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2底,部队接到征兵令,前往甘肃武威地区古浪县征集新兵。我与二连战友王力进驻井泉公社,接受新战友11人。整整49年了,井泉人的纯朴、好客,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和青年人对参军入伍、报孝国家的向往,永记于怀。</p><p class="ql-block">——作者</p> <p>进驻井泉</p><p> 黄土高原的天气,特别是地处河西走廊的武威,11月底的天气,已经很寒冷了。我们二人背着背包,沿着乡村能通马车的土路前行,路两旁行人很少。快到公社大院时,有公社领导出来迊接。部分村民百姓站在两边看稀奇,身穿破旧的棉衣,弯着腰,双手抱膀,显得浑身冷瑟瑟的。公社大院方型,左右两旁是平房,也就是十几间办公室及其它用房,简朴、简陋。公社没有招待所,我俩就按排在右边靠后的屋里办公兼住宿。屋内早已生起火炉,我们围坐炉旁,招待的不是茶水,而是西瓜。真正的“围着火炉吃西瓜”,火炉温暖了我们的身,西瓜甜透了我们的心。</p> <p>蟹式前行</p><p> 公社管辖八个大队,几十个村落,住户分散,隔山相邻,隔沟相闻。为了了解和掌握几十名应征青年的政治、思想、习性、身体等情况,我们必须下到村里,到其家中、到村民中了解、落实。</p><p> 早上从公社出发,地面表层已上冻,虽是上坡下坡、上山下山,都不是很滑,走路的速度还可以。十点过后,太阳高挂,气温升高,地表冰冻已融化。走在路上,黄泥巴沾在鞋上,又黏又滑。上下坡时,为了能不滑下去,只能手脚并用,时而爬行,时而横行,似螃蟹一般。累得汗流夹背,军装上沾滿了泥土。这是第一次,后来我们就带根棍,作为走路的辅助工具了。</p> <p>第一次骑马</p><p> 来到井泉,见到几位十几岁的男孩,骑在马背上追逐打闹,上下翻腾自如,又羡慕又佩服。应征青年经过面试、政审,留下来的要去体检。井泉公社没有体检的条件,要到相邻公社参加体检,两地相距几十里,只能骑马前往。那夭早上,我们一行十多人,每人一匹马,而我这个从未骑过马的外地人,闹出了不少笑话。当年能在电影上看到的座骑有着漂亮的马鞍、马蹬、缰绳,骑手坐上马鞍、脚踩马蹬、手握缰绳,那真叫舒服、威风。而眼前的马,即没鞍也没蹬,就是个光溜溜、滑溜溜的光屁股马。老乡双手交叉,弯着腰,叫我左脚踩在他手上,左手搭在他肩上,右手拉紧缰绳,他喊了声“上”,我才跨上马。老乡告诉我:“这匹马很老实、听话,走的时候,你双腿要夹着马肚子,双手拉着缰绳,跟紧前面的马就行了。</p> <p>队伍开始前行,他们有的骑着,有的竟然是侧着身(双脚都在一边),有的虽然是骑着,可另只腿却抬起放马背上。说说笑笑,悠闲自得,非常开心。常有超越或等待,寻求自己想与说话的人。走平担或上坡的路还好,我紧握缰绳,夹着马肚,小心翼翼地骑着。在一段长距离的下坡路上,马背前低后高,在马上怎么也坐不稳,总是往前滑,在一段陡坡处,我滑到马脖子上,摔了下来,马也站在那不走了。大家下了马将我扶起,又将马拉到路边一高台旁,让我从高台骑到马背上继续前行。……。再次骑马是这批十一人的新兵离家去县城集结。座骑安上了木制的鞍,虽然很硬,但坐在上面很稳。我在队伍里前后招呼着新战友们也比较自如一些了。</p> <p>水的珍贵</p><p> 在井泉公社时间很短,所处的地理环境虽不了解,但“靠天吃饭",对水的渴望与珍惜却身有体会。在我的家乡,至上世纪七十年代,老的城区住户不是家家都有自来水,但可以用桶到近处的自来水站挑回家,清沏、卫生,确保供给。在井泉,老乡家都有一个水窖,雪水或雨水流到窖里,水是浑浊的,不排除鸡、鸭、牲畜的…,虽经沉淀,但用作生活必须的饮用水,却是极不卫生。我见到有的用雪或冰块围摞在窖口四周,待它慢慢地溶化。有的者用牲口驮水,牲口两边放上长型铁皮桶(像汽油桶式样)或橡胶皮囊,走很远的路到有水的沟里或水井把水运回来。</p> <p> 一次下村,支书安排我俩住老乡家,第二天早晨起床后,老乡先将一搪瓷杯的热水送进来,又将半盒热水送进来,招呼我俩刷牙、洗脸,而从没见到他们(特别是老年人)有刷牙的习惯。有时只是看到他们用装在泥烧制的水壶里的凉水,一只手提着,把水倒在另只手上,把脸洗一洗。或嘴对着壶嘴,喝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吐在双手上,搓搓手,算是洗过了。井泉的老乡,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辛苦了。</p> <p>亲吻沙漠</p><p> 12月份的天,已在断断续续地下着雪。晚间气温低,地表已结冰,白天10点后,阳光高照,冰雪融化。一天,我俩从土门公社回井泉走过了一段沙漠边缘的沙漠之旅。佇立远眺,黄沙无际,天地之间飘动着上升的水汽。早上身穿棉衣出发,太阳当头照着,脚下踩着黄沙,一步一个沙坑。走出了汗,皮帽子不戴了。走的身上出汗了,把棉袄脱了(幸亏没穿羊毛大衣)。拖着沉重的脚步,像走在棉花上。看着天上的太阳,12月份了,你怎么还那么毒。第一次走近沙漠,亲吻了沙漠,尝试了沙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温馨的家</p><p class="ql-block"> 井泉人的纯朴、友善、好客是北方人的一个缩影,我几乎走遍了井泉的村落,所到之处,耳闻目睹。我们下村一去就是几天,一天也要去好多家。每到一家,他们就热情地跟你一边招呼着,一边把你让到热烘烘的炕上。全家人也都围坐炕上,问我江苏老家的事,问我部队的事,聊井泉人的趣事。如果是赶在吃饭时,就给你做一碗正宗的羊肉面,碗特大,满满的,吃在嘴里,暖在心里。按部队的供应标准,半斤粮票,一角五分钱,推三推四让老乡强行收下。不在吃饭时,炕上放一方桌,桌的中间挖一圆型的洞,洞里放一火炉,炉上放一小桶,桶里煮着茶砖。乡亲们的生话很苦,但家中都蒸有碗口大的白馒头,听说是专门为招待客人。馒头切成片,围在小火炉旁,烤到焦黄香脆。我们聊着家常,吃着烤馍片,喝着浓浓的砖茶。满屋的馍香,满屋的茶香,满屋的欢笑,像一家人一样。</p> <p class="ql-block">插图/源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文字/张•求全聚德</p><p class="ql-block">前作/张•求全聚德</p><p class="ql-block">2021.11.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