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校际交流,2021年11月30日下午2点30分灵武四中共同体“初中语文学科数字教材应用线上教学观摩”教研活动在语文教研员韩荐老师的主持下如期召开,灵武五中韩铭校长以及共同体各校语文老师悉数参加。</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以语文学科数字教材及“五读”模式的运用为主要内容,分设灵武四中、灵武五中、灵武狼皮梁中学以及梧桐树中学4个分会场,涉及四个环节,各校教师献课献策,以教促研,以研促改,力求共同发展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 首先,全体语文老师线上观看数字教材“五读模式”应用教学研究课。</p> <p class="ql-block"> 教学研究课分别是灵武四中杨自凤老师的 《钱塘湖春行》和灵武五中李爱颖老师的《乡愁》。两位老师紧扣课程标准和银川市五项核心指标,结合“五读”模式,运用数字教材,各显身手,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纷呈的两节“新”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课毕,李爱颖老师从学生学情、教师思路,“五读”模式等方面在五中分会场进行了说课。其中她主要解释了数字教材和“五读”模式的运用,所谓“五读”,即聪读、解读、品读、赏读和扩读。借助数字教材中的数字资源,帮助学生在聪读环节读顺《乡愁》,解读环节读清余光中,品读环节引导学生质疑研讨,明白“小小”“浅浅”“矮矮”“窄窄”等词小意大的含义,赏读环节加深学生理解,感受作者细腻的情感,扩读用以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意表达。</p> <p class="ql-block"> 四个共同体学校的老师在各自的分会场情真意切地交流自己的收获和见解。</p><p class="ql-block"> 灵武五中语文教师李爱颖和田文文就《钱塘湖春行》一课,深表学习与赞赏。此堂课贯彻落实“五读”模式,评价量表中的每一条、每一点都能体现在教学环节中。从聪读到扩读,以读贯教,阶梯式完成目标。但她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五读”中时间的分配和内容的详略如何界定,是否要紧扣目标去界定,教学目标是否应将“五读”分开体现与逐步落实。</p><p class="ql-block"> 毛洁老师和杨海春老师作为四中老师代表进行了发言:两位做课老师不分伯仲,各见春秋,“五读”中使学生的朗读水平层层提高。她们更夸赞,李爱颖老师可作为年轻老师典范,值得所有老师学习。</p><p class="ql-block"> 狼皮梁中学刘国伟老师表示两位老师通过数字教材展示的“五读”模式,节奏鲜明,抑扬顿挫。</p><p class="ql-block"> 年长老师知无不言,年轻老师善听肯学,教研和谐,交流畅达。</p> <p class="ql-block"> 语文教研员韩荐老师作了最后的总结发言:为了数字教材更好融入课堂,数字教材课题组教师已探索过各种模式的教学,“五读”模式便是摸索之后的产物。五个层次,五个环节,深入浅出,螺旋教学,两位老师的课堂均有体现,语文教学就应该让学生在读中去品,去悟。但仅仅通过这两节课的展示与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所有老师都应更新观念,接受新事物,提升数字教材使用水平,努力尝试“五读”模式教学。</p> <p class="ql-block"> 此次共同体线上教研,不仅使我们见识了新兴的教研方式,更深一步了解了数字教材的应用和“五读”模式的运用。如何在数字教材平台整合资源,并将此与“五读”模式结合,这将是我们下一步摸索和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供稿: 灵武市第五中学 田文文</p><p class="ql-block">审核: 灵武市教培教研中心 韩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