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遗产邮品欣赏2

甜甜

019 苏州古典园林 <p class="ql-block">苏州古典园林指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人营造的古典园林为主。苏州园林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流派,亦是江南园林的重要代表。</p> 拙政园1997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正德初年,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四百多年来,拙政园或为“私人”宅园,或做“金屋”藏娇,或是“王府”治所,留下了许多诱人探寻的遗迹和典故。是苏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园林,全园以水为中心,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花园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是全园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园南为住宅区,体现典型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p> 网师园1997 <p class="ql-block">网师园几易其主,园主多为文人雅士,各有诗文碑刻遗于园内,历经修葺整理。网师园占地约半公顷,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一座。网师园的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全园处处有水可依,各种建筑配合得当,布局紧凑,以精巧见长。 网师园是典型的宅园合一的私家园林。住宅部分共四进,装饰雅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濯缨水阁和月到风来亭</p> 环秀山庄1997 <p class="ql-block">原为五代钱氏金谷园(金谷园诶!石崇的屋子!落花犹似坠楼人的金谷园!)故址,几经易手,多次扩建, 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环秀山庄面积虽为3亩,却集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传统艺术于一身。突出了园林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p> 艺圃2000 <p class="ql-block">又名醉颖堂、药圃,始建于1541年。住宅占了大半,园林面积仪约1300平方米。艺圃前为住宅区。宅西为园林,住宅区前后厅之间均有院落,以砖雕门楼贯通。艺圃保存了明代园林的风格、布局和造园手法,以简练疏朗、自然质朴取胜,构筑精巧,园景幽致,可称明代住宅园林中的佳作。</p> 狮子林2000 <p class="ql-block">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狮子林平面呈长方形,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由于林园几经兴衰变化,寺、园、宅分而又合,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以及近代贝氏家族把西洋造园手法和家祠引入园中,使其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p> 耦园2000 <p class="ql-block">原名涉园,始建于清代初年,至清末改称为“耦园”。寓有夫妇归田隐居之意。耦园三面临河,一面沿街,以四进厅堂的宅地为中心,东西两园与住宅之间以重楼相通 。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p> 退思园2000 <p class="ql-block">位于同里,始建于1885年横向布局,是小型园林的典范。</p> 沧浪亭2000 <p class="ql-block">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曾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沧浪亭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园内以山石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园内除沧浪亭本身外还有印心石屋、明道堂、看山楼等建筑和景观。</p> 023 武夷山 福建部分1999 <p class="ql-block">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三教名山。 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是地球同纬度地区保护最好、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拥有2527种植物物种,近5000种野生动物。</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和九曲溪</p> <p class="ql-block">玉女峰和大王峰</p> <p class="ql-block">天游峰</p> <p class="ql-block">隐屏峰和九曲溪</p> <p class="ql-block">大王峰和鹰嘴岩</p> 江西铅山部分2017 <p class="ql-block">有 “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海拔2160.8米,是东南最高峰,被誉为“珍稀植物王国,奇禽异兽天堂”、 以及“生物模式标本产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属的“全球环境基金会”委员和专家经过考察后,对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致赞扬,北武夷山地区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遗产也与有丰厚的人文遗产共存的鹅湖书院,它曾是一个著名的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鹅湖书院</p> 025 皖南古村落2000 西递 <p class="ql-block">西递村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村中街巷沿溪而设,均用青石铺地,街巷两旁的古建筑淡雅朴素,错落有致,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 西递村中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是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典范。</p> 宏村 <p class="ql-block">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p> 026 龙门石窟(文化遗产) 2000 <p class="ql-block">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其中武则天根据自己的容貌仪态在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刻卢舍那大佛,而“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唐·奉先寺卢舍那大佛</p> <p class="ql-block">唐·奉先寺天王足踏药叉</p> <p class="ql-block">北魏·古阳洞左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北魏·宾阳中洞释迦牟尼</p> 032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2006 <p class="ql-block">位于四川省境内,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之间,包括邛崃山脉之中的7处自然保护区和9处风景名胜区。地跨成都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四个地级行政区,拥有丰富的植被种类,环境与第三纪的热带雨林相似,是世界上除热带雨林以外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时,这里也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全球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于此。另外,这里亦是小熊猫、川金丝猴、雪豹及云豹等其它濒危物种的重要栖息地。</p>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 <p class="ql-block">从左到右依次是幺妹峰(6250m,蜀山之后)、三峰、二峰、大峰。</p> 夹金山 西岭雪山 033 殷墟2006 <p class="ql-block">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经历了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甲骨文中所记载的资料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殷墟是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由殷墟王陵遗址、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甲骨窖穴等构成。</p>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门很有名</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玉龙</p> <p class="ql-block">司母茂</p> 035 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 <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与村落以碉楼和建有碉楼的村落闻名于世,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的乡村地方,现存碉楼有1,833幢。自明朝以来,由于水患和匪患的缘故,开平当地就已有民众开始修建碉楼。其特色为中西合璧,结合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多种风格。</p> 赤坎镇迎龙楼 <p class="ql-block">迎龙楼是开平市现存最早的碉楼,为关氏家族所建。地处潭江下游冲积平原,是一片芦苇丛生、水鸟群集的低洼之地,洪涝不时地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关氏十七世祖关圣徒夫妇献出家庭积蓄,建起了迎龙楼。</p> 自力村和方氏灯塔 <p class="ql-block">自力村内碉楼群以其建筑精美,布局和谐,错落有致,成为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代表。侨汇是这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之一。 自力村碉楼有9座碉楼6座庐</p> <p class="ql-block">经典机位</p> <p class="ql-block">叶生居庐</p> <p class="ql-block">铭石楼与云幻楼</p> <p class="ql-block">居安楼与安庐</p> <p class="ql-block">方氏灯楼</p> 马降龙村 <p class="ql-block">背靠百足山,面临江水有13座碉楼,这些碉楼造型别致,保存完好,掩映于村后茂密的竹丛中,与周围民居、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禄楼,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由29户村民集资兴建,为典型的众楼。</p> <p class="ql-block">天禄楼</p> <p class="ql-block">联登楼</p> <p class="ql-block">适庐</p> <p class="ql-block">雁平楼</p> <p class="ql-block">信庐</p> 锦江里村 <p class="ql-block">锦江里碉楼群有三座最具吸引力的碉楼,分别是升峰楼、锦江楼和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瑞石楼大约建于公元1923年,高9层25米,是开平现存碉楼中的第一高度,也是一座典型的可居可守的碉楼。 瑞石楼集开平碉楼建筑工艺之大成,无论整体造型还是楼内细节的雕琢都极为考究,其楼宇内部装修秉承岭南建筑风格,得益于开平华侨的雄厚财力,家私均采用酸枝木等当时的顶级材料打造,历经岭南百余年湿热的气候考验,却保存完好,几乎从未经历修葺,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瑞石楼</p> <p class="ql-block">坚安楼和中坚楼</p> <p class="ql-block">日升楼和翼云楼</p> 036 三清山2008 <p class="ql-block">(自然遗产) 2008</p><p class="ql-block">三清山又名少华山,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宛如道教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得名。其中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三清山不同成因的花岗岩微地貌密集分布,展示了世界上已知花岗岩地貌中分布最密集、形态最多样的峰林;1600余年的道教历史孕育了丰厚的道教文化内涵,按八卦布局的三清宫古建筑群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区域内展示了独特花岗岩石柱与山峰,丰富的花岗岩造型石与多种植被、远近变化的景观及震撼人心的气候奇观相结合,创造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美学效果,呈现了引人入胜的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思春女神</p> <p class="ql-block">巨蟒出山</p> <p class="ql-block">雷音塔、三清宫</p> <p class="ql-block">观音赏曲</p> 041 杭州西湖2011 <p class="ql-block">三面环山,面积约6.39平方千米,湖中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天然岛屿,苏堤、白堤越过湖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个人工小岛鼎立于外西湖湖心,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p> <p class="ql-block">断桥、保俶塔</p> <p class="ql-block">苏堤、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曲院风荷</p> <p class="ql-block">西湖十景</p> <p class="ql-block">瀛洲夏曲、曲院风荷</p> <p class="ql-block">平潭秋月、花港观鱼</p> <p class="ql-block">保俶流霞、断桥残雪</p> <p class="ql-block">西湖春色、三潭印月</p> <p class="ql-block">云林禅寺、六合远眺</p> <p class="ql-block">灵隐寺</p> 037 福建土楼 2008 <p class="ql-block">福建土楼通常是指闽西南独有约利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筑承重生土墙壁所构成的群居和防卫合一的大型楼房,总数约三千余座,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形式,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就地取材,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防御的要求,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p> 初溪土楼群 <p class="ql-block">初溪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下洋镇初溪村,由五座圆楼和数十座方楼组成。其中的集庆楼结构十分独特,楼里有72部楼梯,一户一梯。</p> 洪坑土楼群 <p class="ql-block">洪坑村东、西、北3面群山耸立、林木葱茏。洪川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宋末元初在此开基,现存明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13座,清代建造规模较大的土楼33座。规模不一的永定土楼以及林氏宗祠、寺庙、学堂等沿溪而建。</p> <p class="ql-block">振成楼</p> 高北土楼群 <p class="ql-block">高北土楼群背靠海拔近800余米的金山。全村几十座土楼,依山傍水、高低错落。承启楼坐落在高北土楼群的核心位置,东为世泽楼、五云楼,西邻侨福楼,均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承启楼</p> 田螺坑土楼群 <p class="ql-block">田螺坑土楼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在群山环抱下,居高俯瞰。</p> <p class="ql-block">四菜一汤</p> 大地土楼群 <p class="ql-block">二宜楼</p> <p class="ql-block">大地土楼群由“土楼之王”二宜楼、“福建土楼博物馆”南阳楼、“宜居典范”东阳楼三座土楼和周边的玄天阁、嘉应庙、慈西庵、茶香街等景点组成, 大地土楼群的选址,是中国传统“风水”建筑规划理论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持续更新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