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接到语文示范课的通知后,我一直在思考,在十几年的低年级教学中我大大小小也上了好多示范课了,有拼音方面的、有识字教学的、也有阅读方面的。每次接到任务时总是不知道该从什么内容、什么类型的课下手,这次依然一样,最初我准备上一年级第五单元的识字课《小书包》,因为在10月15日会川学区举行的低年级拼音、识字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执教的《小书包》一课正是这一单元的内容。正好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都是现成的,我只要再次稍作修改就可以使用了,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流程了,心里有点小窃喜。当我逐一问了一年级老师的教学进度时,他们都已经给各自的班进行了这一课的教学,这事有点尴尬了,又进入了两难的抉择:上还是不上?拿不定主意了。参加完教研活动回到办公室,我拿着语文教本不停地翻,看看这课觉得不行,看看那课觉得难上,正当我犹豫不定时我看到了第六单元口语交际中的那幅漫画,眼前一亮,毫无迟疑地说:“就这课了。”</p> <p class="ql-block"> 说实在的,口语交际课我还是第一次拿示范课来讲,心里着实没谱,平时上这样的课时都比较常态化,但是示范课二十几个老师坐在后面,我总不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说,得有个示范课该有的样子吧?我想挑战自己,于是就开始着手准备了。</p><p class="ql-block"> 我先找来《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段口语交际的要求一一进行了研读,了解在这一学段的口语交际该让学生掌握什么,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晚上,我找了一些这节课的课堂实录,从头到尾学习了这些老师是如何设计这节课的,怎么导入,图与图之间怎么衔接,怎么引导孩子们抓住图中的细节等问题,边看边做记录。每位老师的教学思路、指导方法、课堂结构都各有各的亮点。最终,我博彩众长,结合自身实际和我们班孩子的学情,完成了属于我自己的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的初稿。这堂课从初稿、修改稿到最终的定稿,一次次修改,一遍遍推敲,将自己在课堂中说的每一句前后衔接的话都“记录在案”,甚至对孩子的评价语都提前做了预设。</p> <p class="ql-block"> 从没把一节口语交际课这样上过,虽然做好了想尝试这种新课的准备,但是直到自己站到了讲台的那一刻我心里都还没个数:既担心自己引导不到位,还害怕学生不说、不会说。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开始了这节课的教学。课上,孩子们的表现虽不是很惊艳,但也出乎了我的意料: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也能将“香喷喷”、“津津有味”、“一探究竟”、“入迷”、“垂头丧气等平时在课堂上没有出现过的词语脱口而出。孩子们也能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出示第二幅图时,我班的刘喆同学说的可好了,他是这样讲这幅图的内容的:爸爸听了妈妈的话,来到儿子的房间。他轻轻推开门一看,儿子正托着腮帮子,翘着两只脚,趴在地上津津有味地看书呢,房间里还时不时地传来哈哈哈的笑声。从他讲出来的内容可以知道,他在观察图片时能够抓住图中的细节:比如儿子手托着腮帮子,两条腿翘起来等,都观察的很细致。在第三幅图的练说中,赵宇轩同学能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图中爸爸的心里活动说的相当好。他是这样说的:“爸爸让儿子去吃饭,儿子极不情愿的离开了房间,爸爸心里想:平时不怎么爱看书的儿子今天怎么了?是什么书让儿子这样入迷?于是爸爸弯下腰想一探究竟。”他将这幅图从儿子的表情和爸爸心里想的两方面进行了描述,而且表达的也很清楚,真心出乎了我的意料。作为老师的我不得不为这样的同学点赞。当然很多同学也能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把故事讲清楚,还有同学虽然课上没有举手发言,但是他们听到很认真,相信他们这节课上也有收获,这就是我这一节课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课后,听课老师纷纷对我这节课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大家的意见很中肯,既有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也有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p><p class="ql-block">1、本课的导入设计的不太好,而且还占用了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后面的重点内容时间上有点仓促。</p><p class="ql-block">2、本来准备把第二幅图和第三幅图作为一个重点让学生多说一说,结果一看时间不够了,就草草了事了。原本教学设计中还要在总结看图讲故事小窍门之后,对这六幅图进行完整的讲故事,这两项内容没有进行,致使这节课不论从课堂结构,还是板书设计上都显得不完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p><p class="ql-block">3、由于自己缺乏引导的能力,没有最大程度的调动起孩子们想说的欲望,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参与进来,致使“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结束后,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想把第六幅图的内容画一画。”还有的同学说:“我想把这个故事完整的写下来可以吗?”。孩子们能有这样的学习热情作为老师的我求之不得,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正是要调动孩子们“我要学”的积极性吗? 瞧瞧,他们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在我刚踏上讲台时总认为公开课上花样多,十八班武艺用全,就是一节好课。后来才发现,一堂课应该是朴实的,并不是只追求外在的表现形式,更应该注意环节的有效性,教学是不能“浮”的,也是不能“虚”的,它应该是扎扎实实的。一节课展示出来的是老师的个人风采,包括:学识、气质、风度、才情、课堂驾驭能力。这些方面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那是经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中逐步形成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本着研读课标、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积淀自己的教学素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