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是缓慢的<br>从种子抽芽到绽放<br>成长是出其不意的<br>从破土拔节到抽穗<div>每一次的努力<br>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div><br></div></div> 11月30日,栾川县第二届新入职教师公开课大赛(小学数学)在优仕树人小学部拉开帷幕,小学数学中心组成员担任此次活动评委。 赛前,曾老师对此次活动做详细部署。 23名参赛老师展开激烈角逐,刘局长和王主任莅临现场指导工作。 1号来自潭头交通希望小学的韩晓萍老师执教的《认识时》一课:<br>1.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学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主动参与学习。<br>2.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情况下学习新知。<br>3.通过同桌互拨钟表的练习,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了方法,学懂了知识。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出了结论。<br>建议:本节课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放手不够,如果教师能勇敢的退下去,孩子们会更精彩! 2号来自狮子庙镇狮子庙村完全小学的王长霞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br>1.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材料,注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体验观察的方法。如:看自己教室的照片,判断是从正面侧面还是后面拍摄的;让每个学生玩手中的小象物体,加深学生对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的理解。<br>2.通过不同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进一步体验增强学生空间观念。如:让学生交换位置,体验站在不同位置,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br>3.“学以致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课中观察玩具,教室照片,学校做操照片等,旨在联系生活,同时延伸学习,培养学生观察立体实物的能力。<br>建议:课堂上重点研究了从正面、左面、右面几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样子,对于从上面观察的比较少,应该增加一些从上面观察的练习,为后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画出不同的面奠定基础。 3号来自狮子庙镇狮子庙村完全小学的李丙燕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br>1.借助《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新课,把转化策略生动形象得作以诠释。<br>2.教师把握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再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来探究新知,教学结构合理,符合认知规律。<br>3.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去操作、去探索、去交流,使学生不仅明白新知的结果,更清楚新知的来龙和去脉。<br>建议:“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要有所体现。 4号来自石庙镇中心小学的李玉芳老师执教的《9加几》一课: <br>1.精心设计复习导入,为后面新课学习做铺垫 。<br>2.重视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组织学生交流9加几的算法,学生们有的用点数、还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通过获得丰富的感知,发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br>3.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直观上 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通过叙述计算过程,内化为计算方法,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方法,体验“凑十法”的思维过程。<br>建议:习题的设计能多一些拓展延伸的类型 ,能更加有层次,有梯度 。 5号来自冷水镇龙王庙村完全小学的侯小双老师执教的《认识时分》一课:<br>1.借助多媒体演示和实物钟面的直观操作,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操作、探索,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br>2.能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年龄特征设计知识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通过自身体验发现问题,掌握知识。<br>3.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在观察中比较,交流中发现,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呈现知识体系。<br>建议:知识架构有偏差。<br> 6号来自高崖土小学王一凡老师执教的《观察物体》一课:<br>1.素材选择喜闻乐见。从孩子们最熟悉的教室和学校图片入手,让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不同。<br>2.小组合作充分,注重合作、探究、分享。以孩子们喜欢的毛绒玩具小兔为载体,小组成员分别坐在“小兔”的前、后、左、右面分别观察,再交换位置继续观察,进一步感知观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自主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br>3.教师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观察、分享、交流。例如突破左右两面看物体时,先借助“小兔”玩具上的标签辨别左右,再去掉标签后观察,从而发现小兔的脸朝向哪面就是从哪面看到的这个难点。孩子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观察物体的方法,识图方法以及简单的空间方位知识。<br>建议: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利用不够,拓展部分的练习设计“直观充分,抽象不足”,再显示出层次性会更好。 7号来自栾川乡双堂村完小黄舒帆执教的《9加几》一课:<br>1.课前老师采用凑十歌、10加几的口算比赛、以及生活中10给我们带来的便捷,三个环节的设计为“凑十法”的展开埋下了伏笔,做好了铺垫。<br>2.老师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br>3.教学9+4时从直观的看图到抽象的想图,再到摆小棒圈一圈,充分感知和理解“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凑十法”的方便。引发学生发现9加几的计算规律,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是一种提升。<br>建议: 在教学9+6时,应充分利用教学素材,让孩子们明白“凑十法”是拆小数凑大数。<br> 8号来自秋扒小学郭峰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一课:<br>1.对新课程目标的把握比较到位。通过具体实例,始终将学生置身于所创设出的各种情境中,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并能逐步地进行抽象、概括。<br>2.百分数的写法,在教材的处理上,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合理安排,详略得当,层次感较强。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读写的练习。特别是习题中的趣味数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学科之间的联系。<br>3.课堂总结时,引用了爱迪生的名言“天才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成为本节课的点睛之笔!<br>建议: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应从读法、写法、意义三方面分析。<br><br> 9号来自赤土店中心小学的崔嘉幸老师执教的《用字母表示数》一课:<div>1.直奔主题,目标明确,让学生提出心中疑虑“怎么用字母表示数?”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有重点的掌握本节课内容。<br></div><div>2.创设丰富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现实需要。<br>3.增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有效理解。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理解需要反复的体验,从一般的题目到熟悉的图形相关的计算公式,激发学生进一步体验符号语言的优越性,使新旧知识在深层达到了统一。<br>建议: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而发生的,需要给学生留够足够的思考空间。<br></div> 10号来自合峪第二中心小学张茜茜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div>1.情境引入,激趣引导,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分蛋糕活动,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问题的探究。怎样分芳芳和小明才会觉得满意,学生想到了平均分。通过平均分的结果体会有时能用整数表示,有时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生活现象,让学生体会分数的产生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br>2.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张老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进行对折来表示1/2,1/4,1/8,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的意义。<br>3.练习形式多样并富有梯度性。有判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是它的1/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动手对折纸。一步步的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张老师又让同学们认识分数的起源,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br>建议: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想法,归纳收获。<br></div> <p class="ql-block">11号来自庙子镇高崖头小学徐琳园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p><p class="ql-block">1、学情把握准确,难点重点处理得当。老师把教学重点放在思路的引领上,难点就定位在使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新策略解决问题,处理十分合理。</p><p class="ql-block">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策略使用得当。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围绕形成思路这个重点,通过两次体验、两次回顾,采用步步为营的方式,及时总结归纳新思路的方法与特点从而使新策略由暗到明逐步清晰最终被学生理解和接受。</p><p class="ql-block">3、在课堂中老师加大了引领的力度,整节课,学生思考从跟着老师走到会自觉运用,没有花哨的形式,而是积极的思考,由于引领到位,突显了新思路,新方法,所以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像一盏明灯,指引了学生思考的方向,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p><p class="ql-block">建议:课前导入尽量简明扼要。</p> 12号来自栾川县第一实验小学郭一帆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div>1.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学目标明确,理念新颖,从分苹果入手,循循善诱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分数的读法,写法和意义。<br>2.加强直观教学,降低认知难度。通过折纸活动和多媒体动态演示,突破了重难点,降低了学生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br>3.放手让学生去做数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创造分数,加深了孩子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同时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br>建议:老师还可以指定具体的几分之一让学生去折去涂,这样既训练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逆向思维。<br></div> 13号来自三川镇中心小学的张喜歌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div>1.教师能深入解读教材,目标定位准确、合理、完整,教学流程顺畅,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效果良好。<br>2.教师注重培养孩子获取信息的能力,注重算法多样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的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br>3.教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关注课堂生成。<br>建议:对策略的意识可以增强一些,策略的学习关键在“悟”,而不是单单用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br></div> 14号来自陶湾小学王君君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div>1.充分借助直观表象,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将异分母分数都转化成正方形或圆形中的某一部分,启迪学生换个角度思考。<br>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转化的方法,把复杂的加法计算转化成简单的减法计算。<br>3.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交流探索和展示讲解中,深化对转化策略的理解。<br>建议:设计多样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转化策略的多样性,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转化策略在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领域的灵活运用。<br></div> 15号来自合峪镇第二中心小学的胡新雨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div>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唤起学生已有的认知;<br>2.教学方法得当,放手让学生参与交流,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目的;<br>3.教师引领到位,凸显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r>建议:充分实现对于策略的感悟和体验。<br></div> 16号来自白土希望小学的李丁老师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div>1.从生活中找角,让学生们认识到角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质疑“这些角有多大呢?”水到渠成的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br>2.整节课的课堂环节脉络清晰,课堂气氛轻松和谐。每个知识点的突破都是让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展示交流,最后教师归纳总结,稳步推进。<br>3.练习设计中易错题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角的度量中易错点的认识和理解。<br>建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更加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究,这样学生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课堂。<br></div> 17号来自秋扒乡中心小学的李娟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div>1.前置性学习设计很好,能有效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相关知识。<br>2.能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画图理解题意。<br>3.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br>建议: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新知。<br></div> 18号来自庙子高崖头小学的张书源老师执教的《百分数的意义》一课:<div>1.从设计上注重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中的思想。从篮球比赛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这一具体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算一算.比一比等形式感悟学习百分数的重要性与必要性。<br>2.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本课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领悟到百分数在实际生产工作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注重了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过程,让学生真正理解百分数的意义。<br>3.在练习的设计上很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并且是学生熟悉的能感悟到的资源,练习形式多样化,巩固了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br>建议:对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之处,老师如果能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学生对百分数和分数的概念会更清楚。<br></div> 19号来自叫河镇中心小学的崔新姣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一课:<div>1.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课堂看似不经意地交流中帮助学生复习长方形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br>2.注意学法的引导,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只改变一个条件,使长方形的面积改变,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br>3.重视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点拨、修改、完善中让学生逐步掌握用画图的方法整理信息,达到教学目标。<br>建议: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画图解决这些问题。<br></div> <p class="ql-block">20号来自白土八一希望小学的刘晓冉执教的《认识1元及1元以下人民币》一课:</p><p class="ql-block">1.让生活走进数学。教师以带礼物的谈话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开展“认一认”活动,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认识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币的纸币和硬币。</p><p class="ql-block">2.课堂成为学生实践体验的场所。教学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时,教师带着全班同学一起数,明确1元=10角,并在头脑中形成1元与10角的相等关系的表象。知道了1元=10角,引入1角=10分,一起数一数,再次明确1角=10分。</p><p class="ql-block">3.德育目标渗入课堂。教师以“献爱心、买口罩”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结课时以“不能乱花钱,撕钱,涂画钱”很自然的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富德育于教学中。 </p><p class="ql-block">建议: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可能效果会更好。</p> 21号来自庙子镇咸池小学的李树茂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示意图》一课:<br>1.本节课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br>2.语言准确到位,有思考性,启发性,激励性,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br>3.教学方法得当,放手辅助教师做的恰到好处,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div>建议:让学生利用六幅图自行编题解答,也许效果更好!<br></div> 22号来自庙子北凹小学赵一卜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一课:<br>1.理念新颖。老师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惯性,摒弃了以往“小步子”教学模式,大胆而科学地对教材重新组织,设计了较为开放的问题,提供了必需的学习材料,解放了学生探索的时空。通过师生问答活动,引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最终延伸到抽象单位“1”。<br>2.注意以兴趣引路,通过情景创设,层层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br>3.通过分礼物,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延伸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整合。<br>建议:放慢语速,鼓励性语言再丰富一些。 <p class="ql-block">23号来自冷水镇中心小学的孟燕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p><p class="ql-block"> 1.课堂设计注重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的思想,“实”中有动,“动”中有新,实而有效,环环相扣。 </p><p class="ql-block"> 2.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过程,目标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 3.能根据学生学习基础和年龄特点,扶放自如。</p><p class="ql-block">建议:教材处理要突出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曾老师和中心组成员以及优仕树人小学部数学老师积极参与到现场评课、议课、交流活动中。</p> 每一次活动都是历练,每一次历练都是成长,每一次成长都是蜕变。百炼成钢,破茧成蝶,过程虽苦,结果却甜。今天你们积累、沉淀,将收获内化于心,外化于课堂。祝福这些初绽的花蕾在小学数学教研员曾老师的带领下,在全体小数人的呵护中,以最美的姿态,成长为最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