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自我伤害

刘美玲

1.什么是自我伤害行为<br> 蓄意的自我伤害(deliberate self-harm DSH),又称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国际认可的自伤定义为所有伤害自己身心健康,直至死亡的行为。 2.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br>  影响青少年自伤的因素,如父母情感忽视、不稳定的情感、焦虑、抑郁、低自尊、同伴欺负、人格障碍及一些精神疾病、低学业成就等。 个体自身因素<br> (1)人格特质自伤。人格特质与自伤行为的相关性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关注点,如一项大五人格特质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发现,自伤者有着高水平的神经质,低水平的随和性和尽责性。<br> (2)消极情绪自伤。自伤前,个体感觉到悲伤、挫败;自伤后,这种感觉减轻并感觉到平静,这种情绪改变又进一步强化其自伤行为。<br> (3)特殊群体自伤,如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患者群体等。 客观环境<br> (1)家庭因素。<br> 因缺乏父母关爱和保护而带来的恐惧感,与父母的疏远感等都与青少年自伤有关;通过因素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及家庭成员互动关系不良、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关系、亲子间沟通问题及缺少支持系统,父母管教不当,尤其以惩罚为主的教育方式,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自伤行为。 (2)社会因素。<br> 同伴作为青少年早期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同伴欺负将给青少年带来较大的心理伤害;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体罚等事件,对学生的暴力行为、不健康交往方式的处理及散漫的思想作风等因素,对青少年自伤行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支持系统完善与否,各辅助渠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自伤行为的预防工作到位程度;媒体对暴力、自杀等事件的报道、宣传程度等对青少年自伤行为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3.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途径<br> 1)个人层面<br>  青少年因其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其人格结构尚在不断完善中,其情绪和个性会时常变化,缺乏稳定性。<br>  青少年需借此锻造自身健康、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培养自信、忍耐、诚实等优良品质,同时,还应注意培养自己成熟而独立的人格。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增强与他人的协作和交流,逐渐调适自身社会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 2)家庭层面<br> 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影响最大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庭氛围、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关系等等。<br> 家长应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心理氛围,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尊重,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自然而然也会形成关心、爱护、尊重他人和自己的品质,懂得如何去爱、尊重、关心他人和自己。同样,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不刻意伤害自己。 3)学校层面<br>  除家庭外,学校作为青少年的第二大生活场所,有必要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br>  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为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其次,配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讲座,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辅导个别具有严重心理困扰学生,加强教师、家长心理健康辅导,鼓励教师、家校合作协助进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最后,针对性地对个别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从情绪管理、问题解决能力、压力管理、家庭治疗认知调节等内容,采取多方面有重点地选择展开进行。 4)社会层面<br>  媒体应多宣传积极向上的知识内容;社会各界应联合致力健全多方位的社会辅助渠道,包括设立青少年互助团体、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建立青少年问题帮助机构、开展义务宣传和讲座及成立危机干预中心等等,并通过对青少年、家长普及和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予一些无助的问题青少年支持和帮助。  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青少年应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学习充实生命的内涵。  <br> 青少年自我伤害的防范措施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家长、老师和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实现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是我们的责任,使学生避免自我伤害的发生,我们更是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