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烹饪美学的延伸</p><p class="ql-block">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吃的文化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必须面对的现实文化。中国的烹调艺术,从远古的“茹毛饮血和火燔熟食”,到如今的强调“色、香、味、形、声、光、触、器、营养”,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洗礼,已脱胎为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一枝奇葩。</p><p class="ql-block"> 老子曰:“治大国如烹小鲜”。他把安邦治国的管理哲学与烹调艺术,作了极为精妙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其实,单从字面上来理解“烹调”二字也可以充分反映出贯穿其中的管理哲学内涵。“烹”的本意为烧煮,即仅仅是将食物弄熟而已;而“调”的本意为调和、调配,即强调如何通过能动地创新将食物煮熟,并使之成为美味佳肴的方法论问题。单纯的“烹”,不可能使“吃”成为一门学问,唯有把“调”贯穿其中,才能使之成为一门艺术。同样,对任何一个企业组织的管理机制来说,对企业进行管理是“烹”,而如何对其管理并通过能动地创新,使企业完美地达到预定管理目标则是“调”。所以说,烹调和企业管理一样,都强调系统管理的均衡性和统一性,并且其过程始终贯穿着能动与创新,烹调艺术与企业管理艺术息息相通。常言说得好:“隔行不隔理”。</p><p class="ql-block"> 厨师与企业管理者所面对的客观现实前提,在形式上虽有差异,但在运作方法上却要遵循共同的规则。</p><p class="ql-block"> 厨师要将所烹各种原料变成美味佳肴,首先就必须充分了解各种原料的特性,以及所需佐料的特性。中国烹饪理论的开山鼻祖——商汤时代的伊尹,早在三千五百年前就对烹调原料的特性提出了破天荒的基本论点:“三群之虫,水居者腥,肉攫者臊,草食者膻。”而清代诗人袁枚则把这一理论推向了更为精细的境界,他在《随园食单》中谈到:“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人性下愚,虽孔孟教之无益也;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指其大略:猪宜皮薄,不可腥臊;鸡宜骟嫩,不可老稚;鲫鱼宜身扁白肚为佳,乌背者必倔强于盘中;鳗鱼以湖溪游泳者为贵,江生者必槎枒其骨节;谷喂之鸭膘肥而白色;壅土之笋其节少而甘鲜;同一火腿也,而好丑判若天渊,同一台鲞也而美恶分为冰碳。其他杂物可以类推,大抵一席佳肴,司厨之功其六,买办之功居其四也。”</p><p class="ql-block"> 对佐料特性的了解与运用,袁枚认为:“厨者之佐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褴褛,西子也难以为容。善烹者酱用伏酱,先尝甘否;油用香油,须分生熟;酒用酒酿,应去糟粕;醋用米醋,须求清冽。且酱有清浓之分,油有荤素之别,酒有酸甜之异,醋有陈新之殊,不可丝毫错误,其他葱椒姜桂糖盐虽用之不多,而俱宜选择上品。”</p><p class="ql-block"> 其实,企业管理又何异于良厨选料?企业家要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首先就必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作充分了解,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合理的运营机制,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知物善用,物尽其利。</p><p class="ql-block"> 各种消费需求的宴席对菜品的不同要求决定烹的不同方式;同样,不同的客观经济环境与市场需求,也促使企业必须构造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p><p class="ql-block"> 中国地域辽阔,物产丰盛,烹饪原料取材极广;并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三教九流以及社会各阶层对菜品的要求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在数千年的不断演变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众多菜系。中国的菜系从民族风味来分主要有:汉、回(清真)、蒙、满、朝鲜、藏;其他苗、瑶、黎、僮、侗、京、白、高山、独龙等诸兄弟民族,也都有自己的食俗,但由于人口较少,在国内影响不大,还没有形成菜系。</p><p class="ql-block"> 日常人们谈论的中国各大菜系,主要是指地方风味而言。并且众说纷纭:比如安徽有沿江、沿淮之分;山东有烟台、济南之别;广东有潮汕、东江之异;而江苏有扬、苏两系等等;有人说中国现在有八大菜系,即鲁、川、扬、粤、湘、闽、徽、浙;也有人把北京和上海加上称之为十大菜系。但公认影响最大的还是鲁、川、扬、粤四大菜系,旧时称四大帮口,其余皆属此四大菜系的旁支或派生而来。</p><p class="ql-block"> 纵观各大菜系的各种烹饪手法,虽然历经数千年沧桑巨变并不断推陈出新,可是归纳起来也只有三十种烹饪方法,即:汆、抄、拌、炒、炸、浸、烙、烤、烹、涮、焗、煮、贴、炝、溜、煎、煨、煸、煲、熬、炖、烧、蒸、焖、烩、爆、腌、糟、熏、渍。</p><p class="ql-block"> 然而,正是这些有限的烹饪方法,创造出了各大菜系美味万方且适应性极广的众多佳肴。</p><p class="ql-block"> 有限的烹饪方法和无限的口味要求辩证地结合,促使良厨们在能动适应地域潮流演变的同时,积极挖掘历史经验而不断创新,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烹调对原料价值的体现以及对烹调自身的评价。</p><p class="ql-block"> 这一点,对企业管理不无借鉴。企业管理者面对客观存在的局限性条件,如何塑造企业的适应性去适应无限扩大的市场需求,挖掘管理模式的创新潜力,以及对新观念的接受与对传统的不断变革,决定着管理目标实现的效率和质量,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中国烹调艺术发展至今,凝结了无数人的心血,烹调成品以完美姿态走上宴席的过程,就是烹调走向更高艺术境界的过程;其中,文化内涵贯穿了烹调成品走向完美的各个环节,这里,历代文人学者的贡献尤其突出。</p><p class="ql-block"> 其理论渊源自商汤始,伊尹在《本味篇》中提出烹调成品境界要求达到:“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腻。”周代《礼记?内则》中有《曲礼》、《月令》诸篇,把周代宫廷饮食典章记了下来,备载食齐、羹齐、酱齐、饮齐,曰和,曰调,曰膳,曰馐,四时食制,五羹七菹,八珍奇食,六兽六禽,色色俱有。春秋孔子在《论语?乡党第十》中强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公元六世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把盐、酱、酒、醋的酿造,肴馔的制作,果品的储存,甚至蜜饯咸菜、米面点心等都作了系统论述,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食品科学大全。直至明清诸家的《易牙遗意》、《宋氏养生部》、《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随园食单》。</p><p class="ql-block">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清代乾隆年间,江南才子著名诗人袁枚的《随园食单》。该书有十二菜单、须知单和戒单等内容,从菜点的原料选择、初步加工、切配、调味烹制,直到菜肴的上桌次序,从菜点的色、香、味、形,到餐具佐料,都作了全面论述;既有具体的操作过程,也有抽象的理论阐述,它密切联系实际,把操作中的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归纳成为理论,把我国的烹调理论推向了可持续发展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以看出,良厨与文人美食家的广泛交流,使中国的菜肴从菜名美感,到宴席礼仪与风俗,以及菜与菜的协调与上菜的次序,直至对餐具器皿的讲究,无不留下极深的文化烙印。也正因为此,使中国的烹调上升到哲学的境界而成为烹调美学。</p><p class="ql-block"> 与中国烹调艺术发展的内在轨迹一样,管理美学的发展过程同样要将文化内涵贯穿始终。管理美学强调:管理者的文化修养与性格品质,决定了企业精神面貌与理性管理风格的形成,决定了企业产品品牌的文化内涵,决定了整个管理体系中各子系统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也决定了对管理成果归纳和总结能力的有效发挥,这些是塑造企业文化和建立企业均衡发展体系的精髓所在。</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烹调的主流空间是我们的生活,企业管理的主流空间是我们的事业,那么在此:</p><p class="ql-block"> 愿烹调与企业管理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愿生活与事业共臻艺术之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