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在书里并没有正面出场过,他的影响力却一直都在。<div><br>前面分析了王夫人为什么写信叫薛家进京,那么王子腾又是为何也写信请薛家进京?</div><div><br>当然,骨肉亲情是一方面,相信应该也还有其他的方面。</div><div><br>四大家族:<br><font color="#ed2308">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font>[甲戌侧批: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br><font color="#ed2308"><br></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font>[甲戌侧批: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br><br></div><div><font color="#ed2308">东海缺少白玉床 ,龙王来请金陵王。</font>[甲戌侧批: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皆在籍。]<br><br></div><div><font color="#ed2308">丰年好大雪,</font>[甲夹批:隐“薛”字。]<font color="#ed2308">珍珠如土金如铁。</font>[甲戌侧批: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div><div><br>为什么说脂批也是《石头记》的一部分,从这里也可以说说。很多脂批都是对内容的点评、补充,有的可有可无,有的几个字强调其中的关窍,显然后者更重要。</div><div><br>这里对于四大家族的注解,其实就是可有可无(各家有几房,并不影响后面的故事),但却又非常详细,让人觉得不可或缺。所以,很明显这也是整个故事的一部分。</div><div><br>我们看到贾府人口最多,共二十房。但从后面看,纵然在京的都是宁荣亲派,但是多数也没落了,除了袭爵的两支,其他嫡派也基本是普通人家。</div><div><br>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贾雨村曾说贾府原先人口极多,此处又写在京的是宁荣二公的嫡派,那么在原籍的其实和贾珍等关系已经比较远了,用现在的话说,已经出了“五服”了。</div><div><br>林家因为几代单传,到林黛玉和其他堂兄弟已经极远了,所以黛玉的事,林家几乎是没人过问的。那么此刻在都的贾家人和金陵的贾家人,又会有多亲密吗?显然不会。</div><div><br>宁荣两府在金陵都有旧宅子,但并不是其他族亲居住,而是贾府的下人们在看着,鸳鸯的父母就是在金陵看房子的。</div><div><br>冷子兴说过,宁国公有四个儿子,又在京八房是宁荣二公嫡亲近派,那荣国公应该也是四个儿子。贾代化是宁国公长子,贾蔷之曾祖应是贾代化的弟弟,贾代儒有可能也是,除了都是代字辈,另一个字还都是单人旁。</div><div><br>贾芸、贾菌等曾祖是贾代善之弟。</div><div><br>王家和史家,情况大概也是如此。</div><div><br>薛家人口最少,共八房,应该是当时无人在京常驻,所以不必特意写。另外从后面看,他们行商,是全国各地跑的,可能在京有房子,但主要生活还是在原籍,大本营。</div><div><br>二王家只有两房在京,根基、势力应该都不算深,所以邀请薛家进京,也是自己的帮备!</div><div><br>薛家是紫薇舍人之后,紫薇舍人是文官,明清并无此职,唐朝是中书舍人的别称,官阶不低。但文官是没有爵位的,也不能世袭,而薛家的后代也没有以祖宗为榜样做个文官,而是做了皇商。</div><div><br>不过行商的好处是,不管几个儿子,如果有本事都可以学着经商。袭爵就不行了,爵位只能一个儿子承袭,其他子孙要想出头,要么科第出身,要么像贾政那样被皇帝赐官。</div><div><br>显然被赐官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没能袭爵的几房没落的很快。<br>当然,薛家也不可能所有子孙都是皇商,毕竟这也是需要编制的。</div><div><br>那么薛蟠和宝钗的父亲早死,很可能是王子腾利用自己的势力,为他家争取到了皇商资格。</div><div><br>在很多地方都有舅舅帮忙主持分家的事。</div><div><br>薛家和宁荣二公同时期的祖先,以文官身份进入四大家族集团,儿子中没有学霸,当不得官,只好搞了个皇商身份。皇商和爵位一样,也是需要编制的,不能所有后代分家之后还都是皇商。而最后能留在四大家族集团的,就只是薛家能做皇商的那一部分。</div><div><br>宝钗的父亲,以及他父亲死后的利益分配,有可能都是依靠了四大家族的力量,而这个出力最多的,基本就是王子腾。</div><div><br>现阶段,他的官最大,而且为亲妹夫和外甥出头,他也义不容辞。</div><div><br>皇商可以世袭,而且多数都有品级(虽然是虚职),又因为可以垄断朝廷的部分产业,所以都是巨富,这些人和官员勾结,他们借助官员的名头行方便,官员借助他们的财力充实自己的小金库。</div><div><br>宝钗的父亲死后,薛蟠年少又纨绔,根本撑不起巨大的产业,所以王子腾也希望他们进京,自己一手抓自己的仕途,一手抓薛家的产业,必然有大大的好处。</div><div><br>从历史来说,似乎只有清朝有“皇商”,是清初顺治帝封赏的八大晋商。有人说,之所以薛家有八房,就是暗喻这八大晋商。</div><div><br>这些人在大清风光无限,却是大明的叛徒、内奸。</div><div><br>明末清初,这些人利用商人身份,往返于关内关外,除了正常贸易以外,暗中为清军输送军需物资,甚至提供军事情报。</div><div><br>满清政府真是因为他们这些“功绩”,才封他们为皇商。<br><br>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其实已经处在没落的边缘。</div><div><br>所以,王子腾也多次写信让他们尽快进京,这样自己就可以掌控薛家的生意(当然 也是挽救薛家的生意)。</div><div><br>谁知道,薛家还没进京,王子腾自己却“升了九省统制,奉旨出都查边”,被放了外了。</div><div><br>于是,薛家住进了贾府东北角的梨香院,这应该符合王子腾预想的结果。四大家族之先祖是贾府地位最高,王家要抢夺贾府的权力和财富,成为四大家族之首,就必须全方位监控贾府。<br><br><br></div> 作者写薛家“<font color="#167efb">本是书香继世之家</font>”,无奈薛父早亡,薛姨妈对薛蟠“<font color="#167efb">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遂至老大无成</font>”。<div><br></div><div>我们常说“惯子如杀子”,这薛蟠的任性妄为,基本是拜亲妈溺爱所赐。</div><div><br>薛蟠“<font color="#167efb">表字文龙,五岁上就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济世事,全然不知,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font>”。</div><div><br>薛蟠这种纨绔中的纨绔,打死人命跟玩一样,在贾府住了不到一个月,竟然观花斗酒“<font color="#167efb">聚赌嫖娼</font>”,比当日坏了十倍。</div><div><br>原先“游山玩水”,还可以怡养性情,现在“聚赌嫖娼”却是败家的根本。<br><br>至于贾家为什么这么乱,作者貌似为贾政开脱的话,其实句句都是讽刺。</div><div><br>“<font color="#167efb">虽然贾政训子有方,治家有法,一则族大人多,照管不到这些,二则现任族长乃是贾珍,彼乃宁府长孙,又现袭职,凡族中事,自有他掌管,三则公私冗杂,且素性潇洒,不以俗务为要,每公暇之时,不过看书着棋而已,余事多不介意。况且这梨香院相隔两层房舍,又有街门另开,任意可以出入,所以这些子弟们竟可以放意畅怀的。</font>”</div><div><br>首先“<font color="#ed2308">训子有方</font>”就是讥讽。贾政现有的两个儿子,宝玉和贾环都不成器,读书都不行,对他这个爹,也是只有怕,缺少真正的尊重的敬仰。</div><div><br>人多管不过来,就更可笑。我们都知道,越是队伍大,越需要完善法律纲纪,越需要令行禁止,越需要严格管理,岂是一个“管不到”就可以推脱的。</div><div><br>贾珍是族长,却也是贾政的晚辈,他做事不妥,就算贾政无权罢免他,也可以提出批评和建议,或真诚的去帮助其治理家族。贾代儒是贾政的长辈,且是家学的老师,贾政可以对教学内容指手画脚,却对晚辈的贾珍胡作非为放任不管,只能说有官为大,管你长辈、晚辈。</div><div><br>不爱俗务,喜欢读书下棋,那就应该去做个隐士。既然做了官,又是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不管你爱与不爱,都该在其位谋其政,造福一方,否则就该让贤。</div><div><br>自己家的大房子,仅仅是因为隔了两层房舍,有另外的门出入,就对随意出入的人毫无察觉,这更是大大的失职。一个国家,如果边境防务如此,那真是方便了那些敌国的奸细。</div><div><br>作为家主,最基本的就是要维护自家的门户安全,放到国家来说,就是边疆的安全。自己没空,可以指定人员管理,在国家,就是边陲重镇的管理,这是一点不能放松的。</div><div><br>可是,贾政,这个代表国家政务的大佬,空顶着一个“训子有方”的名头,其实是个不负责的甩手掌柜。</div><div><br>皇帝当甩手掌柜,可以倚重自己信任的大臣,天下政务都甩手,那国家危亡,也不过是旦夕之间。</div><div><br>所以,甲戌侧批的“<font color="#b06fbb">八字特洗出政老来,又是作者隐意</font>”,我想隐藏的就是作者的讥讽和愤恨吧,恨当政者的不作为。</div><div><br>努尔哈赤能带领建州女真在东北崛起,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跟着李成梁学坏了。他学了李成梁的军事才能,也学了李成梁坑骗朝廷的把式。可惜大明的当权者和管理者,还无知无识,毫无察觉。<br></div> <font color="#b06fbb"><b>更多红楼文字,欢迎关注公号:</b></font><div><font color="#b06fbb"><b>Nayan3701 《红楼梦》逐回点评连载中</b></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