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特别感动!因为今天我感受到我们的团队在一起奔跑!</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按教研计划开展三年级数学同课异构活动。杨老师和陈老师同课异构《数学广角——集合》,毕老师上五年级数学《三角形的面积》。每一节课都呈现出了她们的用心、用情,都闪现出了各自的闪光点,都体现了课堂的实效性。</p><p class="ql-block"> 毕老师在上《三角形的面积》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小组合作,利用拼凑、割补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最闪光的地方在于她对小组合作的把控十分稳当、有效,小组合作前任务清晰、分工明确,小组合作时交流有序、记录完整,汇报时观点明确、推理到位。</p> <p class="ql-block"> 陈老师是一位诗人,数学课也上得跟诗一样美。她的温文尔雅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亲近她,接受她,其实就凭这一点,课就已经成功了许多。她的闪光点是把生活实例灵活运用到了课堂,让学生形象直观,容易接受。我们让学生学习知识最终目标不也是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p> <p class="ql-block"> 杨老师一直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课堂条理清晰,节奏适中,实效性强。今天他最大的亮点:一是利用学习卡让学习的实效性最大化,二是以课堂生成问题为导向的开展教学。特别第二点我觉得最需要我们学习,我们上课如果都按我们的预设而完成教学任务,那上课还谈何意义?</p> <p class="ql-block">其实,今天的活动点睛之处还是评课环节。以往评课,大家以套话居多。今天很多老师讲出了自己的想法,都觉得同课异构的两节课可以直接用我们明天要召开的运动会来做例题,把课本的例题当成练习。这是一个对理解如何设计有效课堂的质的跨越。</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到:我们在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进步,一起奔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