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雪落无声,我已能看雪是雪<br>于凤凰新村家中手书 <br><br>雨落有声,随风入夜,已是强弩之末。<br>夜长气寒,凝结成雪,却是迎冬之礼。 <br><br>秋去冬来,天意为之,寂寂然多少昼夜。<br>雪落无声,大地霜白,沐沐乎多少晨昏。 <br><br>曾兴起,盼雪、迎雪、嬉雪、赞雪,手舞足蹈,歌以咏志,言为心声。<br><br>而今,雪落,或大或小,或疾或缓,或厚或薄,或动或静,我已能看雪是雪。 <br><br>毕竟,雪乃自然之精灵,或生或息,皆循天意,遵天时,守天道。 <br><br>而我,当如雪,无论精彩曼妙,还是零落成泥,终归是我。 <br><br>今日立冬,以此为志。 <br><br>2021.11.7</h3> <h3>附:立冬节气知识<br> <br>今天是2021年11月7日,星期日,中国传统农历节气立冬。特收集整理立冬节气知识。以下内容部分来自网络,部分来自个人见闻。<br> <br>今日天气<br> <br>今日中午12时58分37秒,立冬节气到。<br> <br>许是为了报冬,晶莹雪花捷足先登,暗夜纷飞,黎明即止,大路、小路、屋檐、滴漏、树枝、草尖、以及露天停靠的车辆和摆放的物品都蒙上了白盖头,世界在惊赞声中开启了新的一天。<br> <br>近八时,微风起,惊动了墙头雪、枝丫雪、草头雪、地面雪、车篷雪,惊动了汁干待落的叶,也惊动了盼雪人的心。<br> <br>近十时,风急了起来,凄厉地呼啸着,疯狂地抽打着途经的自然的、非自然的一切,似要把天地倒转。立冬真正到来时,已是朔风天。<br> <br>厉风不止,且避锋芒,暂居室内,听风,遐思,疾书。<br> <br>从来四季轮转,伴有各自特色。今冬以这样独特的方式来报到,绝非偶然,更非意外。因为立冬时节既是天寒地冻始、万物肃杀终的时节,又是落叶飘零寻安处、松柏凌寒愈坚劲的时节;既是依据天时、传承天意,让天地间贴上了冬节特有的标签——冷、肃、苍、寒、冻、雪、冰、梅的时节,又是地上万物深知冬意,刻意过好冬日的时节。<br><br>雪落无声,我已能看雪是雪。<br> </h3> <h3>节气介绍<br> <br>立冬节气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期间交节。今年交节日为11月7日12时58分37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斗柄指向西北方位,曰“乾”。<br> <br>立冬标志着秋季的终结,冬季的开始。<br> <br>立冬来临,气候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在此气候影响下,气温持续下降,水温持续降低,大地开始结冰。此时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草木凋零、蛰虫休眠。民间大部分地区农事活动进入闲时,正是享受丰收、收藏补冬、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以待来春的时节,没有做好御寒准备的人们开始准备添置冬季用具和衣物,把适量进补、御寒作为过寒冬的首要任务。除此以外,人们还举办多种风俗活动,如冬泳、贺冬等,以迎接立冬的到来。<br> <br>立冬节气反映的是自然界的季节物候变化和天地阴阳之气的运行状况,此时阳气凝聚潜藏、寒气汇聚滋生、大地始冻、万物归藏,即古人所指的“水冰地坼”。<br> <br>由于立冬时节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即立冬至小雪的过渡期间)还不是很冷,南方地区会有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小阳春”天气,北方地区则是寒冷日甚,东北和西北地区甚至会大雪纷飞。整个中国大地呈现出“南北两重天”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强冷空气南下频繁,并越过南岭,天气也会越来越冷。<br> <br>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但若严格按照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的话, “立冬为冬日始”这一说法主要指黄淮地区一带,也就是说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究其原因,自然与“我国幅员辽阔、经纬跨度大、各地气候差异明显”有关。比方说,华南沿海,全年无冬。又比方说,青藏高原地区,长冬无夏。再比方说,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已于9月上旬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呈现出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br> <br>立冬过后,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北半球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将继续降低,昼短夜长现象更加明显,东北风和北风也会频频光顾,寒冷干燥是其主要特征。</h3> <h3>节气由来<br> <br>立冬节气的由来可参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孝经纬》《吕氏春秋·孟冬》三部典籍记载。<br> <br>《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立冬来临,冬季开始,秋季作物已全部收晒完毕,且收藏入库,万物收藏,归避寒冷,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br> <br>《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这里的“斗指乾”是说斗柄指向西北方位,即“乾”。“冬”的意思是“终结、终了”。由此看出,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br> <br>《吕氏春秋·孟冬》载:“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字里行间可见立冬节气的重要性。</h3> <h3>气候特征<br> <br>立冬来临,阳气更弱,阴气更盛,气温下降明显,偏北风多,风力加强,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加大(青藏高原大部、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北部地区,平均温度已达-10℃左右,最北部的漠河和海南省的海口两地温差可达30℃~50℃之多),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在这种总体气候影响下,我国各地的气候特征显著不同。<br> <br>1. 东北、华北以及黄淮地区往往会出现初雪,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降水的形式有雨、雪、雨夹雪、霰、冰粒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而高原雪山上的雪已不再融化。此时若强冷空气弥漫,江南也会下雪。 <br> <br>2. 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西南、江南等地如果早晨气温偏低,还会有成片大雾出现。 <br> <br>3. 西南地区典型的华西连阴雨结束,但相对全国雨水基本都少的情况下,这儿雨水还是偏多的,每年11月份四川盆地、贵州东部、云南西南部诸地还有50毫米以上的雨量。云南素有“四季如春,一雨便冬”之称,此时也出现晴天温暖、雨天阴冷的气候特征。<br> <br>4. 长江以北和华南地区的雨日和雨量均比江南地区要少、要小,呈现出干季特征。正是“华南南北两重天,秋夏两季各不同”的时候。也就是说此时的华南地区正经历着与我国北方各地不同的气候特征。此时华南北部仍是“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的情况,要进入冬季得等到12月份,但华南南部、台湾以及以南的海南岛等岛屿地区,通年不会有冬季。江南人羡慕北方人的四季分明,分外渴望下雪的日子。那就要看强冷空气的意思了。若其频繁光顾,下雪不是梦。但是那样的情况绝对是稀少又罕见的。 <br> <br>5. 北方冷空气频频南侵,有时形成大风、降温并伴有雨雪的寒潮天气。剧烈的降温,特别是冷暖异常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健康以及农业生产均有严重的不利影响。注意气象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搞好人体防护和农作物寒害、冻害等的防御,显得十分重要。</h3> <h3>农事活动<br> <br>立冬时节的农事活动也是与气候特征是紧密相连的。气候影响农事,农事反映气候,二者密不可分。<br> <br>立冬时节,太阳已到达黄经225°,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所以一般还不太冷。<br> <br>此时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搞好晚稻的收、晒、晾,保证入库质量;江南地区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并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地区正是“立冬种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为保证农作物安全过冬,要及时开好田间“丰产沟”,搞好清沟排水,防止冬季涝渍和冰冻危害。<br> <br>此时华北及黄淮地区的果树、小麦、油菜等越冬作物以及水田地应进行施肥、储墒。当墒情不足时,就要赶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4℃左右、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的冬水,补充土壤水分不足,改善田间小气候环境,防止“旱助寒威”,减轻和避免冻害的发生。<br> <br>蔬菜管理方面要及时做好大棚搭建以及防风、防寒、补光工作,以改善小气候环境,减轻和避免不利影响。白天气温高时可在背风口揭膜通气,晚上要密封。<br> <br>畜牧方面要做好生猪防疫工作,最好开展一次驱虫工作;家有耕牛的要善待耕牛,采取防疫、放牧和喂养相结合的模式。<br> <br>今秋北方雨水多,田地积涝严重,部分梯田出现地埌倒塌情况。立冬来临后,进入农闲时的人们要做好修地埌、修水利、积肥等工作。<br> <br>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渐趋干燥,土壤含水分较少,落叶、荒草遍地,野外燃火取暖等很容易引发火灾,林区的防火工作也应提上重要议事日程。</h3> <h3>节气三候<br> <br>说到节气三候的划分,这里再重复一次。古人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等分为三,每五日为一候,以三候来描述每个节气的气候变化特点。<br> <br>立冬三候为: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br> <br>一候水始冰是指立冬到,中国北部天气已经寒冷,水泽开始结冰,但冰面尚薄,不会非常坚厚。<br> <br>二候地始冻指土壤中的水分因天冷而凝冻,连带使得土壤变硬的现象。<br> <br>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是指立冬后,古人很少看到活跃的雉(野鸡一类的大鸟)在空中飞,与此同时,海边的人们却发现海中出现了大的蜃(蛤蜊)。由于蜃的花纹和雉的羽毛颜色有几分相似,于是古人就认为雉跑到水里变成了蜃。<br> <br>节气计算<br><br>节气计算公式为(Y*D+C)-L <br><br>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7.438,20世纪=8.218。 <br><br>那么:2021年立冬日期=[21×0.2422+7.438]-[21/4]=12.5242-5.125=7,故11月7日是立冬。 <br>例外:2089年的计算结果加1日。<br> </h3> <h3>节气谚语<br> <br>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br>立冬一日,水冷三分。<br>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br>立冬打雷,十个牛栏九个空。<br>立冬搬萝卜,腌酸菜。<br>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br>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br>立冬不使牛。<br>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br>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br>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闽南)<br>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br>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br>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br>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br>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br>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h3> <h3>节气习俗<br> <br>1. 迎冬<br> <br>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四时八节”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迎冬习俗位列众习俗之首,在农耕时代其意义重大。<br> <br>立冬日,天子要率众出郊迎冬以示敬意和诚意,之后赐群臣冬衣并矜恤孤寡,以示皇恩浩荡,洪福齐天。民间效仿之,纷纷敬神求神祭祖,一来表达敬意和感恩,二来祈求诸神和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祀活动后,人们会以逸待劳,举行饮宴、卜岁等活动来酬劳、犒赏一家子一年来的辛苦。<br> <br>2. 贺冬<br> <br>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宋代起,每逢立冬节气,人们就会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如办冬学、拜师等,逐渐固定化、程式化了,从而更有普遍性。<br> <br>3. 补冬<br> <br>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到来,此后草木凋零、动物休眠,万物的活动开始走向休养状态,人类也要宜进食一些具有高能量的食物以滋补身体、抵御严寒,正应了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 <br> <br>立冬吃饺子习俗主要盛行于我国北方地区。农谚云:“好吃不过饺子”。节气当日北方上古人要吃倭瓜饺子。食瓜是要先祭先,然后食用。这在《礼记》中有记载,原文是“食瓜亦先祭先也。”<br> <br>立冬吃饺子习俗源于“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的说法。饺子谐音“交子”,因此“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另,饺子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俗语“立冬节气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来自一则与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有关的动人的传说。相传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沿途见许多百姓因为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等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捞出来切碎后包成像耳朵一样的饺子再下锅煮。人们吃了这样的饺子,耳朵不冻了。这习俗便代代流传下来。<br> <br>现如今“食瓜祭先”习俗已呈弱化趋势,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习俗,但吃饺子习俗却延续了下来,而且饺子馅的馅料已呈多样化,且已形成各地特色。比如我们阳城人爱吃由猪肉大葱、牛肉大葱、羊肉胡萝卜等馅料拌成的肉饺子,也爱吃由韭菜、芹菜、小瓜、白菜、萝卜等蔬菜拌成的素饺子,而临汾人却爱偏吃猪肉莲菜饺子。可以这么说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br> <br>除此之外,立冬当日山东滕州人还要喝公认的冬季时令滋补汤——羊肉汤,以期暖胃御寒。南方人呢,则爱吃鸡鸭鱼肉,也是出于暖胃御寒的心理。台湾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是当地冬令进补的招牌美食,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立冬进补,应节又养生。<br> <br>我若不学《礼记》,我便不知立冬日我们中国北方上古人 “食瓜祭先”这一习俗。我若不学立冬节气习俗之食俗,我便不知立冬日我们中国北方上古人要吃“立冬倭瓜饺子”来补冬。<br> <br>现如今我们阳城可能有许多人像我一样,不知立冬日“补冬”这一习俗,即便立冬当日吃了饺子,也可能是碰巧了。常见的饺子馅料以白萝卜、大葱、猪肉为主,也有人家拌猪肉香菇馅、猪肉芹菜馅、猪肉韭菜馅、胡萝卜羊肉馅、大葱牛肉馅等, <br> <br>4. 冬泳<br> <br>立冬冬泳习俗由来已久,参与者常常是生活在沿海地区或内陆靠水地区或者本身喜欢有用的爱好者们。他们希望通过冬泳这个活动来加强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促使内脏重要脏器的血管的迅速扩张,从而增强体质。正所谓“近水者爱戏水,爱水者亦戏水。”曾经在黑龙江、河南、江西等地发生过立冬当日冬泳爱好者们以冬泳迎接冬天的到来的事情,足见人们对立冬节气的喜爱和敬重。<br> <br>现如今喜好冬泳的人日益多了,地域界限也不那么分明了,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冬泳是冬季人们喜爱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就连我们阳城也出现了冬泳爱好者,还有正式注册的“冬泳爱好者协会”。我私下认为阳城的冬泳爱好者会增多。因为现在练习游泳的人多了,就连许多娃娃们从小也开始练习游泳技能了。当然,这些人群里不包括像我这样的天生怵水的“旱鸭子”。哈哈哈!<br> <br>时至今日,立冬习俗也经历了传承、发展。霞浦称“卜岁”为“问苗”,这天农民相率到龙首山的舍人宫田祖前卜问来年的丰歉,举行丰收联欢晚宴,有些乡村演戏谢神庆丰收。“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补冬”。畲族登山、巡田,到神庙卜岁称为“探宝。<br> </h3> <h3>节气养生<br> <br>立冬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养生观念却已深入人心。<br> <br>中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同,安全平安过冬的方式也不同。就从饮食方面来说吧。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长江以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高原山区,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果蔬、冰糖为宜。<br> <br>不管身处何地,要想安全平安过冬,就要了解科学合理养生之道。<br> <br>饮食起居方面遵循“因时而变、因人而异、因地而调、保暖有数、滋补有方、锻炼有度、作息有律、科学合理”的原则。要牢记“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早睡晚起,不温不火”的古训,以“养藏”为主,可多食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同时也要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材,如:牛羊肉、鱼类、乌鸡、豆浆、牛奶、萝卜、青菜、豆腐、木耳、银杏果、海带、紫菜、发菜、海蜇、菠菜、大白菜、玉米、苹果、梨、柑橘、柚子、芝麻、葵花子、花生、松仁、核桃、鸡蛋等,以增进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和御寒能力。要趁天气晴朗、阳光暖和、风小霾薄时加强户外锻炼,多与人交流与沟通,不要老闷在家,同时还宜多喝温水,以达到健康快乐、养阴润燥、积极阳光、多管齐下的效果。<br> <br>养生禁忌<br> <br>1. 忌外出过早。若非不得已,最好不要外出过早(上班族除外)。早晨阴气重,空气质量还不很好,外出过早极易引起感冒或感染。户外阳光运动最好选在上午10点以后,此时太阳已高升,可起到杀菌和保暖的作用。<br> <br>2. 忌日晒过长。过久的日晒会消减人体内的水份,会损伤皮肤,可还引起视力减退。<br> <br>3. 忌洗浴过长过频或活动过剧。洗浴时间过长过频和活动过剧都对人体不利,不论大人小孩都应遵循“凡事有度”四字。<br> <br>4. 忌盲目进补。冬令进补应本着人体生长规律和中医养生原则,即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耋耄重延,各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h3> <h3>编后记<br> <br>昨天是霜降节气的最后一天,夜雨未停,至深夜雨转雪。今秋第一日雨落,预兆一秋有雨。今秋最后一日雨落在先,至夜半雨受不了冷气凝集而转成了雪,开启了迈向冬天的步伐。今秋就这样在雨中结束了,而立冬节气,却在朔风狂狂不止时于12点58分37秒降临。<br> <br>经历了冷暖交替的枯叶终于撑不住了,纷纷从枝头掉落下来。风中纷飞的落叶有张性,又有无助,增添了忧郁、忧愁与恻隐之心,也令我产生了幻想与遐想:身如落叶,飘飘荡荡,风尽头,止,是安处。风中纷飞的落叶是美丽的化身,尽妖娆之姿,安然之态。风中纷飞的落叶添了画面感,美丽又不失从容。<br> <br>一转眼又一秋。冬既临,恰是“人间冬藏时”,我又往“六十耳顺”的征途上迈进了一些。站立阳台看窗外的世界,陡然间产生了这样的念头:雪落无声,我已能看雪是雪。这心地和心境全不似去冬今春的“每看雪落,竟也一如从前,‘看雪是雪,心驰神往’”。<br> <br>这也就是晚熟人的认识与境界吧?但我仍很自幸呢!恰同行,先掉队,后赶上,终齐聚目的地。又恰芦河水,蜿蜒曲折,中途有断流,但在下一处或下几处又兀自冒出,缓缓而流,入沁河,入黄河。不怕晚熟。就怕不熟。晚熟也是熟,自有云是云,雨是雨,雪是雪。<br><br>今日立冬,恰逢周日,打理了家务,完整地做了三餐,喝了豆浆,吃了老不摊和饺子,以此迎冬贺冬。<br> <br>注:我本孤陋寡闻,唯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将中国博大精深的立冬节气知识继承并传承下去。<br> <br>2021.11.7完成初稿,历经23天的推敲修改,于2021.11.30定稿。<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