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江西寻乌县的交流帮扶,促进龙岗-寻乌两地教师交流,发挥我区名师工作室的教育帮扶作用,依据龙岗区教师发展中心[2021]285号文件要求,艾进达工作室张幸明、邓玲玲两位教育专家作为培训讲师,为寻乌县初中化学新教师开展了专题讲座活动。<br> 张幸明老师为寻乌化学新教师带来了题为《初中化学新教师如何快速完成角色转换》的讲座。<br> 张幸明老师以视频《她的一天》引入,视频中展示一位普通教师的工作状况,引起了在场所有教师的共鸣,新教师们也分享了成为教师后的感受与体会。张幸明老师提醒新教师需要意识到,踏上工作岗位,就意味着由学生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需感知到自身责任的变化,明确角色定位是极其重要的。接着,张幸明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从五个维度阐明了新教师如何完成角色转换。第一,需了解环境、了解自己、明确定位。在了解团队成员、生源、家长等,知道自己的比较优势,正视自己的相对弱势和明确定位中,积极推进由学生角色转换至教师角色。第二,要拜师,要寻找模仿对象。新教师的成长首先要从模仿开始,先研究别人的教学模式,再逐步学会自己构建教学模式,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具体的实践中,多向师傅学习,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也要积极申请加入相关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在博采众长中实现成长。第三,要站稳讲台,得到认同。一个教师的成就感是在课堂上、反馈中实现的。只有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才能体会到教学的满足感与成就感。第四,要参与培训、提升自我、实践改进。 我们有教师成长阶梯与方式作为支撑,就可在遵循这条完备的新教师阶梯式成长路径中不断地去过关、提升与成长。最后是要在竞赛活动中展示自我。 张幸明老师细数了他这十年教师成长过程中参与的各级各类比赛,讲述比赛体会,表示教师的成长是在课堂上与竞赛中实现的。新教师要多多把握机会,在赛课中磨练,在赛课中成长,在赛课中展示自己的风采! 邓玲玲老师,龙岗区艾进达名师工作室成员,龙岗区化学中心组成员,龙岗区骨干教师,龙岗区优秀教师。为寻乌新教师作了《初中化学新教师课堂教学重难点突破》的讲座,她主要从新教师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建议;化学学科理论;“教、学、评”一体化适度教学;化学教学中重、难点突破等方面给新教师指引方向,引领新教师成长。提醒新教师要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比如“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学生遇见更美好的自己”等指引自己的工作,并介绍了基本的化学学科观念和化学学科能力,让新教师在平时备课中要有大单元备课的习惯,会根据课标重组教材,在活动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科能力。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使学生初步形成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化学要引导学生 初步认识化学的社会价值,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和发展科学态度,强化社会责任意识。<br> 在教学重难点突破上,引入了大量的实例,理论联系实际,用具体、生动的例子激发新教师对教学的思考。如邓老师以市录播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例,化学如何注重实验的教学;展示了谢敏随老师的区公开课《分子和原子》,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微观粒子可视化,帮助学生建立模型认知和微观探析的素养;在邓七梅老师《化学式化合价》课例中,让新老师学会如何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突破难点;强调了质量守恒定律在教材中的地位,从定性到定量去分析物质变化;在《燃烧与灭火》课例中,讲解如何带着学生从原理、仪器、药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在《酸碱盐》教学中,如何设计学生家庭实验,让学生建立家庭实验作坊,培养自己的实验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水的净化》和《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把化学之美融入教学中。<br> 邓老师指出要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知识、执着的敬业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应具备以下四点:第一是热情,第二是真诚,第三是善良,第四是宽容。 教育是有温度的,做教育必须有信仰,面对当今教育的多元化,这就需要我们用“爱”和“智慧”的付出去培养人,去把一种种观念种入人心! 此次活动,促进了两地的共同进步,也同时成为了我们工作室辐射引领的又一次展示,我们工作室将继续以“双减”为纲,改进教学,通过教师的引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带动工作室成员和学员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