为临济宗碧天派“迷(惟)”字辈,</p> <p class="ql-block">先后依止正坚法师学法,参学圆拙法师、定妙法师等。</p> <p class="ql-block">把寺院办成修心养心的道场,常年讲经布道,</p> <p class="ql-block">把寺院办成修心养心的道场,常年讲经布道,在现在各寺庙滥收费.高门票的情况下,</p> <p class="ql-block">唯有本圆师傅的寺院坚持一切香火供养随缘,因此成为朝圣、修学、用功、办道的理想地方,</p> <p class="ql-block">所有来者皆平等对待,因此慕名者来自海内外四面八方。特别是合掌岩石窟的开拓、雕刻,</p> <p class="ql-block">迎来各界人士的瞩目,纷纷献谋建言,出力捐资,给寺院和地方带来无限生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p> <p class="ql-block">在顺昌县,有人说,不知道县长叫什么不稀奇,但不知道释本圆的几乎没有,这不仅是因为释本圆要在合掌岩搞万佛窟,还因为他经常不顾寒暑打赤脚出入各种场合,让人感觉另类。</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镇,红色洋口。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两次进驻洋口,尤其是后一次即1933年8月,</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在洋口创立,并建立革命政权,成立了洋口苏维埃政府——“革命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原福建省國防工办人事处“梁财富”处長,)曾担任洋口解放初期的副鎮長,就在这座楼对洋口执政。</p> <p class="ql-block">洋口镇位于南平市顺昌县,距县城12公里,东南与延平区的峡阳镇、沙县的高桥镇交界,富屯溪自西向东流贯全境。</p> <p class="ql-block">全镇总面积142.5平方公里,其中土地面积16.98万亩,林地面积13.1万亩,森林覆盖率71%,森林蓄积量55.3万立方米。</p> <p class="ql-block">2014年末,全镇总人口1.83万人,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个农林场,1个综合林场。</p> <p class="ql-block">洋口镇历史悠久,从文字记载有上千年历史,《谢氏家谱》称:“上洋兴于唐、宋,盛于元、明,由来久矣”,</p> <p class="ql-block">及(清光绪壬午重修版)记载有兴于唐、宋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属瓯宁温柔乡高阳里管辖;清未设厅,直属延平府;民国初年改设为建瓯县县佐,</p> <p class="ql-block">民国18年改为建瓯县第八区;1959年1月成立洋口人民公社;1984年7月成立镇人民政府。</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三十年代,是闽北将乐、建宁、泰宁、邵武、顺昌的水陆中转码头,</p> <p class="ql-block">也是闽江上游富屯溪畔重要商埠,那时航运上达顺昌、邵武、光泽,下至峡阳、王台、南平、水口直至福州,</p> <p class="ql-block">更是物资的集散地,素有“小福州”之称,</p> <p class="ql-block">是当时福建四大名镇之一(漳州的石码镇、莆田的涵江镇、</p> <p class="ql-block">福安的赛岐镇、顺昌的洋口镇),其“内河商埠”的美称享誉东南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红军进驻洋口,是从1931年5月开始的。由罗炳辉、彭雪枫等同志率领的中央红军一、三团在挥戈东向直追猛打国民党军,经顺昌直到洋口,</p> <p class="ql-block">红军进驻后在洋口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农会组织,同时动员村民参加红军。</p> <p class="ql-block">1933年 ,中国工农红军东方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滕代远率政治部部分人员</p> <p class="ql-block">和第四师十、十一、十二等三个团陆续从潜口和沙墩南渡富屯溪,进驻洋口,</p> <p class="ql-block">书写了洋口红色革命辉煌、灿烂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东方军在洋口镇主要围绕“筹款百万、赤化千里、扩大红一师”目标开展系列革命斗争活动:</p> <p class="ql-block">领导上洋各界成立赤色职工联合会、商会和洋口苏维埃政府,</p> <p class="ql-block">帮助制订《临时政纲》,领导群众组建农会,组建一支游击队,发动一批青年参加工农红军。</p> <p class="ql-block">闽赣省苏维埃政府财政部长毛泽民抵达洋口,领导筹款和物资调配,月余内,</p> <p class="ql-block">筹款约30万元(法币),食盐24万斤,煤油六百余桶和大量武器、药材运往中央苏区。</p> <p class="ql-block">东方军在洋口虽然只有短短的月余时间(39天),不仅开辟了洋口新区,传播了革命思想,</p> <p class="ql-block">唤起了民众的革命热情,推翻了反动政权,建立了人民自己的苏维埃政府一一革命委员会等系列组织,</p> <p class="ql-block">壮大了革命队伍,而且还筹集了大量款项、物资和武器。</p> <p class="ql-block">筹集的这些款项、物资和武器既解决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经济封锁,</p> <p class="ql-block">又改善了红军队伍的装备条件。东方军虽然从洋口撤离了,</p> <p class="ql-block">但它的革命斗争并没有结束,且一直影响着洋口后面的革命斗争即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p> <p class="ql-block">洋口历史文字记载至少也有上千年《谢氏家谱》称:“上洋兴于唐、宋,盛于元、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由来久矣”,及(清光绪壬午重修版)记载有兴于唐、宋。1939年,日寇疯狂轰炸福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洋口旧街小巷</span></p> <p class="ql-block">当时洋口东面的南平、北面的邵武亦遭轰炸,唯有洋口这个闽江上游富屯溪畔的小市镇未遭袭击。</p> <p class="ql-block">为避战乱,大批部分机关、师生和大批商人、市民溯闽江而上,内迁洋口。</p> <p class="ql-block">当时,没有公路、铁路,拥有水路优势的洋口,由于拥有大量资金雄厚的商家进入,</p> <p class="ql-block">促进了当地商业、手工业及其他行业的迅速发展,</p> <p class="ql-block">还影响到本地土话发展成为如今标准的福州话,繁华冠于当时。</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一些有特殊时代背景的遗址跃入人们的视线:彭德怀居住旧址(现洋口雨伞社)、毛泽民居住旧址福音区官牧师家(房子在建设铁路时折除)、</p> <p class="ql-block">滕代远居住旧址蜚江小学(现洋口中小学,也是当时东方军政治部所在地)、十七号兵站旧址(洋口镇中心街三巷药店仓库,现火烧空坪)、</p> <p class="ql-block"> 重返8490厰</p><p class="ql-block"> 荏苒光阴五十載,</p><p class="ql-block"> 重返大坪寻梦来。</p><p class="ql-block"> 座座青山眼前过,</p><p class="ql-block"> 片片竹林放异彩。</p><p class="ql-block"> 夾皮沟里無人烟,</p><p class="ql-block"> 食堂礼堂今何在?</p><p class="ql-block"> 厰房烟囱都不見,</p><p class="ql-block"> 只剩一块大門牌。</p><p class="ql-block"> 乡民告知廿年前,</p><p class="ql-block"> 一場山洪把厰埋。</p><p class="ql-block"> 残垣断壁虽破旧,</p><p class="ql-block"> 历史功绩难忘怀。</p><p class="ql-block"> 火红青春这里起,</p><p class="ql-block"> 軍工精神传万代。</p><p class="ql-block"> 今逢盛世國强盛,</p><p class="ql-block"> 老厰搬迁花盛开。</p><p class="ql-block"> 强强联合出成果,</p><p class="ql-block"> 老軍工們乐开颜。</p><p class="ql-block"> 不忘初心記党恩,</p><p class="ql-block"> 中華复兴向未来。</p><p class="ql-block"> 陆秋容</p><p class="ql-block">祝福老同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闔家幸福美满!!!</p><p class="ql-block">祝贺國营八四七二厰老同事《顺昌洋口、沙墩、大坪》旧地重游取得圓满成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