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之见解

<p class="ql-block">关于奥数学习的几点见解:</p><p class="ql-block">奥数学习被培训机构妖魔化,被初中招生制度变轨,有些急功近利,个别人认为,奥数只是简单的记住规则应用,突出了时效性,而对奥数最初的学习,自己最早接触奥数教学时,用的是单墫老师的数学三部曲,启蒙篇,基础篇,提高篇,那时候学奥数的孩子是百里挑一。课堂注重结论的得出过程,课堂孩子各抒己见,思维碰撞,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确实得到提升,孩子们在相同情境的学习中摸索事物的规律性,通过观察抽象出同类习题的多种题解,进而遇到老师没有讲过的习题也自然衍生出独特的解法。</p><p class="ql-block">伴随着升学热潮,课外辅导机构抓住商机,鼓吹好像什么样的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课堂变成了照猫画虎,而家长抱着别人家孩子学了,我家的就不能落后,至少我给创造了条件辅导机构教师受机构巩固率的限制(也就是最初30个学生,您一教剩20个了),那辅导机构会用这样的教师么?毕竟人家是要赚钱的,所以多处都是不敢深入,考试也是浅入浅出,嘴上说着各种家长爱听的好话,奥数脱离了课堂知识的支撑,结果恶性循环奥数到底有没有用,最终走向被社会淘汰的境遇。</p><p class="ql-block">当初接三年级数学组目的很直接是为了学校参加本区的数学展示,人选在自己三次选拔考试之后选出来,有些事看透了就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依托课堂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突出课堂思维的碰撞过程,没有谁告诉我该讲什么,首先把课本的讲解内容前后顺序搞清楚,哪些知识点可以拓展,又从多年积累的奥数试题集中筛选出适合年龄段,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的知识内容,这个过程是习题的优选。二是学生习惯的培养,召开家长会,强调要求,尽管挑选时智商上可能更侧重些,但来自不同的班级,总体习惯并不好,学生,家长,教师三股劲只有形成合力才可能形成最强效果,家长会说话直来直去获得大多数家长的支持,对自己的理念形成最大支持。开课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强化要求,既有和学生的冲突,也有和不理解家长的碰撞,这一切都为后面自己课堂要求的执行,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1教是为了不教,现在六年级了,这波孩子由于自己起步时,对拿到题以后脑子里思维的先后顺序,题解的理论支撑是什么,如何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讲解,这些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所以我的工作只剩下肯定,和适时的导。</p><p class="ql-block">2自己的备课风格,我不敢在课前多备过多的方法,(但最起码见到题头脑中会有最基本的方法,自己在短时间内能找到最优解)因为我认为一旦我头脑中植入固定的解题思路,对学生发散性的思考是个损伤,你就会表现出不耐烦,而一届孩子中优中选优出来的,智商上,思路上肯定有时会比老师快,(扪心自问下,现在的哪位老师能横扫一届),所以真正动脑子是在课堂,说实话三年和这帮高智商生物一起斗智斗勇,课上始终是高度集中,孩子发言中哪部分是对的,在哪出叉了,又怎么导出正确的思路,甚至有些奇思妙想孩子只是直觉,你要去想它的理论支撑是什么,课堂下来大脑并不轻松。</p><p class="ql-block">3解题重方法,突出摸索方法的得出过程,课堂几乎不给试题答案,因为答案只是计算过程是课内的事,而家长一看试卷黑乎乎的很少去看过程,所以结果的得出都是在课堂之外完成,而这就需要听懂,回家再复盘课堂才有结果,而复盘是今后学习中很好的学习习惯。</p><p class="ql-block">4课堂上时常出现一些“错话”‘挖坑”陷阱等来通过学生表情观察孩子的大脑是否在线~是否听懂,参与课堂程度,也就是达到大脑随题走的目的,慢慢的孩子也学会了这一套,个人讲题时也会玩,玩中有争斗,思维交锋,有时会衍生出更快捷的解题思路。我则在旁边推波助澜,甚至装傻,加剧争斗的深化,所以有时一道题推广到一类题,这些争斗需要氛围的调动,所以真觉得一节课堂不是奥数学习的最佳时间,我喜欢这种顺势而为的教学方式。</p><p class="ql-block">5突出思想教育,时刻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给孩子灌输比的思想,自己跟自己的昨天比,为自己树立一个强大的对手,有利于孩子今后能达到更高的高度,做什么事不服输,耐挫教育,三年多的时间,孩子们翘尾巴,自以为是时,讲题时挖坑打击,没有自信时,帮孩子树立信心,总是在相爱相杀中进步着。</p><p class="ql-block">6教学上,通过新旧知识的更替,给孩子搭桥铺路,化归思想始终贯穿课堂始终,知识从哪里来,最终又会走向哪里,孩子们思维多变性越来越强,有人说课堂是游戏化,但始终做课就那么几节,所以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有多少米,下多大锅,而不应该一概而论。教育学都说教学无法,教无定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因为面对的智能生物智商不同。</p><p class="ql-block">7适度的给压力,学会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有时我会设定时间内,班上至少有几人思路正确,或者多长时间内某题有几种方法。期间我会有语言骚扰,倒计时等来干扰,完不成所以孩子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有时会出示一道题限时解答,完不成又变了一道题,3分钟一道题,主要就是锻炼孩子在有压力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p><p class="ql-block">近四年了,我始终把各方面数学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当孩子有了这些能力才能去创新,才会有老师没讲过的类型试题的思路。为师者一定要切记课堂上孩子每个发言都不要轻易去判断,要去粗取精,因势利导。平心而论有一些孩子的思路方法一定比老师水平高,因为现在社会汲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更因为会有一些孩子在智商上高于老师,不要轻易否定,给孩子一定思考偏差的空间机会,也许一种出乎意外的解法应试而出。几年来不管是疫情停课期间,还是组合班暂停期间从没放弃对孩子的指导,用各种形式辅导要求孩子,可以这么说孩子的求知欲刺激我不断的前进,解题速度过快,不断催促新的知识章节更新,不知道是我引导孩子在数学海洋里遨游,还是学生逼迫我拿出十八般武艺全力以赴,总之斗智斗勇始终在继续。</p><p class="ql-block">在数学展示活动中也小有收获,43人参赛,34人一等奖,平均分位居全区首位。自己从没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而且有了新的追求,把孩子送到更高的位置,也许某天我的学生也会成为国家某一领域的排头兵,期盼中成就最好的师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