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颂

以民为大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抗战堡垒 颂歌飞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1年11月30日下午,由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宣传部、组织部、党史研究室,佛山市顺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顺德区北滘镇教育办公室主办,西海小学承办,西海抗日烈士陵园协办的《西海颂》MV首发式,在西海小学隆重举行。同时,在珠江纵队纪念馆举行纪念西海大捷胜利80周年的《西海大捷》图画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有关方面负责人吴彩霞、张玉媚、黄领韵、张伟潮、郑建华等,以及学校师生出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吴彩霞首先致辞,胡键分享了制作MV的心得,梁卓华作了《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童心向党精忠报国》的宣讲,郑以民介绍了西海颂歌曲配词者梅易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顺德区档案馆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确立以西海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0年6月,中共广东省委召开扩大会议决定:建立中共南(海)番(禺)中(山)顺(德)中心县委(简称“中心县委”),统一领导南海、番禺、中山、顺德地区的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同月,中心县委在顺德县西海桔围召开第一次会议,书记罗范群,委员林锵云、陈翔南、刘向东、严尚民。10月,中心县委以顺德抗日游击队为基础,再从中山、番禺抽调一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合共60余人,组成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林锵云兼任中队长。随即,中心县委和广游二支队司令部率领独立第一中队到达西海,建立了以西海为中心的抗日游击基地,西海成为珠江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坚强堡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共佛山市顺德区委党史办吴彩霞科长,向北滘镇教育办公室张伟潮、西海小学校长郑建华、珠江纵队老战士后代郑以民等赠送《西海颂》MV。(照片由顺德区档案馆提供)</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西海颂》歌曲配词者梅易辰简介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梅易辰(1918-1947)原名梅龙夫,台山端芬龙腾里人。1937年,参加台山青年抗日救亡工作团,宣传抗日救国。之后,又成立台山青年抗敌同志会,组织动员有志青年成为“青抗会”的成员。1938年7月,梅易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台山青年抗日先锋队中,他团结了一些青年学生和教师,以唱歌、演剧、演讲等形式,宣传和组织抗日救亡活动,并成为台山县“抗先”负责人之一。1940年冬,梅易辰调到顺德西海搞群众工作。他以“利农”杂货店为掩护,组织利农互助会、妇女会和民兵,发动群众开展抗日、防匪保家、发展生产的活动。1942年间,梅易辰组织民兵与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攻打番禺沙湾日伪据点时受伤。痊愈后又参加西海大捷和西海保卫战。1943年初,梅易辰在南(海)三(水)大队,任中队的政治指导员。1945年1月15日,任珠江纵队独立第三大队政委。1947年因病在香港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摘录台山档案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西海颂》由麦新(襄河曲)谱,梅易辰配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党领导的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8年春,广东民众武装自卫团统率委员会上校督导员吴勤(大革命时期中共党员)在香港与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廖承志鼓励下,回广州组织抗日武装,在佛山鸿胜武馆办杀敌大刀防护团训练班,在山紫村建立农民自卫队。广州沦陷后,吴勤于广州南郊组织抗日义勇军。同年10月22日,吴勤率领抗日义勇军在南海平洲夏滘河面伏击日军运输船两艘;月底又袭击广三铁路小塘车站。该队伍同年11月被国民党广州市长兼西江八属总指挥曾养甫的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司令部收编为第二支队(简称“广游二支队”),吴勤为司令。吴勤领导的广游二支队又在禺南联合民众武装进行了沙湾、平山和七星岗战斗、陈村保卫战等一系列战斗,声望迅速提高。为争取地方实力派,吴勤曾广发番号,使广游二支队很快就收编了地方团队两千余人,但这些队伍大都听封不听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39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委派刘向东到广游二支队了解情况。省委书记张文彬指示:要认真把广游二支队改造好,使之成为党领导的一支革命队伍。随后,广东地方党组织陆续派严尚民、林锋、黄柳言、黄友涯、吴德堂、陈侠光、张日清等一批党员进入广游二支队,在直属队建立了中共支部。同年3月,在刘向东等中共党员的指导下,广游二支队直属队在石涌、涌边开始整编和训练,整训中清除了一些不良成分,收编了大良镇、番禺、中山县20多人入伍。直属队整编后有六七十人,编为一个中队两个小队。6月,严尚民任广游二支队政训室秘书。1940年9月,中心县委在西海桔围第二次会议决定:利用广游二支队名义,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八路军、新四军式的人民军队,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把广游二支队改造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会后,罗范群与吴勤商定,党中央派来广东省工作的谢立全(陈光明)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教官,谢斌(刘斌)任广游二支队司令部参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945年1月15日成立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是由顺德抗日游击队、中山抗日游击队、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等三支武装力量组建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有关资料摘录《珠江纵队图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与吴彩霞科长(中)、馆长梁卓华(右)参观《西海大捷》图画展留影。</span></p>

西海

支队

广游

抗日

梅易辰

吴勤

顺德

顺德区

县委

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