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侵占古镇新堤的日军部队考</p><p class="ql-block">程 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的某一天,藏友传给我一张罕见的历史老照片。照片中人物是一名日本士兵作昭和五式军服正装,带大檐帽,这种作装是抗战早期日军士兵的军服,抗战中后期日军的作装变化了,这与日军侵占新堤的时间是相吻合的。穿的是秋冬装,这与季节也是相吻合的。双手握着三八大盖步枪,身后是一所日式房子和樱花树,典型的日式围墙和门柱占了整个照片的左半部,左门柱上从上至下用中文书写“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照片是抗战时期侵略洪湖的日军哨兵在新堤“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门前的留影(图一),是日本侵略中国,残暴蚕食古镇新堤历史见证。这张珍贵的黑白照片信息量很大,首先要弄清楚日本第十一军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其次要弄清楚“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是一个什么机构?侵占新堤的是日军哪一支部队?具体侵占时间?当年在新堤发生过什么事件及历史背景等等?本文以图片实物为佐证,慢慢来讲述图片背后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一)</p><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侵占古镇新堤的到底是日军那支部队,众说纷云。《洪湖县志》1992年版记载是吕字6116部队,又有学者认为是阿南惟几的日军第十一军。经过本人研究和资料考证,笔者认为当年侵占古镇新堤的日军部队是以冈村宁茨为指挥官的,臭名昭著的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第六师团的今村支队。</p><p class="ql-block">那么,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又是一支怎样的部队呢?</p><p class="ql-block">一、日军第十一军</p><p class="ql-block">日军第十一军于1938年(昭和13年)7月4日编制成军,同时编入“华中支那派遣军”的作战序列参加武汉会战。1939年9月编入新组建的“中国派遣军”(日方称“支那派遣军”)之下。第十一军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就是占领武汉,稳固华中。武汉会战结束以后,日军大规模进攻难以为继,要求该军“对集中之敌及时予以反击,以挫败其抗战意图,压制洞庭湖、长沙方面敌军主力,但应为求避免扩大战局。”该军装备有飞机、坦克、装甲车、山炮、野炮及其他重型武器,总兵力23万多人。即作为配置于重庆军主力部队(国民党军队)四周的唯一纯野战军,承担摧毁中国主力部队的作战任务。可以看出,该部队的作战实力和机动性都很强,首任指挥官是冈村宁次、后任还有园部和一郎、阿南惟几、冢田攻等。在华参加的主要战役有武汉会战、四次长沙会战等。日军第十一军的最终归宿和其它侵华日军一样,于1945年向中国军队投降。</p><p class="ql-block">二、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25日晚,日军先头部队第十一军第6师团第23联队率先进入汉口城区,27日日本华中派遣军占领武汉。紧接着其第六师团按十一军军长冈村宁茨的命令,组成今村支队(支队长今村胜次少将,原步兵第十一旅团旅团长),沿长江西攻沔南重镇新堤。由此开始了对古镇新堤长达7年的残暴统治。</p><p class="ql-block">新堤古镇地处江汉平源腹地,举世闻名的长江黄金水道的中间地带。武汉以下,湖南岳阳、长沙及湖北荆州、宜昌以上往来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只要占据新堤,向东可威胁武汉,向西可控制岳阳、长沙、荆州、宜昌。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敌、顽、我必争之地,日军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把新堤作为重点侵占目标,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立马集合重兵侵占沔南重镇新堤,并成立了“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图一),重兵驻守新堤。日军还在新堤设立了宪兵司令部(据91岁高龄的夏克文老先生回忆,当年日军宪兵司令部设在新堤的张家街,今复兴路。)。并将新堤地区长江一线的集镇建成据点,从新滩口、燕窝、龙口、宝塔洲、老湾、珂理湾、黄蓬山、螺山以及东荆河葫芦壩等地都驻扎了日军。日军还先后占领了里河(西片乡镇俗称)的杨家咀、小港、汊河口、简家口、峰口,从沔阳下来的日军也侵占了白庙,并在白庙驻有一个中队,野板司令驻扎在峰口和白庙。日军在这些据点周围设岗哨、筑碉堡、布铁丝网来加强防守。</p><p class="ql-block">据新堤老人朱德源在1988年撰写《日寇在新堤一带的罪行点滴》回忆:日军占据新堤后,在万寿宫(老发电厂)、娘娘庙(建筑公司宿舍楼)、新关(原水泥厂今江滩公园)、老闸河西石桥(今二桥西岸附近)、河东油榨巷(今龙街)等处设立岗哨,建筑碉堡,控制古镇新堤出入。凡过往行人,必须手持良民证,鞠躬行礼。日寇在新堤还建立了警备队、宣抚班,凡认定是新四军、重庆军(统称中国兵),只要关进警备队这一魔窟,必死无疑,而宣抚班是日寇实施怀柔政策的骗局机关,犯有一般案情者,尚能以钱财进行疏通,或许免一死。</p><p class="ql-block">“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位于古镇新堤哪条街呢?文献上是没有记载的,我们只能从这张遗存下来的照片来分析。</p><p class="ql-block">从照片中日军站岗的士兵身作的军装来看,应该是晚秋或初冬时节。可以断定时间为1938年11月左右,日军占领新堤的当月拍的。问题来了,这又是新堤哪条街拍的呢?士兵身后的建筑物为一日式民房建筑,从民房院的樱花树来看,这所民房建成应该有些年头了。绝不是日军占领新堤所建,应该是在日军侵华之前就存在,是日本人在新堤开的商行。据新堤老人们讲:当年日本商行住所大多建在东岸堤街(1969年大水后拆除)商行都建的很简单,不超过两层砖木结构,均是日本特色的小屋,有别于新堤的徽派建筑。翻阅1963年版《洪湖县志》发现:当时新堤的日本商行有三井、伊腾、佐佐木、兴兴、木下等三十五家。战前,这些日本人以做生意为掩护,大量收集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情报,为侵略中国做准备,明的是商行,实为间谍机构。1938年11月,日本侵略军占领新堤后,推行“以战养战”的经济政策,依靠日商洋行控制经济命脉。新堤物质的出进,均受到日寇物质调办所的检查和限制。当时日军华中军部规定:农产品只能由日商洋行代军部收购。日军还在新堤设立了经济警察,加强对商业活动的控制。掠夺新堤地区(江汉平原)的粮棉等战备物质运往日本,仅有记载的1941年一年,日军通过设在新堤的日本洋行,掠夺洪湖地区的粮食约4万余担,棉花2万担,芝麻2400担。抗战胜利后,日商洋行陆续撤离新堤。</p><p class="ql-block">日军在占领新堤初期把十一军新堤分部设在日商行里,主要是从安全角度和方便上考虑。笔者认为“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只不过是一个临时军事指挥机构,因为在日军军制中没有这样称呼的。但这个分部级别很高,界于师团和旅团之间,兵力组成弹性很大,多时有1万人以上,少时不到1000人。分部的叫法是相对应十一军本部而言的,这是由新堤的重要战略地位所决定的。武汉会战后,日军就迅速占领了新堤,控制了长江黄金水道的交通命脉,新堤成为日军重要的补给基地,是日军向长江西线、湘北、重庆扩张的大本营,为以后的枣宜会战、四次长沙会战做好的物质的补给和兵力调动的准备。</p><p class="ql-block">三、新堤地区的伪军部队</p><p class="ql-block">侵入新堤地区(当时没有洪湖,笔者把长江一线的乡镇统称为新堤地区)的日军,为了巩固占领区和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日寇把沔阳县分为沔南和沔北两县,建立伪政权,1939年2月在新堤设置了沔南县维持会,会长雷筱圃,并成立保安队,组建伪军。</p><p class="ql-block">此时,活动在新堤地区的伪军部队有:</p><p class="ql-block">伪黄卫军,1941年8月,日军第十一军第一任司令官冈村宁茨在汉口招见熊剑东,授意他在新堤地区组建黄卫军(黄色人种保护黄色人种的军队),并给他装备步枪800支、轻机枪20多挺,熊剑东回新堤地区后,到处收集土匪及国民党的残兵败将,组成了3000余人的黄卫军。驻防新滩口、螺山一线,配合日军与国民党一二八师作战。</p><p class="ql-block">伪八十二师,主要活动在新滩口一线,组织者是马幼卿、刘兴邦、鲁兴斗。</p><p class="ql-block">伪保安大队三个中队、一个特务队,活动在沔南县城(新堤)。</p><p class="ql-block">伪二师,活动在黄蓬山、坪坊一线,组织者李太平。</p><p class="ql-block">伪侠义军,主要活动在界牌、铁牛,组织者是李月波、柳彪、张威。</p><p class="ql-block">伪定国军,由刘国钓、刘天雄兄弟组建。</p><p class="ql-block">伪人民自卫团,主要活动在峰口地区,由黄标、刘凤亭带领。</p><p class="ql-block">这些活动在新堤地区的伪军共计万余人,1945年10月,日军投降,除伪人民自卫团在地下党人黄标、刘凤亭带领下向新四军五师投诚外,其余伪军全部改编入国民党建制。</p><p class="ql-block">四、占领古镇新堤到底是日军哪支部队</p><p class="ql-block">那么,占领古镇新堤的到底是侵华日军哪支部队呢?</p><p class="ql-block">本文开头讲述了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在1992年出版的《洪湖县志》上介绍:“1938年10月29日上午9时,日军吕字6116部攻陷沔南重镇新堤。”笔者查阅资料,侵华日军第十一军序列中没有这支部队,日军编制中没有这种叫法,日军陆军编制一般分为: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武汉会战后,第十一军兵力有7个师团,即第3、第6、第9、第13、第16、第101、第106师团。第6师团警备武昌及崇阳— 通山—阳新连接线以北地区。本文中提到的侵占新堤的今村胜次少将就属第6师团。所以说《洪湖县志》上记载的存疑。</p><p class="ql-block">佐证一:1963年11月出版的《洪湖县志》记载:“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武汉以后,沿江向沙市进攻。1938年底,日寇侵入洪湖地区,占领了新堤,并把沿江集镇占为据点。”请大家注意,县志上日军侵入新堤的时间没有交待清楚,只说是38年底,是哪支部队也没有讲。这可是我市到目前为止最早记载这段历史的原始资料,不知1992年版的《洪湖县志》有关这段历史的表述从何而来?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历史学家和周边县市官媒和学者是怎样记述这段历史的。</p><p class="ql-block">佐证二:《湖南抗日战争日志》上记载:“日军第六师团今村支队6日从汉口出发,8日在新堤登陆,本(9)日傍晚占领临湘县城长安。11月11日岳阳沦陷。”</p><p class="ql-block">佐证三:王辅先生撰写的《日军侵华战争1931-1945》第三卷第十五章侵略武汉(下),写到:“于11月4日由汉口溯江进攻的第6师团今村胜次的第十一旅团,在5日攻占南岸的牌洲,7日攻占北岸的龙口,8日攻占北岸的新堤……。”“敌华中派遣军为了维持南京至武汉的水上交通,以清水喜重的第116师团担任从芜湖经安庆至鄱阳湖湖口的长江沿岸警备。从湖口经九江、黄石、鄂城、武汉、嘉鱼、新堤至岳阳的长江水路之警备,则由冈村的第十一军自行配置。”</p><p class="ql-block">佐证四:《江汉商报》2018年9月3日刊登《见证日军侵占荆州历史,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写到:“1938年10月,各路日军突破了国民党的外围防线,逼近武汉,武汉沦陷后,11月8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洪湖新堤,11月9日,日军占领监利县城。”</p><p class="ql-block">佐证五:岳阳市人大网刊文《不应忘记的历史:岳阳沦陷》介绍:1938年初,继攻占南京后,侵华日军又将矛头指向华中重镇武汉。日军占领新堤后,其大本营为确保武汉地区周围的安全,歼灭中国军队第九战区有生力量,于11月初继续向鄂南、湘北进攻,主要矛头直指湘北重镇岳阳。进攻湘北的日军分水陆两路同时向岳阳进犯,水路由第六师团第十一旅团(又称今村支队)及部分海军陆战队乘军舰从新堤溯江而上……</p><p class="ql-block">佐证六:刘晓瑜先生撰《百年沧桑临湘塔》一文介绍:1938年11月8日,侵华日军十一军第六师团今村支队疯狂侵入湖南北大门临湘,日寇乘坐6艘汽挺从湖北省洪湖新堤出发,到达临湘塔附近,以为临湘塔是碉堡有埋伏,用机枪一顿乱扫……</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当年侵占古镇新堤的日军是侵华日军第十一军第六师团的今村支队,时间是1938年11月8日。驻扎新堤期间对外宣称“大日本十一军新堤分部”。是日军侵占新堤早期的临时军事指挥机构,指挥部设在日本人在新堤开设的商行内。《洪湖县志》(1992年版)上记载的侵占新堤的日军是吕字6116部队和侵占时间都存疑,有待今后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