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从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发现起始,我们从未停止与它的抗争,从未放弃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艾滋病是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持续发热、虚弱、盗汗,全身淋巴结肿大。HIV入侵身体会导致身体免疫细胞受损,身体抵抗力下降,可能遭受多种病毒细菌入侵身体。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患者。</p> <p class="ql-block">流行情况</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男女均可发病,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690万例;中国现存活HIV/AIDS患者758610例,2017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134512例,当年报告死亡30718例。</p><p class="ql-block">传染源</p><p class="ql-block"> 感染HIV的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p class="ql-block">传播途径</p><p class="ql-block">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其感染和传播途径包括:经性接触。</p><p class="ql-block"> 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p><p class="ql-block"> 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p><p class="ql-block">易感人群</p><p class="ql-block"> 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p> <p class="ql-block">艾滋病怎么预防?</p><p class="ql-block"> 目前尚无有效的HIV疫苗可以预防HIV感染或延缓艾滋病进展。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式。</p><p class="ql-block">切断传播的具体途径有:</p><p class="ql-block"> 切断HIV传染的性接触传播。</p><p class="ql-block"> 避免医源性艾滋病传播,在医疗操作中避免不必要的注射与输血。</p><p class="ql-block"> 阻断HIV的母婴传播途径。在产妇孕检中,发现HIV感染,不论其CD4+T淋巴细胞多少,均应在其生产前给予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及胎儿预防性治疗,对HIV的传播起到一定的阻断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既然大家已经知道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那么就该有自我防护意识,避免传播途径下的接触,做好自我保护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隔绝或者歧视艾滋病人,相反的,我们的自我防护是为了更好更安心的与艾滋病人相处。在接受艾滋病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学会尊重艾滋病人。不要因为对方身患艾滋病而讥笑嘲讽对方,觉得对方低人一等。我们要学会尊重艾滋病人,就像你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艾滋病人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能够温暖人心的人。</p> <p class="ql-block"> 让红丝带将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我们的心连结在一块;让红丝带把你的力量,我的力量,他的力量,我们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艾滋,共同撑起生命的晴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