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赵明</b><div><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Wilsons Promontory(威尔逊岬角)国家公园地处维州最南端,占地505平方公里,墨尔本东南方向约200公里,是野外旅行的绝好去处。CPCA徒步组从年初就开始规划到那里去徒步,随着新冠封禁的逐渐解除,终于得以成行,成为徒步组2021年的第13走。第13走的高潮是背行囊翻山越岭,从西向东穿越岬角,三天往返。</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摄影组闻风而动,顺势订下了自己的计划,在徒步组的活动之前又安排了一个摄影徒步游。于是有了这么一个总共6天的旅行。</div></h3> 有此美好的旅行机会若儿屯居民自然不甘心拉下,却既没有背行囊穿越岬角的勇气,也缺乏举相机拍摄美景的功力。于是择易而行,去岬角中心的 Tidal River (潮汐河)安营扎寨2晚,活动范围只在附近。 此前到 Wilsons Prom 游览多次,却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最早的一次是1995年赛马节时在离 Prom 最近的 Yanakie 扎帐篷,那是我们第一次住帐篷。Yanakie 是一个很小的地方,一两家店面,小到甚至都不能叫做小镇。<div><br></div><div>上午从家里出来,走到 Yanakie 正好是午饭时分,路边的一家比萨店正在营业。不是旅游季节,食客寥寥无几。</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闲散篇</b></h3> 巧遇和我们同样行程的王建华夫妇,结伴而行。虽然知道大本营在哪里,在附近绕了两圈却没有找到空的营地,于是折回到服务中心附近的第3大街,挑一块地势较平的营地扎帐篷,比邻而居。<div><br><div>2家偏居一隅,于是我称之为本次徒步旅行中的“闲散小分队”。<br><div><br></div><div>我们家的帐篷其实已经用过2次,这一次不知脑子里的哪一个神经元连接错误,帐篷顶怎么也搭不上了。此时一位中年男士带着个小女孩正好从我们的旁边走过,主动过来帮忙。认不出男士是南欧人还是印度人,他说自己以前用过这种帐篷。又折腾了好半天无果。最后男士恍然大悟,原来位置错了,帐篷顶应该平移到底座的前半部,而不是象我原先那样放在后面。看来人一旦被误导,跳出来有时不是那么容易。<br></div></div></div> 我们的帐篷终于站起来了,带门厅的,背行囊徒步者无法享受的一点奢侈。 不知道大部队在哪里,于是闲散小分队开始了自己的活动。营地走出去不远就是 Norman Beach(诺曼海滩)。虽然基本上每次都来,却总是常看常新。 宽阔的沙滩,细细的黄沙。这一次好运气,又是一个蓝天白云的天气。Tidal River 在沙滩的右手边,是孩子们戏水的好地方。气温并不高,我们长衣长裤不觉得热,孩子们却几乎是光光的在水里玩耍 - 澳洲的孩子就是这样带大的。 穿过小桥到河的另一边,几家印度人在桥上和桥边照相。中国有些人看不上印度人,其实印度人在生活习惯方面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里有几条徒步道路,选了一条Overlook,登高可以望远嘛。 沿着山间小道逐渐登高,遥望远处蜿蜒曲折的 Darby River(达比河)。 近旁巨石一座。有名字吗?大象石?不知道。 美好的景色留在手机里,留在脑海里,留给将来爬不动山的时候回味... 惭愧对澳洲大地的了解太少,不认识这种草。这叫狮子头草吗? 幸好还认识这一种,澳洲草树,俗称袋鼠尾巴,学名Xanthorrhoea。澳洲土著人叫它balga(黑孩子),因为烧过的树桩看起来像一个黑孩子。 营地有这么一座纪念碑,初看觉得奇怪。澳大利亚自立国以来参加过很多场战争,受损失最重的是两次世界大战。这么多年来我所到之处再小的村庄都会有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本村在历次战争中献身者的名字。可是这里没有固定居民啊? 读碑文,原来这里二战时曾经是澳洲特种部队的训练营地,好几个建制的部队在这里受过训练。立碑纪念的是在这里受过训练的战死者。 和平来之不易。珍惜! 傍晚时分在营地漫步。营地的设施齐全,有烧烤台,户外桌椅,以及可以遮风避雨的棚子。隔不远会有一座很大的厕所,里面有热水淋浴,和充电插头。<div><br></div><div>这里的绝大多数宿营地都是没有电的,若干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我想这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尽量限制人类活动,以降低对自然的损害。</div> 营地的主要道路以 Avenue(大街)命名,第一第二第三按序排下去,找起来很方便。大大小小近500块营地,真的是够大,到了旅游旺季却仍然是供不应求。<div><br></div><div>实际上还有一些不标号的营地,比如这一个远足者过夜营地。</div> 树丛中小小的一块空地,远足者走到这里有这么一块休息之地,应该会觉得十分满足了。 但是也有这种豪华型的 lodge(实在不应该翻译成“小屋”,澳洲总理官邸也叫 lodge。我没词了。)<div><br></div><div>一共也就是四五座 lodge。不知道需要提前多少时间才能订得上?</div> 简单的晚餐,重拾当年过家家的乐趣。 知道这里有吃的,大大方方地过来。“我才是这里的主人!” 落日时分。错过了大队人马的集合地点,营地里仰望天边,落日的光辉恩泽每一个人。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游艇篇</b></h3> 今天下决心不再当化外之民闲散在大队之外。组长安排上午的活动是集体乘坐游艇出海观景,这里是维州最大的海上公园。<div><br></div><div>集合地点。</div> ”验明正身“(2针疫苗接种证书)之后,每人得到一个巨大的防水衣,从头到脚,只差盖不住鞋子。“有这么严重吗?”我心里不免嘀咕。<div><br></div><div>出发前集体合影,体现了徒步组从一开始就坚持的团队精神(摄影者“走神”李健民 - 这个词需要一个一个字按字面理解啊)。</div> 出发前纷纷与游艇合影留念的美女们。 自然我也没有免俗。<div><br></div><div>游艇水陆两栖,减少了接送乘客的麻烦。</div> 摄影师为勇闯风浪者留影、送行(图片窃于本组微信群里)。 游艇缓缓启动,滑过沙滩,碾平海浪,进入大海之中。 进入海水之后,轮子收起来。加速! 游艇最高速度37节,但是载着我们只允许开到25节(1节 = 1.85公里)。这样的好天气,一路上几粒水珠打在我脸上,仅此而已。 乘风破浪!另一艘载散客的游艇在我们之前出发,然后就一直在我们的前面。<div><br></div><div><div>先有林火,又是新冠,Wilsons Prom 的游艇服务业惨淡维持,能够生存下来实在是难得。</div></div> 美景, 美景, 令人目接不暇的美景。 野花兀自开放,并不在乎是否有人观赏。 游艇沿着海岸线一路驶过,两位导游轮班一路上不停地给我们讲解。 到了看海豹的地方。石壁上密密麻麻,仅这一带就号称有9,000头。 我们面对着的这一段岩壁“豹声鼎沸”, 我们右边的这一段却静谧安宁。 为什么?原来现在是海豹的生育季节。对面这一段岩壁“夫妻”相互致意的声音,新生儿呼唤妈妈的声音,此起彼伏,形成了一个高亢激昂的海豹大合唱。<div><br></div><div>因为是在生育季节,我们的游艇需要保持更远的距离。</div> 而右边是一些不在生育期的海豹。没有雄海豹来搅场,众“淑女”们静静地躺在岩石上享受日光。 其中的一些潜入平静的海里嬉戏。 继续前行,下一站 Skull Rock(骷髅石)。 大自然鬼斧神工,居然造化了如此形状的一座岩石。骷髅石面宽130米,高60米,深60米。 在如此巨大的结构面前,人类只能自叹自己的渺小。 因为是在国家公园里,任何人不允许攀登。只是导游介绍说,以前曾有人开直升飞机降落在巨石上(此图来自网络)。 骷髅石之后,游艇顺原路返回。整个行程2个半小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徒步篇</b></h3> 下午的日程是徒步。开车到 Darby River 停车场,从那里走到 Tongue Point(舌尖),单程4公里。<div><br></div><div>出发之前的合影是必须的。这一次“走神”与大家同框亮相。</div> <div>又看到了蜿蜒曲折的达比河,只是在比前一天更近的距离。<br></div> 逶迤的山脉,空旷的土地,葱茏的植被,飘逸的白云。未受人类活动破坏的大自然,本来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蓝色的海,蓝色的天。蓝色的环境中人的心境格外平和。 半下午时分,阳光洒落在海面上,波光鳞寻,海天迷茫。可望不可及的海岛上,可有仙人居住? 这里仍然到处是巨大的花岗岩石块。 登上舌尖峰顶,挥手庆贺。 Tongue Point(舌尖)留念。谁能数得清有多少个舌尖吗? 为我们的舌尖游点赞! 狂饮, 亲密。 顺原路返回。可以看到这里的植被系统十分脆弱,灌木丛一旦裸露,就无法再恢复原样。 于是在一些路段铺上塑胶路面,减少对地面的踩踏。 回程中绕道500米拐进 Fairy Cove(仙女湾),看一看这里的景色。 原来是一个澳洲版的蓬莱仙境? 天色更晚了一些,此时的日光也更加柔和。 冲锋号已经吹响!<div><br></div><div>呃,等等,这怎么看起来像是在瞄准啊?</div> 夕阳缓缓西下,银针遍撒水面,海水从碧蓝变成了翠绿。 快到停车场时遇到了这一位,正好与我们对面而行。 野外的wombat(袋熊)毕竟还是有些怕人。狭路相逢绕不过去,小心谨慎地接近我们。 却也并不畏惧从我身边走过,和我的距离不超过半米。 走过之后快步前行,扬长而去。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送别</b></h3> 大部队已经撤离,闲散小分队还要在这里多住一晚(不然怎么显得我们闲散呢)。<div><br></div><div>背行囊远足的人第二天早上开拔,闲散者到此为勇士们送行。剩余的食物还有不少,拿到一起共进一顿临别的晚餐。</div> 欢声笑语的话别,说不完的趣事。 未曾想趁着我们不注意,这一位不请自取啃起了远足者要携带的面包。<div><br></div><div>营地里的袋熊一副大爷派头,想吃的自取,可不在乎你怎么白眼看它。拱手送了它两片面包,大家相安无事。</div> 祝你们一路顺利,平安归来! 天空中一片祥云,似乎是在为勇士们壮行。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全文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