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如何让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挖掘家乡红色资源,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如何在思政课中把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达到以史育人、鉴往知来的教育目标?长沙市第21中政治教研组开展主题教研,创新思政课“打开方式”,打造“有风景思政课“系列课程,把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景点,重走伟人足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发挥思政教育立德树人作用。2021年12月1日下午,政治教研组集中教研,针对系列课程进行研讨,展示“有风景的思政课”阶段性成果,总结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形式进行探究。</p><p class="ql-block"> 1925年,青年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写下《沁园春·长沙》,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叩问。一代伟人在长沙开展创党、建党早期活动,新民学会、橘子洲、岳麓山到处都留下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足迹。王雯倩老师带着学生来到橘子洲,在青年毛泽东雕像下,朗诵《沁园春·长沙》,品读伟人经典诗词,感受到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茂的气概。探寻伟人足迹,感悟红色精神,王老师和学生来到新民学会旧址,一百多年前在这里成立了中国五四时期相当有影响力的青年团体——新民学会。在学生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认真参观了蔡和森故居和陈列馆,百年往昔历历在目,革命先辈们为民族、为国家的争论、探讨似乎仍余音绕梁,革命斗争精神依然在鼓舞着我们。新民学会为什么被誉为“建党先声”?百年前毛泽东、蔡和森这一辈革命伟人是如何回答好时代之问的?王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观陈列馆,寻找答案。不同时代,中国青年直面不同的时代之问,带着这个主题,学生完成《时代之问、青春作答》的时政小论文,抒发着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的远大抱负!</p> <p class="ql-block"> 爱晚亭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青年毛泽东与知己好友时常在此纵论时局,寻求救亡兴国之道。张华老师带着学生来到爱晚亭,以《看万山红遍赏爱晚枫叶 寻历史印记明责任担当 ——爱晚亭下的责任畅谈 》为主题,在欣赏秋色美景、参观红色景点、品读革命故事中感受伟人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张老师巧设教学活动,采用激情辩论、现场采访等形式让学生走进社会,理性思维,引导学生向革命先烈学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p> <p class="ql-block"> 岳麓山是一座浓缩辛亥革命历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烈士墓碑是辛亥革命记忆的实物象征,作为地方记忆的载体也展现着湖湘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0多年前,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当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时,我们的革命先驱们在做些什么呢?他们对国家的前途命运又有怎么的憧憬呢?带着这些问题,王光环老师带着学生登上岳麓山,瞻仰烈士墓碑,追忆革命先驱,感受民族精神。学生变身“小小讲解员”,讲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故事;变身“小小记者”,在游客的采访中增强情感认同;变身“小小评论员”,评析新闻时政,增强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王老师鼓励学生们要主动将自己的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积极的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p> <p class="ql-block"> 有风景的思政课,把课堂延伸到红色资源中,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有机结合,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思、践、悟,做到在行走中体验,在参观中教育,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升华,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把实践中的学习与思考内化为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责任,是创新思政课的有益探索。政治组接下来将继续推进“有风景的思政课”教学改革,进一步发挥特色思政活动的独特育人作用,深度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传得下,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在先辈精神的感召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的青春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