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上园地四之《提示语的三种表现形式及标点使用方法》

lulucie

<h3>教师简介</h3> <h5>徐莹璐:2016年从教以来,兢兢业业,参加了一系列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在青年教师技能比武、论文撰写、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荣获市、县级的一、二、三等奖,2017年获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微课大赛二等奖,还曾执教两节市级公开课。</h5> 问题呈现 <h5> 对于刚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提示语的标点符号使用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部分学生对此时常感到很困难,这个知识点也是本学期的教学难点。希望通过本课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突破重难点,了解并掌握提示语变换位置后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律。</h5> 讲解视频 知识解析 <h5></h5><h5>一、提示语的概念 <br> 提示语就是在对话中交代谁在说话,提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语气、神态、心理等。<br>二、提示语的三种表现形式及标点使用方法<br>(一)提示语在前面<br> 这种方法是写人物对话最常用的形式,需要在提示语后加冒号、双引号。<br> 例如: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br>(二)提示语在中间<br> 这种方法就是先写一句或一段人物的话,然后交代话是谁说的,接着写人物继续说的话。在提示语前、后的说话内容加双引号,提示语后加逗号。<br> 例如:“不要紧,”小公鸡说道,“第一次能这样就很不错了。”<br>(三)提示语在后面<br> 使用这种对话形式,能够强调说话的内容。先标双引号,在提示语后加句号。<br> 例如:“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br>三、总结儿歌<br> 提示语在前,冒号引号紧相连;<br> 提示语在中,逗号始终要跟从;<br> 提示语在后,句号紧紧跟在后。</h5> <h3>拓展练习</h3> <div><br></div> 参考答案: <br><div><br></div>

提示

语在

语后

双引号

冒号

人物

使用

对话

逗号

标点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