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教育集团心灵驿站小贴士: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渤海教育集团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考试焦虑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案例]“我现在一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小莉同学从小成绩优异,可进入初三后,成绩一降再降,由于一心想考重点高中,因此她一直都在自我加压的情绪下紧张学习。总复习开始后,她每次拿到试卷,脑子里就一片空白,数理化公式忘得精光,以前会做的题现在也不会做了。她说:“我觉得自己无颜面对父母,还不如死了算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应对]每个学生都有考试焦虑,只是程度因人而异,显然小莉是得了典型的考试焦虑症。这时,父母和家长的耐心鼓励很重要。家长应该先接纳孩子的紧张焦虑,听孩子说说他的担心与不安,让他慢慢放弃那些不利的想法,进而改善考试焦虑的情形。其次,一定要和孩子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沟通,共同探求改变孩子焦虑的办法。也可引导孩子找一个亲密朋友,把种种委屈都发泄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小贴士]所谓“考试焦虑”,是指由考试所引起,在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生理上的紧张,诸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头脑一片混乱或空白等;心理上的紧张则大多以担心的形态呈现,例如:担心考试时自己有一大堆题目不会写、担心考坏了被父母责骂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强迫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案例]自从进入初三后,琳琳觉得学习比以前更紧张了,可是她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却是要将家里所有的东西进行整理、归类。做完了这些事后,才能集中思想做作业 。有时放好的东西又会再拿出来重新放。这样的事总要重复几次,最终必须做到全部让自己认可,才终止这一行为。这花费了琳琳许多宝贵的时间,为此她感到很烦恼,但她表示,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应对]一般来说强迫症的背后都有一个潜在的原因,比如父母追求完美,对孩子要求很高等等。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经常发呆、做功课特别慢、咬指甲、耸肩膀等,就得注意了,这很有可能是一种强迫性的行为,这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会这么做的原因,并及早带孩子去看医生。另外,家长不要过度训斥孩子改变这种强迫的行为,应学会接纳,耐心帮助自己的孩子重新回归到正常的生活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小贴士]强迫症是一种通过仪式化行为来减轻内心焦虑的精神疾病,病患会产生挥之不去的想法,出现不得不做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法、冲动、情绪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恐学症[案例]青青今年13岁,刚上初一,原先是一位十分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近半年来,每天早上上学前,她就千方百计找借口赖在家中不肯走,或是发寒、肚子胀、胃痛,或是昨天晚上没有好、吃不消等等。但一到双休日不用上学时,一切异常情绪就都烟消云散。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小青青原来是得了恐学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应对]家长、学校和教师的各种压力和教育方式不当,及孩子的胆小、敏感、经不起批评等性格特点都易导致恐学症。家长首先要寻找孩子不肯上学的原因,不要采用简单的恐吓的方法迫使其去上学。开始时先让孩子在学校呆一个小时,如果这步成功了,可将时间逐步延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小贴士]“恐学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儿童心理疾病,多见于7—12岁的小学生。由于学生害怕上学,具有恐惧心理,也称为学校恐怖症。常见的表现是,儿童害怕上学,甚至公开表示拒绝上学,上学时感到勉强、不高兴,该上学的时候不去或提出苛刻条件,一旦到校又借故回家,或在上学当日清晨或前一天晚上诉说头痛、头晕、腹痛、呕吐等不适,以上症状在节假日不出现。</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抑郁心理[案例]小张正读初一,是某校的特困生之一。有一天他找到班主任老师,紧张而急促地说:“我完了。一个多月了,晚上几乎通宵失眠,白天神思恍惚还经常呕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应对]经过心理专家的咨询,发现小张得了抑郁症。专家建议,为了避免心理问题导致情绪低落,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充实一些,避免因过多的空想和胡思乱想而产生失落感,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心情舒畅起来。另外,还可以多与父母及亲近同学谈心交流,向他们倾吐心头的积郁,使自己心情愉快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心理小贴士]抑郁是一种以情绪异常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征是:无趣、无力、无望、无能、无助。症状包括:极度忧伤、绝望、疲劳、身体疾病。其情绪低落的程度和性质都远超正常变异的界限,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那样容易逐渐地“云消雾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5 厌学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厌学在部分学生中是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之一。它是对学生的学习非常具有危害性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感到乏味,对学习任务有抵触情绪,缺乏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学生还对老师和家长有厌烦情绪,有的学生则表现出消沉、不安,甚至有的学生经常逃学、厌烦学校、想退学等。如果要求厌学的学生学习,那么往往会使他们感到痛苦、紧张、急躁、甚至引起言行上的对抗和无所谓的态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应对]⑴家长要端正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观,教育孩子全面发展,不能把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⑵家长要改变不当的过高的期待,改变自己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别把孩子逼入书山题海之中,而要让孩子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⑶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小步走,不停顿”地循序渐进。⑷家长要变训斥为鼓励,给孩子自信,让他确信“一切我能行”,懂得自己生活的价值。⑸家长还应身体力行,常看书,常学习,既为孩子树立了良好榜样,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初中生,他们正是百事待学的时候,因此,培养积极的心态是重中之重。家长应知道,有底线的爱才是健康的爱,真情陪伴是最有效的爱,榜样引导是科学的爱。家长应以积极心态去面对孩子在新背景下的成长问题,以充满智慧和艺术性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并积极主动地做好家校共育,形成教育的合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渤海教育集团心灵驿站后续会继续为大家推出心理健康小贴士,希望家长一起参与孩子的成长 ,让孩子养成开朗 乐观 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和关爱担当 奉献的优秀品质 ,在快乐中成长 ,在担当中长大,在奉献中报国!</span></p>

孩子

家长

心理

小贴士

学习

上学

学生

考试

焦虑

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