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街小学二(7)班读后感 <h1> 有的时候我们就把这个放养理解为放任不管,其实不是的,放就是给孩子自己做错、作对的空间,让他有独立处理自己的思想的能力,养就是陪他们,养他们的心性,自信!<br> ———徐希博家长</h1><div><br></div> <h1><p> 放养式的教育,就是指孩子有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同时放养,不是放纵。</p><p> 放养是指让孩子在不触犯法律和人文底线的同时去学习和探索,这样也能鼓励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p> 我们也要多和孩子沟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毕竟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怎见得我们就一直是正确的呢。<br> 不要过多的去干涉他们的思想,要多一些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这个世界。<br> ——陈睿家长</h1> <h1><p> 其实每个父母都不敢去尝试放养孩子,因为父母担心和害怕,我们为什么不敢让孩子自己走路或坐公交车去学校,而是必须每天都去接送他们,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在自己的羽翼下成长父母才可以安心和放心,父母的一切成功与失败都会被记录在上面。能否把孩子养好,成了公众评价父母的主要依据之一。于是父母们普遍认为,自己有能力也有责任全程控制和安排孩子的生活。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永远没有遭遇任何风险的机会,恰恰才是最大的风险。父母需要做的就是把需要的东西教给孩子,然后给孩子一个自己玩耍、自己闯荡、自己体验失败和自己赢得成功的成长历程。假如没有摔跤的心理准备,那你的孩子永远都不可能学会骑自行车。如果不让孩子经历风浪,他们就不会有独立面对风浪的勇气和能力。</p> ——牛浩玉成妈妈</h1> <h1> 放养状态下如何成就孩子?<br> 其实就是如何放养的问题<br> 父母经常会越位,手伸得太长,嘴说的太多,以自己的观点为正确答案,一定要这样,一定要那样,即使要放养,其实多数都放不到位,那么放到什么程度才到位,才能成就孩子?<br>我表达两个观点:<br> 1,放权要放到孩子对经历的事情能够有所体悟,知道来龙去脉,知道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同时对自己也能够不断的加深认识,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愿意为了什么去奋斗,有哪些地方是自己的缺点或弱项,如何改进还是尽量避免。还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h1><h1><br> 2,放养不是不管,只是减少指挥,不要说教,通过自己的行为,率先垂范,如果孩子注意不到,还可以通过一点小技巧来让孩子注意到,比方说周高远某个行为不合适,说多次也不听,我跟他打赌,说你如果看到爸爸跟你同样的做法一次,可以罚款100元,来引起他的观察,逐渐他就改掉了毛病。我们之间有一个约法三章,互相提出要求,共同改进。<br> 总之,放养其实比“圈养“更难,需要家长们付出更多的心思和时间,但是当孩子长大,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那天,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h1><div> ——周高远家长</div> 祝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