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11月29日上午,海南中学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校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生物学科专场在科学馆二楼举办。此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与现场观摩听评课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全省各市县教师的目光。<div> 本次活动由海南中学生物组组长黄良源老师主持,海南省教培院生物教研员杜修全老师及琼山中学、嘉积中学、定安中学等兄弟学校老师到场参加活动。活动分现场授课、评课两个环节:陈福女、钟颖妮老师上展示课,黄良源、杜修全老师评课及到场教师现场交流。</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良源老师主持本会场活动</h5> 第一节课由高一年级的陈福女老师授课,课题为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div> 首先,陈老师以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为例,启发学生关注细胞核在体细胞克隆技术的重要作用;课上引导学生分析研究细胞核功能的实验对照情况,得出实验结论,最后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细胞核的功能。<div> </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福女老师在上课</h5> “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细胞核的结构是怎样的?”陈老师通过展示细胞核电镜图、引导学生辨别各结构,并通过资料、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的组成及其与染色质的关系,明确染色质在细胞核中的重要性。在带领学生了解细胞核结构后,陈老师发起模型制作大赛,让同学们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细胞核模型的制作。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在制作细胞核模型</h5> 面对丰富的模型材料,同学们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到模型制作过程中,多个小组在5分钟内完成任务。陈老师将各小组的模型以照片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并一一点评,肯定了同学们短时间内模型的完成度,并指出模型中的科学性问题,引导大家对模型进行进一步改良。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福女老师观察各小组的模型制作过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福女老师展示、点评各小组制作的模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福女老师展示自己制作的细胞核模型</h5> 接下来,通过阅读教材文本,陈老师引导学生完成概念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核的功能。<br> 紧接着,陈老师提问,“细胞核能够单独存在吗?”通过变形虫切割实验,学生发现细胞核、质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进而理解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div>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细胞核的作用;回扣课前的实例,学生也理解到体细胞克隆技术中细胞核的重要性。陈老师告诫同学们,学完这堂课后,大家应当保持对克隆技术的正确认识,克隆动物为治疗疾病而诞生,但克隆人是万万不能的。<br></div> 第二节课由高二年级的钟颖妮老师授课,课题为选择性必修一《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课前,钟老师带领大家体验“憋气小实验”,一起憋气30秒。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颖妮老师带领大家做“憋气小实验”</h5> 通过憋气实验,同学们理解到,二氧化碳能够让呼吸变急促。在此基础上,钟老师通过资料的展示,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二氧化碳、组织胺等化学物质调节生命活动的过程就是体液调节,其中最主要的是激素调节。<div> 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都能够让机体更适应环境。为区别二者,钟老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文本,比较两种调节方式特点的区别。</div><div> 接下来,学生将通过学习体温调节的过程,理解两种调节方式的联系。钟老师创设“同学们一起去哈尔滨游玩,从温度较高的室内走到温度较低的室外”的真实情境,引出问题串,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寒冷时身体发生的变化。以问题串为引,钟老师引导学生构建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过程的模型。</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构建体温调节过程模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颖妮老师观察各小组模型构建情况</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学生代表展讲模型</h5> 通过学生代表展讲、教师点评,大家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钟老师趁热打铁,继续带领大家构建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过程模型,并分析该过程中各环节体现的调节方式,引导学生更深入理解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钟颖妮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体温调节过程</h5> 人体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那么,人体是如何感知外界的呢?这要感谢科学家的辛勤付出。钟老师为大家展示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果——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发现,呼吁大家投身科研领域,为探索未知贡献有生力量。 两堂课内容充实,活动精彩,获得在场老师的一致好评。示范课结束后,由黄良源老师和杜修全老师现场评课。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良源老师评课</h5> 黄良源老师从当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课时紧、内容多的情况下,陈福女老师、钟颖妮老师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如此精彩的课堂,非常不容易;以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为例,老师们可以思考如何高效上课。<div> 针对陈福女老师的课堂,黄老师认为:</div><div> 1. 课堂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果能在平时的课堂注意精心设计各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活动理解知识,就能克服“生物不难却易遗忘”的困境。</div><div> 2. 备课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联系。陈福女老师的课堂不仅做到了有效组织课堂活动的开展,还同时注意到课堂深度的问题。如陈老师在课上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这一问题,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原核细胞中具有唯一的细胞器——核糖体”等知识,学生的认识就不会停留在表面。</div><div> 3. 课堂活动应重过程,重小结。陈福女老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会到每个小组里观察学生的制作情况,并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能对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更正。通过活动,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有所延伸,能更深入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黄老师认为,教师不应当只是强调“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句话,而应该注重这一观念的生成过程。</div><div> 同时,黄老师也提到,可以用导学案等方式辅助学生分析实验,并尽量关注课堂活动中每一位学生的表现。</div> 针对钟颖妮老师的课堂,黄老师认为:<div> 1. 概念生成自然。钟颖妮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呼吸运动的调节、激素调节等过程的共同点,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自主生成体液调节的概念。概念不是简单展示的过程,而是自然而然生成的过程,这应该是每位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div><div> 2. 课堂内容分层次,有的放矢。本节课主要内容较多,钟颖妮老师正确处理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将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上,是很合适的。有部分老师直接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教材后自行独立构建模型,难度太大,而钟老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出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构建体温调节过程模型,把零散的问题归纳起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活动深入理解知识。</div><div> 3. 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时,钟老师会到各小组里观察情况,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展讲模型内容、引导学生评价、发现问题等,充分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div> 黄老师提出,课上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不当的地方;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尽量关注到每个学生的表现。</div></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杜修全老师评课</h5> 杜修全老师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两位老师的课堂都体现、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div> 这两节课如何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div><div> 1. 两节课都以核心素养为宗旨。陈福女老师的课堂体现出“结构与功能观”,钟颖妮老师的课堂体现出“稳态与平衡观”</div><div> 2. 两节课都体现教学过程重实践,均进行模型构建,体现科学探究的过程。钟颖妮老师的课堂还创设了真实情境,从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理解知识。</div><div> 这两节课如何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div><div> 1. 生命观念:两节课均围绕核心概念展开,但并没有直接呈现概念,而是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生成概念,如陈福女老师引导学生对研究细胞核功能的四个实验进行分析、总结,引出细胞核具有的功能;通过呈现科学史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染色质的组成;钟颖妮老师通过憋气实验、枚举材料的方式引导学生生成“体液调节”的概念。</div><div> 2. 科学思维:陈福女老师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对照情况,从而得出更合理的结论;引导学生在理解细胞核结构的基础上,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构建概念模型。钟颖妮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回答问题串,让学生自主构建体温调节过程模型。评价、修正模型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达到一定水平,课堂中钟老师表现出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与其精心的教学设计和参考各类资料(如大学教材等)是有关的。</div><div> 在这里,杜老师建议大家若在备课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多参考大学教材,尽量不要直接使用网上现成的答案。</div><div> 3. 科学探究: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是紧密联系的。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过程。在引导学生构建模型时,应注意科学性、严谨性,比如要注意模型的大小、位置、结构等。</div><div> 4. 社会责任:陈老师以克隆猴为例引出新课,最后又回扣克隆技术,将课堂上升到一定高度。</div><div> 杜老师认为,老师们应当深入研究教材、课标,大胆创新课堂,让课堂更加高效。他提出,基于核心素养落实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应为:</div><div> 1. 创设教学情境,聚焦问题解决</div><div> 2. 围绕问题解决,设计教学内容</div><div> 3. 通过实践活动,突破教学难点</div><div> 4. 加强思维训练,培养科学思维</div><div> 5. 及时总结评价,实现教学评一致性</div>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场教师认真听评课</h5> 本次活动在午日灿烂的阳光中落下帷幕。时间过得飞快,但在场的每位老师获益匪浅。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新课标、新教材,进一步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探索高效教学路径,从而引领高效学习,帮助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