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广东省博物院的瓷枕能告诉我们什么?</p> <p class="ql-block"> 瓷枕,是古代百姓家的寻常之物。图为经由专家学者鉴定确认的元代《西游记》故事——瓷枕。</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是明代人吴承恩所著,大约成书于明代中晚期。</p><p class="ql-block"> 但是,当你看到广东省博物院收藏展出的元代瓷枕——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画面,你又如何解释?这里恐怕又要更新我们的历史认知了。</p><p class="ql-block"> 这件历史物证的发现告诉我们,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故事,早已在元代民间百姓中流行,甚至可能还有刻板印刷的成书。从瓷枕绘画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看都已创作成熟,并与明、清时期乃至今天的西游记人物故事形象都没有太大的出入。这说明,西游记的人物故事早已在元代就创作完成了。这就告诉我们《西游记》的故事是元代人创作出来的。</p><p class="ql-block"> 瓷器上绘画人物故事也是元代瓷器的一个特点。比如,元青花大罐“鬼谷子下山罐、尉迟达救主”等等。</p><p class="ql-block"> 这个西游记瓷枕,不仅揭示了元人精神文化生活之丰富,而且还说明了元人的文化思想之解放,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经济文化之繁盛。元代不仅产生了深受百姓喜爱的元杂剧,而且还创作出了被百姓所津津乐道的文学巨著《西游记》,这就是蕴藏在历史文物中的历史文化。这样看来中国的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都产生于元代。这足于表明元代文化之繁盛。</p> <p class="ql-block"> 下图的西游记人物形象,是本人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古王府建筑木构件上看到的西游记人物。为清代的彩绘作品,与今天的西游记人物形象完全一样,而且还是彩色的。</p> <p class="ql-block"> 这样看来,我们喜爱的《西游记》故事及其人物形象,最早于元代就开始盛行流传了,无愧为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