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文化中的“方”与“圆”</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与圆的语境中,天圆地方,外圆内方,规圆钜方,智圆行方。圆为太极,方为法道(度)。圆为天生,方为人设。</p> <p class="ql-block">盘古开天宇宙观,规圆矩方在古老的神话故事中早已显现,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窟顶画中,伏羲在右一手持规,一手托日轮。女祸在左,一手持矩,一手托月轮,二者胸前皆佩圆轮,分别象征日、月。规——圆代表着天,钜——方代表着地。圆寓意团圆美满,方寓意理义有度。平直源于准绳,规矩源于方圆。</p> <p class="ql-block">唐代德宗时的宰相李泌《咏方圆动静》云:“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俗话说,方是规则,圆是变通。宋代文豪苏轼在《送张道士序》中说:“陶者能圆而不能方,矢者能直而不能曲。”意思是说,行事圆通而不能方正,行为直率而不能俯就。有圆无方则不立,有方无圆则碰壁。一个人如果太有棱角,就容易招惹事端;如果太过圆滑,就会让人想要远离。如《红楼梦》薛宝钗懂得方圆之道,拥有一颗方圆处世的玲珑之心,在方中安身,在圆中悟道;在方中做人,在圆中归真;方圆并济,方可逐事顺遂,达到人生的至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罗汉鉴币,唯吾知足。</p> <p class="ql-block">心为圆,脑为方;情为圆,理为方;仁为圆,义为方;道为圆,法为方;方砺而为圆,圆破而生方。无方不圆,无圆不方也。盘圆水圆,盂方水方,没有规矩何以方圆。</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哲学的理念中情理、仁义、法度等“圆来”如此,其理“方知”,恰如唐代柳宗元曰:“方其中,圆其外”。人们在生活中的方与圆随处可见,无时不在。诸如筷子一头圆一头方,一双为阴阳,正直方圆,动静相融,寓意天圆地方、做人外圆内方。</p> <p class="ql-block">中国式的建筑,庭院及庙堂等都是大量的运用“方与圆”,潜移默化的教化提醒人们处家为圆,家合万事兴,与人为善和谐共生;处事为方,行为有度,切不可越雷池一步。当然必要的“毁方而瓦合”有时也是需要的,即毁掉自己端方不苟、行为品性的廉隅,而有所瓦合。这里强调的是为了维护大局,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众人,不固执己见,是一种“圆通妥协”,不是无原则的退让,而是与时代发展相融的。</p><p class="ql-block"> “方圆”不仅涵盖了中国人的做人做事,修身养性,人情法理等诸多方面,还蕴意于天地、自然、天人合一等诸领域。国人凡事都期望最终能有美好的“圆满”结果,家庭都希望“合家团圆”,人人都期盼着事业“圆满成功”;兄弟姐妹们相处都希望相互帮“圆场”;人生追求的是“圆满”;戏曲是高台教化,舞台上演员讲究迈“方步”、走“圆场”,唱词要“字正腔圆”;即使是新婚燕儿洞房花烛夜也称“圆房”等等……</p> <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方圆交融,相得益彰。方中寓圆,圆中有方,方而不执,圆而不滑,方圆有度,理义情通,规矩人生,方为圆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说一个故事:有一个国王,长得身高体壮,但一只眼睛是瞎的,一条腿是瘸的。一天,他召来三个知名画师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师,把国王画的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两条腿粗壮有力,而且膀大腰圆,英俊威武。国王看过画像之后,气愤地说:“这是个滑头且善于逢迎的家伙”,他叫卫兵把这个画师推出去斩杀了。第二个画师,按照国王真实的样子,画的逼真如实。国王看过画像,却怒气冲冲的说:“这叫什么艺术!呆板岂能尽如人意,把这个艺术家给我砍了。”轮到最后第三个画师了,他画的是国王用手把猎枪托在瘸腿上,一只眼紧闭着一只眼睛瞄准前方的打猎场景,形象生动美观。国王看到后,十分高兴,奖励画师一袋金子,并命名为“国内第一画家”。这个故事启示人们,做事既不能圆而滑头太活到,也不能方而呆太死板,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圆通灵活,相机行事,扬长避短,恰到好处为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相利写于合肥</p><p class="ql-block"> 2021年11月28日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