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南京路,田子坊

KOKA

过去的十六铺码头 毕业照(复旦大学相辉堂) <p class="ql-block">上海滩十六铺码头,那时是我到达上海的第一站。为了去复旦学习,我瞒着家人辞掉南通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正式工作,买了一辆蓝色的小型自行车,随载于船,一夜渡航便到了十六铺码头。</p><p class="ql-block">9月清晨,阳光穿过高楼的缝隙映在黄浦江畔,锐利灿烂!用张爱玲俯瞰落日的描述,再生动不过了。“我一个人在黄昏的阳台上,骤然看见远处的高楼,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br></p><p class="ql-block">不过那时候我还不会写诗,也不晓得爱丁顿公寓里的《倾城之恋》,对历史文化的探究心理是懵懵懂懂的,只是抱着人生流浪的渴望与对都市繁华的好奇与憧憬......<br></p><p class="ql-block">据说上海开埠前这一带有十六家商铺,后来建造起一个以客运为主的码头,渐渐地演绎成后来水路大门的商贾云集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全季酒店九江路店 与徐航老师会面后下榻全季酒店,已是傍晚6:00。因聊到建筑,设计模型,心底的愉快与豪气让我对突然瓢泼而下的大雨,没有一丝丝嫌厌。好像整个人生就是石头磊筑的,脚下的步伐,就是建筑里或走廊或窗户或与另一建筑连起来的弧线,风雨再大它都会在一个稳定的框架里闪烁着灵动的创新火花。“沿着路前走,你会看到大丸百货,右拐便是南京路步行街了”酒店服务员指引我。<br> 新世界大丸百货--2015.2新世界与日本大丸合作 新世界大丸购买的黑色水晶项链,400元 美伦大楼--爱德华新古典主义建筑 <div>“丸”字,便知道是日本大丸了。大丸,(だいまる)是日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集团,我记得还有一个叫丸(まるい)。在JR线錦糸町有一家,我日本留学时常在那一家购物。2000年,买过项链,戒指,手表一套大概3.5万日币,那时候人民币大概2700吧?不算贵但非常好看</div><div>2015年2月,日本大丸与上海新世界合作运营,在南京东路起点,难怪不叫“大丸百货”而叫“新世界大丸百货”!这也恰迎合了商业上“合作共赢”的理想吧。斜对面便是外滩中央大楼--美伦大楼了。</div><div>雨很大,水从脚底冒起,室内金色之光折射于积水的路面,光与色都溅出来....在爱奥尼式廊柱的顶端,“JAZZ”SINGER霓虹闪耀,洋溢着古典的艺术氛围;而一楼的“球星“大跨步掷球的气势,却孕育着运动品牌潮流的商业文化,让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爱德华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夜间焕发出历史与商业相结合的“活“气!</div><div><br></div><div>---何为爱德华新古典主义建筑?</div><div>“新古典主义”常借用古代英雄主义题材,直接描绘现实斗争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鸦片战争后南京路沦为英租界,而作为英国英雄象征的”爱德华一世“,也许就是被赋予与建筑的某种精神或灵魂吧?</div><div><br></div><div>回到“丸”字,回忆激起小诗一首</div><div>丸</div><div>作者:顾霞(koka)</div><div><br></div><div>我拿下你—黑宝石<br>你是假货,但很协调<br><br>光与色溅出来,魔法石是真实的<br>一条朝圣之路<br><br>有时我也背对你,找不到一片落叶<br>微风中漫卷的遗物<br><br>“丸”。我在暴雨中注视<br>声线充裕,藏有拐弯的深沉<br><br>2021.7.16.koka</div> 南京路东起点<br> 南京东路通向外滩的大道--和平饭店 远处的世茂大厦 <div>7月炎热但到外滩旅游的游客异常多。一批批从外滩涌向南京路的红男绿女,犹如水底之鱼徜徉于街道,进出饭店酒楼,歌舞厅,专卖店,我也像其中的一滴,盛也盛不下,不小心就会被挤出波浪,在深长的巷道里点咖休憩片刻.....</div><div>小时候父亲就买过第一辆凤凰牌自行车,金星电视机,见过蝴蝶牌缝纫机,好像那些商标,都喜欢在黑色的基调上,喷出凤凰与蝴蝶的金色图案,很靠谱的一种洋气。</div><div>而老上海最初的洋货,是从南京路著名的英资环球百货公司--惠罗公司,流出的.....据说,30年代前后,上海男士追求英国绅士风度,帽子要英国的hatman, 西装衣料要英国花呢,皮带要freeman,衬衣要Arrow,而惠罗商店能够做到洋装的一切配齐!买一双Saxson皮鞋,要花掉普通职员的两月薪金。当年上海时髦人家,楼梯地板要铺厚厚的地毯,窗户上挂哔叽帘,桌上铺亚麻台布,墙上的闹钟装在精美的胡桃木匣子里,定时发出悦耳的响声......</div><div>惠罗与福利、汇司、泰兴并称为南京路“前四大公司”。而“后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即现在的上海时装,永安百货,上海第一食品,上海第一百货),创亚洲百货公司无数先河,让这条街在现代时尚的风格中透出三四十年代特有的迷离的浪漫。分不清是宿客还是寻根者,随便进入一个餐厅或酒吧,有一种絮状的绵密的东西,纠缠于嘴唇却无法一瞬渗透我们的骨髓。“商”似乎已远离最初几块大洋的清脆,而作为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深入到上海人民的日常.....</div><div>上海人曾这样评价自己:有着七分理性三分酒性的男人是最棒的男人。达到这个境界不容易,需从“理性”上修炼!我想这正是上海作为远东金融中心闻名世界的缘由吧?就像《赤脚绅士》里的上海滩,拥有着传统内核,却披着时尚的多元化外衣......<br></div><div><br></div> 中华老字号--邵万生(宁绍糟醉食品) 蔡同德堂(参茸银耳、丸散膏丹、胶露药酒饮) 张小泉(剪刀品牌) <div>王安忆曾写到“北京是智慧的,上海却是凭公式计算的。北京的幽雅是拆散了重来,高贵的京剧零散成一把胡琴;上海是俗的,是埋头做生计,螺蛳壳里做道场,这生计越做越精致,竟也做出一份幽雅”我惊讶于土生土长于上海人的这份说辞!但确实道出了上海发展的历史中心与实质“商”。</div><div>但被岁月风化的石头,老窗户剥落的油漆碎片,张爱玲小姐的伤逝,留声机里的周璇歌声,黄包车,西式斗篷,赤脚绅士,雪茄,上海滩,吴昌硕与黄金荣,哪一个镜头无不透出这个城市声声不息的风骨与接地气的文化.....街道两旁,中华老字号商铺,喧哗壮观的百货公司,鳞次栉比。随便抓一个店名,便可追溯出一个百年品牌的奋斗史....</div><div><br></div>一,邵万生<br><div>咸丰年间,宁波渔民邵万生背着包袱到上海讨生活。除了包袱里的几块银元,他凭着南北货与宁绍醉糟的手艺,在虹口区新开商铺“邵万兴”,这标志着上海南北货业作为一种新型经营业态的崛起,同治九年搬迁南京东路,改名“邵万生”</div><div>“春意盎然尝银蚶,夏日炎炎食泥螺,秋风萧瑟持醉蟹,冬云漫天品醉鸡“可谓是对他店铺的精华总结。</div><div><br></div><div>二,蔡同德堂</div><div>解放前上海有四家老牌国药店,雷允上,童涵春,蔡同德,徐重道。</div><div>蔡同德堂创始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宁波布商蔡嵋青从汉口迁来上海,是国内开业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华中药老字号商店。商店以道地药材,精制饮片、参茸银耳、丸散膏丹、胶露药酒饮誉海内外。</div><div><br></div><div>三,张小泉<br></div><div>传说有个张铁匠,因为母亲生下他时,“扑通”一声掉进了泉水里,故此取名“张小泉”</div><div>张小泉品牌成名于1628年(明朝崇祯元年),是刀剪行业中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包括家庭用剪系列、工农业园林剪系列、服装剪系列、美容美发剪系列、旅游礼品剪系列、刀具系列。2021年9月6日,A股张小泉创业板上市。</div> 上海时装 永安百货 <p class="ql-block">上海第一百货</p> <div>“一个好的商人一定是一个诗人,好诗人未必是好商人”诗人把诗写在了天上,而好的商人是把诗写在了大地上。”没有诗一般的畅想,就不会有未来“,这通俗易懂的语言,精准地涵义了”上海儒商。”上海儒商能够把浪漫和实用两种极端结合得非常完美,在他们眼里,实用是浪漫的保障与基础;而浪漫是实用的华彩和前途......</div><div><br></div><div>作为开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条商业街---南京路,是上海经受鸦片战争,殖民战争,英租界里千千万万儒商的血泪奋斗史,是几千年“尔虞吾诈”中沉淀的那份君子默契。</div><div><br></div><div>开埠初,南京路商业活动以流动摊贩为主,小刀会起义后富户躲进租界,租界出现华洋杂居局面,中国人可以在租界经商,这是南京路商业发展的一次飞跃;70年代,洋货大量涌进上海,洋杂货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南京路商业进一步兴旺。</div><div><br></div><div>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西方列强忙于战争。 外贸基本停止,进口商品匮乏,促使民族工商业较快发展,先施公司、永安公司先后在南京路开张。30年代南京路商业达到空前的繁荣,号称“世界商业巨擘”,“不夜城”、“声光电化之都”。</div><div><br></div><div>五十年代初,由于外国经济封锁,外商大量离境,洋货进口中断,资产阶级等高消费对象失去了经济基础,以经营高档商品为主的南京路商业销售一落千丈,批发和批零兼营逐渐演变成零售业</div><div><br></div><div>1999年,“中华商业第一街”改建成中国第一条全天候步行街,彻底实现了商业转型。南京西路逐渐成为顶级品牌集散地,南京东路则成为旅游购物休闲街</div> 上海黑帮经典代表--《上海滩》 <div>罗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无论曾经如何相互鄙视,有什么龌龊,只要一眼发现共通的利益所在,在0.01秒内完成合纵大计,捐弃前嫌,那份默契,没有几千年的“尔虞吾诈”的沉淀,是做不来的!---何菲语</div><div>这也许说的就是“世故”吧?三分真心,七分技巧,也是我对在上海混混的外地人的处世的理解。前几天逛豫园,在童涵春堂药房,看中了野山参。服务员打8折,卖给上海本地人,我说钱不够等回去了给我邮寄。等我到家支付了钱,她忽然流泪茜茜的“不行啊!领导不签字,上次卖的,差价我要自己掏出来”心底想:领导不签字不能卖,那上次8折领导签字了吗?但冲着200多元差价,怕闹大了还得去一趟豫园,就把差价给了她。而后呢,她把签字,柜台付款,包装,快递称重,一个个视频认真发给我,最后还来了一句:我另外给你送了一张发票。让你觉得:她占了便宜,你也没吃亏!</div> 田子坊 田子坊 <div>一位普普通通的外地售货员,呆久了耳濡目染,也学得儒商的精明。而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竟也有与世隔绝般,与己无关的想法。我叫了一辆出租车去豫园,司机对我是礼貌的,但是他对上海的态度让我惊讶:上海没什么好玩的!品牌货哪儿都有的买,不必跑来上海;田子坊哪!就是我小时候撒尿的巷子,都没人住了.....我说:上海是世界闻名的金融城市,他说:我天天在高楼下转悠,什么金融啊?与我无关!真是一个没有激情对故乡历史也没有自豪感的例外。</div><div><br></div><div>上海老司机<br>作者:顾霞(koka)<br><br>他并不知道,已被驱逐<br>他说,金融与他无关<br><br>喝奶也与他无关吗?<br>田子坊—-撒了香水未洗澡的女人<br><br>花园老字号下,仍有洋人<br>琉璃博物馆设在咖啡座上<br><br>轮胎缩进螺壳<br>他不懂剧院的潜台词吗?<br><br>2021.7.17</div> 田子坊 田子坊 <div>“田子坊”其实是清一色的石库门建筑改建成的休闲景区,将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仓库,抹上了(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弄堂里除了创意店铺和画廊、摄影展,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咖啡馆,也出现了供城市人缓解压力与孤独的猫咪咖啡。</div><div><br></div><div>我去的是白天,曲曲折折的巷道,会让人想象“静谧的夜,野猫象幽灵从院墙上疾跑而过,又足爪轻柔地落在窗下的碎瓦砾上”伸出头则烟花四溅,一切又像精灵一样在生活的尘埃里呼吸着,生存着....<br></div><div>“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田子坊不是飘着的,而是散落着一点点泡出来的湿重的味道</div><div><br></div><div>上海碎片...<br>1,《猫咪咖啡》<br>作者:顾霞(koka)<br><br>嘴的周边,打造出金字塔,犀牛角<br>—-时代商标<br><br>我想象身体受难之前,巷道快如闪电<br>犹太人集中于暮色<br><br>数数扁桃,把线团也数进去<br>利爪下有什么在诞生<br>—-小说、抽象画、抑或迁移?<br><br>2021.7.18.koka</div> <div>2,《鸡尾酒》<br></div>作者:顾霞(koka)<br><br>你穿大地的衣服,在开口之前<br>从未想摸你的心。而我<br>被轻轻举起<br><br>一颗樱桃,浮在天空。比嘴与眼睛<br>更懂得<br><br>燃烧的玻璃赛道,迷失—<br>重又被“旋转”定义<br>你喝,她唱;城市喝,你唱<br><br>绿鬼的跑鞋跳过外滩<br>钟锤永恒....<br><div>koka</div><div><br></div><div>据说,日夜交界之时,是天地灵气最活跃之际。用龙舌兰调配出的鸡尾酒--玛格丽特,温和热烈微醺</div><div><br></div><div>2021.12.3.koka<br></div> 周璇《花好月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