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知识公益系列讲座【9】

封子

<p class="ql-block">在上一讲我们主要讲解了合唱队音准偏低的原因和一般训练音程如何唱准的办法,这一讲主要讲合唱队音准偏高的原因和和弦的训练方法</p><p class="ql-block">音准偏高主要表现为:</p><p class="ql-block">1.部分队员过份用力、气息太强;向上方跳进时;在高音区级进时:在共鸣较大的空间排练,假共鸣;在调换新的演出场合时;在受到某种气氛感染时,被掌声鼓励时:情感冲动时:在音乐要求渐强时;在加大音量时也加了音高;在唱开口音时,特别是男高音声部比较易往上冒。</p><p class="ql-block">.2.注意各声部之间音量的平衡以及所需要的力度对比。如果因为合唱队组成人员本身声部不平衡,先天不足,如男低音少,女高音多,女低音少等可以预先提请男低音适度的增加力度,女高音要控制力度以求得总音响的平衡。在以主调为主的作品中,以时刻注意突出旋律部份,而和声及辅助声部的音量要适度减少。同时还要注意伴奏部份不要盖过合唱的音响,只是在前奏,铺垫、间奏处给以必要的托衬。在以复调为主的合唱中,要突出主题声部,答句及其他声部都要控制,不论主题依次出现在哪一声部,其他声部都适用这一原则。这些总体均衡技巧,都需要指挥在细排阶段向演员提出要求,才能逐步做到。</p><p class="ql-block">3.在合唱音色的协调上应不断地进行调整,要保持各声部的特点。女高音声部要保持明亮清晰、纯净秀美,避免和克服挤、尖、扁,减少波、抖、追求平直,使音色能互相靠拢。个别演员演唱习惯喜欢突出,个性强,融合性差,要能及时给予提醒。对女中低声部要求其圆润柔和、浓郁甜美的音色,在中低音区不用“大本嗓”音区要统一,歌唱位置要偏高些。对男高音声部要保持其坚毅刚强,有穿透力的音色,但要求做到“刚柔相济”。高音要会运用弱声、轻声、半 声(Mezzo一Voce或sotto voce) 的歌唱方法,因为作曲家们往往在写作男高音声部时会把它排列在女高音上方的三度音,用来弥补或冲淡或遮盖女高音音色的紧张度和尖锐性。男高音使用头声的机会很多,有时作曲家为了冲淡男高音声部高音区的紧张度,而使用女低音声部的中音区与男高音声部旋律相同,缓解其尖锐性,补充了漂亮柔美音色。对男低音声部要保持其浑厚深沉的音色,但在音程跳动较大时要注意保持连贯统一,要使其音色“抱团”,象海绵吸水那样具有融合性,但要注意往往因为气息不够,歌唱位置偏低而影响整个合唱偏低的现象。</p><p class="ql-block">4.在解决音准及音色的统一过程中,要不断地在表达歌词内容的语言的表现力上下功夫。不仅是吐字的准确性,而是要求吐字行腔圆润,归韵自如,浅偏是通病,咬字的过程中,口腔共鸣要减少,嘴不要加“小动作”使字变形,逐步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不要忘记歌唱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人的情感,美的音色,深沉真挚朴实饱满的歌唱状态最能打动人,如果是干喊口号,观众就不会来听了,这也是合唱艺术的真谛。</p><p class="ql-block">5.在排练过程中多使用无伴奏的方法培养和训练合唱团的音准、音乐感,培养倾听其他声部来找自己声部音准的能力。训练伊始,指挥可用标准音A给音,让合唱队由A音找其他音,如上方小三度、下方纯四度等,建立音高概念,然后可以逐渐加强找音的难度,如增减音程,以及减和弦,七和弦,九和弦等,亦可用实际作品中的终止式训练,使团员找到和声中的平衡感。</p><p class="ql-block">6.什么是和弦?</p><p class="ql-block">如何对群众合唱队进行和弦训练?</p><p class="ql-block">由三个以上不同高度的音同时发响,称之为和弦。演唱和弦的准确与否是决定合唱效果的要素之一。</p><p class="ql-block">一 个称职的合唱演唱和弦的准确与否可收县良好的和本感党的内功。 在练习和弦听觉时,对不限的度要现感封共不同的色彩与效果。例如大三和弦,其整个性质与结糊是基本相同的,但在不同音级上构成的大三和弦,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有差别的。在一个大调式中,尽管正三和弦都是大三和弦,但实质上主、下属、真这三个正三和弦的和声感觉因其倾向音的组织结构不同,其音响效果也好车机。主三和强具有平和、稳健、收拢、结束之感:下属三和强具有 、一“就之场。 属二三和技如具有不稳定、氯摆、甄待于解决的物正三和弦-</p><p class="ql-block">的心的质我对特也是多件性的。 它的稳定程度与模向感一样,的稳定与有的内发的相内和物定的方向。不同的胡三和技有不棚者定爱对作品的每一一个和弦及声8的在合唱指挥的前期工作中,指挥"声部的纵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对和声的横进行要仔细的分析,感悟对作品的音响效果,使自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处理方法。</p><p class="ql-block">1)大三和弦</p><p class="ql-block">大三和弦是常用的四种三和弦中最容易唱的一种,因为它是建立在泛音列的基础之上的,其共振与共鸣是协和、悦耳、挺拔向上的。在演唱根音到五音的纯五度时,务必要做到平行而稳定;而在演唱根音与三音的大三度时,要注意根音与三音是一一个斜向而扩张的音程关系。所以,在演唱三音时,要做到宁高勿低,但也不要太张扬,因为三音非常容易显露、突出。总之,在演唱大三和弦时,一-定要含蓄、适度,注意它的音响及力度,以免造成生硬凸现之感。</p><p class="ql-block">例9—1</p><p class="ql-block">2)小三和弦</p><p class="ql-block">小三和弦与大三和弦相比,其效果柔和、暗淡、收拢,它的共振与共 鸣与大三和弦一样的协和、 动听。在演唱小三和弦的根音与五音时,同样与演唱大三和弦时一样平行而稳定,但需要注意的是,小三和弦的根音与五音要略带向上平行之感,与大三和弦那样四平八稳、积极向上的感觉是有区别的。所以,在演唱小三和弦的三音时要做到宁低勿高,这种根音与三音的斜向收拢之感决定了小三和弦忧郁、伤感、收缩的小调色彩,小三和弦与大三和弦的各音,同样是不以排列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p><p class="ql-block">例9—2</p><p class="ql-block">3)增三和弦</p><p class="ql-block">增三和弦是四种三和弦中的不协和和弦之一, 它与大三和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往两边向外扩张的,有向上之倾向,并且倾向性特别强烈。行个和弦在听觉上刺激性很强,主要体现在根音与五音增五度的双向扩 及两个大三度音程的双向对外扩张上。在训练时,一定 要把根音向下张以音向上(反向扩张),使根音与五音形成对外扩张的态势,而三音则要尽五</p><p class="ql-block">例9—3</p><p class="ql-block">4)减三和弦</p><p class="ql-block">减三和弦与三和数与增三和弦相反,是四种三和弦中第二个不协和好 更不像增三和弦 那样强烈、刺激,但它同样具有强烈的相弦。因为两个外声部是 一个减五度音程, 属于双向收拢,有小三共凉胆怯之感。所以,在构唱减三相弦时,要把根音向上3牧的用国下倾向(反向收缩),形成内收的势态,三音则与增三和弦的三家特平和、中立。</p><p class="ql-block">例9—4</p><p class="ql-block">任何的和弦演唱都离不开作品的背景要求,所以,在处理和弦的强、弱、 倾向等问题上,一定 要认真分析,研究作品本身的意境内涵。在此作品中的离调、转调等问题上,很可能会用一些不常规的倾向与处理,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在处理调内和弦的倾向上,其感觉基本上是相同的。具体的作品要具体要求,特殊的效果要特殊处理,无论是协和的和弦,还是不协和的和弦都要认真分析与掌握其色彩感和张力,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作品在和弦的运用上有不同的处理与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排练过程中,不断培养团员会看指挥的习惯,一般情况下团员容易死钉着自己的乐谱,而且对指挥手势不熟悉,所以指挥有必要做一点关于手势的图示,起拍、收拍、渐强、渐弱的介绍,要求团员能理解,不能养成团员只顾埋头看谱的不良习惯,要使团员了解指挥手势的细微变化,跟着指挥手势的情感而充分发挥出集体的威力。反之不培养团员看指挥,指挥就形同虚设,只是打拍子的,处在被动地位,失去了指挥的意义。特别是在关键乐句,渐慢或渐快时一定严格要求团员看指挥,另外在场地环境不安静时,环境变化时,人员有流动时,都要特别告知团员不能分散注意力,而要时刻盯住指挥的手,才能保持排练的高效率。</p><p class="ql-block">8.在排练过程中,要注意不断纠正团员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几个问题:1.“吃音符”,这主要是指团员没有按谱面要求把音的时值唱满,形成空档,影响整体合唱效果,如二拍唱成一拍半;三拍唱成两拍....主要原因:气息不够,没有经过严格训练而养成的不良习惯,怕个人突出不敢坚持唱满拍。指挥应耐心讲解,表扬敢坚持唱满时值的团员,使其他团员理解唱满时值后的音响效果。2.“抢拍子”,这主要表现在音乐进行中,指挥手势还没打下去之前,抢在音乐之前出现的,特别是空半拍、切分音、大气口,以及自由延长音、三连音等容易产生。原因是没有形成看指挥的习惯,气息不足提前行动,内心节拍感不够。这几点经过提醒和训练是可以克服的。3.“放暗炮”,抢拍子容易放明炮,所以很多情况下团员放暗炮,即不能与全体团员--致进人,而是悄悄地,偷偷地进人,或者是光张嘴不出声,实际上是削弱了合唱的整体效果,原因是熟练程度不够,偷懒依靠别人,指挥也不易发现,所以排练时要特别注意整体进人时个别团员的口形是 否一致就不难发现,从而及时指出。4.“ 随大流”,这类团员不是合唱团的中坚骨干力量,虽然没有达到“滥竽充数”的地步,但还是应严格要求,促其努力提高责任感,使合唱团整体实力得以提高。8.对指挥本身来说在排练阶段除了技术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逐渐使作品达到完美的境界外,在排练作风上也要能体现出全面素质。要以知识性、趣味性指导排练,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化的比喻解释音乐,激发演员的想象力、创造力。不要只是重复作曲家已在谱面. 标出的符号,这儿强(f ),那儿弱(p ),这里快一点,那里慢一点,而是要能解释出为什么,或是用音乐的感觉演绎给大家。指挥讲解时应尽量描述明确,要有层次,不要一泻千里,无边无离题离谱收不回来,请记住演员到排练厅来不是听枯燥乏味的报告,而是来追求艺术享受和美E熏陶。还要注意不要多次重复讲一样的话,使人乏味,宁可少讲,多用手势去引导。要果断,要犹疑不定,影响了演员的信心。在排练中出现的问题、反应要及时要快速脑子象电一样;对问题及时指出,嘴要象利剑一样锋利;纠正错误要坚决。在要求音乐表现的种情感时,尽量避免概念化、如有的指挥经常泛泛地要求“要有感情”“要微笑”“要严肃”,在排练中,坚持“四不下去”原则。</p> <p class="ql-block">例9—1</p> <p class="ql-block">例9—2</p> <p class="ql-block">例9—3</p> <p class="ql-block">例9—4</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