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台

初心

<p class="ql-block"> 没有了亲人,故乡在岁月的风尘中渐行渐远,遥不可望。没有了爹娘,老屋在风雨的侵蚀下满目荒凉,心酸惆怅,只有热泪盈眶。然而,尽管伤感悲凉,心里却是满满的怀想,总想坐在炉火旁,温一壶老酒,把故乡思量。</p><p class="ql-block"> 故乡位于山西省最北端,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墙(长城)相望,俗称塞北。这里曾经是狼烟四起,血浸战袍,抗击蒙古铁骑的古战场,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存。古长城,古堡,烽火台,汉墓群就是标志性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故乡位于古长城脚下,是一个千年古堡,因而古建筑较多。堡内曾经就有大小不同的庙宇十五六处,但历经岁月风雨侵蚀大多已不复存在,只有遗迹清晰可辨。古戏台就是堡内的标志建筑,保存还算完整,在我的生平中,古戏台陪我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快乐时光。</p><p class="ql-block"> 戏台座落于堡内南端,座南朝北,一米多长的大青石条铺基,青砖古瓦,粗木大梁,古色古香。虽然不算特别高大宽阔,但典雅庄重,特别是戏台上两旁粗大挺拔的木柱,更是庄重显眼,也增添了一种威严感。</p> <p class="ql-block"> 据老人们讲,堡子里解放前唱的是月戏,也就是每月唱一次,一次三天,最多五天。解放后是唱年戏,一年唱两次,从我记事起,每年唱两次,每次唱五天。时间是正月初唱一次,农历七月末或八月初唱一次,一年唱两次戏成了我儿时记忆里雷打不动的习俗。这个老戏台成为了传承历史文化,弘扬现代文明的大平台,也为父老乡亲提供了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p> <p class="ql-block"> 从我记事起的六十年代未,堡子里就有集体组织的剧团,但那时不称剧团,更不称戏班子,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的都是革命现代样板戏,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p><p class="ql-block"> 进入七十年代后期,由于古堡是乡镇所在地,每年也邀请外地的剧团来演出,剧种大多以《晋剧》,《北路梆子》为主。那时剧目也有所改观,开始演唱一些历史戏,如《打金枝》,《算粮》,《铡美案》,《穆柯寨》,《楼台会》等。孩童时的我根本看不懂历史戏,只看到画红脸的在唱,画白脸的在笑,画花脸的咿咿呀呀在乱叫。至于什么意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后来,每次看戏时,在身旁大爷大娘们的解说下才对这些历史戏曲有所了解。</p> <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满门忠烈,精忠保国的杨家将,知道了清正廉明,刚正不阿的黑包公,知道了奸诈刁钻,阴险无比的潘仁美,知道了英姿飒爽,所向无敌的穆桂英,知道了杀妻灭子,丧尽天良的陈世美,知道了两心相约,忠贞爱情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正与反的厮杀,忠与奸的较量,清与腐的衬托,贫与富的对比,爱与恨的写照,也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典。</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人民特别爱看戏,上了些年纪的人大多是戏迷。每年唱戏时,周围村庄的人们也大多前来观看,真可谓是人山人海,目不暇接。在演出前的几小时,露天剧场的前面就齐涮涮的坐满了人,上了年纪的乡亲们大多从家里带着小板凳,生怕耽误了一场戏,戏曲也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精神食粮。</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文化产业开始进入了繁荣期。家乡人民进一步挖掘传统的地方文化,一些曲目重新搬上了舞台,响誉塞北的剧种《道情》和《二人台》曲目开始重新亮相。尤其是塞北风味浓郁的二人台曲目更是受到父老乡亲的青睐,高吭嘹亮,悲凉苍桑的《走西口》,又回响在浩瀚无垠的大塞北。</p> <p class="ql-block">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彩电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人们的眼球开始由戏台转向了电视屏幕,老戏台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唱戏的时候也少了,只是偶尔一次。再后来,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电脑,平面智能手机基本得到了普及,人们从视频就可以清晰地领略到天下万种风情。老戏台也似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真正的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产业在升级,这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但人总会有牵念与怀想,老戏台不只是一个唱戏的台子,而且是一个传承历史,弘扬中国文化的大舞台。时至今日,老戏台的场面总在眼前呈现,婉转悠扬的曲调总在耳畔回响,我知道,老戏台的影子会一直在我的脑海里回放,永远回放。</p> <p class="ql-block"> 注:网名初心,原名古日成,男,56岁,中共党员,干部,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