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的隆兴寺又名大佛寺,始建于隋朝,又经历代修葺,现为全国保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保存程度最完好的寺院之一,位列中国十大名寺,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中国AAAA级旅游景区。此次正定之行就是为了参观隆兴寺。特别是想瞻仰那块被历代书法家推崇、被称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楷书之祖</span>”的“隋碑第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年9月10日,驱车来到隆兴寺门外。但见隆兴寺最南端是一座宏大的琉璃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照壁两面相同,四周用绿色琉璃嵌边、上覆绿色琉璃檐、底色通红。照壁正中嵌有菱形绿色琉璃浮雕,是两条栩栩如生的蛟龙戏珠。照壁前有一座很宽的石拱桥,雕刻着狮子的四道石桥栏将桥分为三条通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站在照壁处北望,过了桥便是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排石刻的旗杆座,旗杆座后面矗立着一座面阔五间的建筑,不像是寺院的“三门”,倒像是一座王府的门楼。此处原来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寺院门前广场上有两尊饱经沧桑的石狮,大概是当年慕容熙建龙腾苑的遗物,工作人员正在对其实施保护工作。正定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是“后燕”的首都,当时称中山。慕容熙是鲜卑族,出生在正定。后燕长乐三年(401年),他那身为后燕皇帝的侄子被杀,他因与嫂子丁太后有私通关系而成为后燕的末代皇帝,第二年他就把丁太后杀了。光始三年(403年)五月,慕容熙在此地大规模建造龙腾苑,方圆十多里,用二万多人服役。在苑内筑起景云山,广五百步,山峰高十七丈。又建起逍遥宫、甘露殿,房挨着房有数百间,楼台相接。开凿天河渠,引水进入宫中,门口的那座石桥可能就是当年所建。六月酷暑,营建的士卒也不得休息,中暑而死者过半。建始元年(407年),慕容熙被杀,时年二十三岁,共在位七年。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将龙腾苑改建为寺院,称龙藏寺。唐朝改为龙兴寺,清朝改为隆兴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每人花费25元买了半价门票。走到入口,发现大门之上有竖匾“天王殿”,竖匾下面悬挂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横匾。天王殿东西两侧为八字形琉璃照壁,上嵌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此时才发现,隆兴寺没有山门,天王殿兼有山门作用。传说,早年正定城南的滹沱河无桥,打铸了两条铁链系于两岸木桩,以利行人渡船;经年累月,铁链变成两条绿龙,为害百姓,被张天师擒获;正值尉迟敬德监修大佛寺,忘了修山门,便让工匠连夜在大佛寺南修起了一座照壁,把二龙牢牢地嵌在中间,既镇锁了蛟龙也遮掩了大佛寺没有山门的尴尬。天王殿正中供奉一尊木雕的弥勒佛,为金代遗物,已有八百余年历史。佛像高1.9米,体态胖硕、笑容可掬,左手执一个布袋。其形象源于五代时期浙江奉化一位名叫“契此”的僧人。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契此”在奉化岳林寺入灭,圆寂前留下“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世人据此视“契此”为弥勒佛化身,之后便以其为原型塑像供奉。自宋代开始,将“契此”作为弥勒佛化身供奉于寺院的天王殿成为定制。这座天王殿建于北宋初期,清乾隆年间大修时掺入了清代建筑风格。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对天王殿进行了修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中的原四大天王塑像毁于1966年,现塑像为1982年正定民间老艺人重塑,高4.8米,堪称精品。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第一重天,通常分列在净土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东北位置上的塑像为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持琵琶,司“调”。东南位置上的塑像为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持宝剑,司“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南位置上的塑像为西方广目天王“留博叉”,持蛇(赤龙) ,司“顺”。西北位置上的塑像为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持宝伞,司“雨”。四大天王组合成“风调雨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穿过天王殿,宽阔的院子中央是“大觉六师殿”的台基。该殿始建于宋元丰年间(1078年至1085年),原为面阔九间、进深六间、单檐庑殿顶建筑,占地约1800平方米。金、元、明、清均进行过重修,民国初年因年久失修而坍塌。</p><p class="ql-block"><br></p> 大殿内的佛坛上原供奉有七尊佛像,即释迦牟尼佛及其成佛之前的六位先师: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他们在佛教中称“过去七佛”,因此大觉六师殿又俗称“七佛殿”。<div><br></div>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北走,有一座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进深六间的大殿,重檐歇山屋顶上覆盖绿琉璃瓦。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殿门上竖匾为“摩尼殿”,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 摩尼殿即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净之意。摩尼殿是隆兴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宋皇佑四年(1052年),长33.32米、宽27.08米,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前有一座宋代雕刻的石香炉,由炉身、炉座两部分摞置而成,通高1.4米。炉身正面浮雕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坐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炉身四周浮雕“药师十二神将”立像,手持宝杵、宝剑、宝棒等兵器,威武勇猛、栩栩如生。寺庙中早期的香炉存世者甚少,此座以佛教题材为雕饰的宋代石香炉保存至今更为罕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属抬梁式木结构,殿内的梁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殿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一</span>。殿内正中“内槽”里供奉释迦牟尼佛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塑像,为宋代彩塑,金光灿烂,是珍贵文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和迦叶、阿难二弟子塑像两侧供奉文殊、普贤二菩萨塑像,装饰着璎珞宝珠、飞天彩带,是明代的彩塑精品,也是珍贵文物。释迦牟尼像与菩萨像上方各有有精美的木制藻井,下部为方形、上部为八角形。其中释迦牟尼像上方的藻井下部周边木构二十四座小金牌坊,工艺精湛,玲珑剔透。“内槽”东、西扇面墙内壁的"十二圆觉菩萨"和"八大菩萨"的壁画是清代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除上述两幅壁画外,大殿内其余壁画皆为明代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所绘。壁画采用沥粉贴金的艺术处理,色彩艳丽、层次清晰,均为现存明代寺观壁画中的上乘作品。四抱厦绘有佛教天神“二十四尊天”。檐墙内壁的壁画称“释氏源流图”,采用“分幅兼通景”的布局,描绘了释迦牟尼降生、出家、苦行、成道、涅槃的历程。内槽东、西两扇墙的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36米、高7米,构图宏伟。这幅保存较好的“西方胜景”,以西方三圣之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中心,共绘有佛、菩萨、罗汉、乐伎、圣众等四百余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内槽北壁的北面是一座宋代的泥塑五彩悬山壁画,占据了整个墙壁,高7.5米、长15.7米。以雕塑与绘画相结合的壁塑艺术形式,将观音在普陀珞珈山道场显灵说法的壮观热烈场景浓缩于壁画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悬山壁画上共彩塑有佛像三十余身。<div><br></div> <p class="ql-block">踞坐于悬山正中的“自在观音”像高3.4米,左足踏莲、右腿踞于左腿上,形体曲线柔美、姿态优雅端庄,双眼微微俯视,恰与仰视壁画者目光交融,是诠释宋代观音世俗化特点的上乘之作。因其坐南面北,与大殿座向相背,俗称“倒坐观音”。1933年,鲁迅先生获梁思成先生所赠这尊观音的照片,视之为珍宝,誉之为“东方美神”,一直置照片于书桌上,至今仍陈列在鲁迅故居。此菩萨像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的北面是一座木结构牌楼门,因隆兴寺南北纵深、院落重叠,此牌楼应为前后两个院落之间的导入之门。牌楼门面阔一间,庑殿顶,曾被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誉为“珍品”。现存建筑为1986年依据梁思成先生《正定调查纪略》中的文字与照片复建。牌楼门南面题额“妙庄严域”,赞美佛门是绝妙善美之境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牌楼门北面题额“通津宝筏”,比喻佛法为普渡众生脱离生死苦海之宝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过牌楼门,甬道两侧各有一株古老的大槐树,一为龙槐,一为凤槐。相传西汉末年,正定城内一位富家小姐与家中的年轻长工相爱,遭父母坚决反对。俩人相约私奔,途中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二人相对盟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说罢,在此处化作两株槐树。若干年后,汉光武帝刘秀到正定,闻此情,见此树,感动之时,赐名龙凤槐,后人又称之为夫妻树、姻缘树。这对古槐,树冠在空中相通、树根在地下缠绕,国运衰则叶稀、国运盛则叶茂。当今国运昌盛,两槐果然枝繁叶茂。刘秀自25年至57年为帝,由此算来,这两株槐树的树龄应该超过二千年。不过树上有牌子写着这两株槐树的树龄为1000,该结果是用“碳14”法测出来的,误差一般小于100年,看来应该把传说中故事发生的年代从“西汉末年”改为“后唐末年”,把“汉光武帝刘秀”改为“宋太祖赵匡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对牌楼门的建筑是戒坛,始建于明朝中叶,现建筑是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敕令对隆兴寺大规模重修时所建。上层檐下“戒坛”匾是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御书。戒坛由三层石台构成,四面均有石阶通向坛上。戒坛是佛教僧徒受戒时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规模较小的寺院没有资格设有戒坛。隆兴寺戒坛是我国北方三大坛场之一,其余两处分别在北京戒台寺和五台山清凉寺。</p><p class="ql-block"><br></p> 戒坛正门上的“金绳觉路”门额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御书。《法华经》中说,佛教理想国“离垢国”的道路以金绳为界。“金绳觉路”意指成佛之路。<div><br></div> <p class="ql-block">戒坛内供奉明代铜铸双面佛像,通高 1.75 米。二佛像结跏趺坐,背身相连,均戴五叶冠、耳带环、项披璎珞、飘带绕臂、臂镶钏、长裙束腰,呈菩萨形象。面北而坐的是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手指残缺仍可看出施“慈悲印”;左手置于盘膝的右足上,手中似应有托钵或药丸之物,已失;头冠中为一“种子字”,就是密教中表示佛、菩萨等所说箴言的梵文。佛像下的莲座正中阴刻铭文“大明弘治六年(1493 年),真定县滹沱河南古城村善女吕氏讳旺谨造”,说明了该佛像的铸造时间,而且是出自民间。与内地汉传佛教不同,藏传佛教造像中菩萨装的药师佛、阿弥陀佛、无量寿佛等比较普遍,尤以明代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最为引人注目。明代宫廷造像的制作主要集中在“永乐”和“宣德”两朝,通称“永宣造像”。永宣造像不仅做工精细,且风格成熟、统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明代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汉藏友谊的重要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但永宣之后,明代宫廷造像突然又回归到以汉传风格为主,目前国内永宣之后的藏密风格造像遗存极为罕见。而隆兴寺戒坛的双面铜佛不仅具有明显的明朝中期宫廷造像风格,而且还出自内地的民间,可谓弥补了一段佛教造像史上的史料,更加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面南而坐的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双手施“禅定印”,头冠中为一宝珠。一般寺院的戒坛上多供奉释迦牟尼佛或其十大弟子之一的“优婆离”,而隆兴寺戒坛供奉“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在中国也不多见。而且,这座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宋代佛寺,在其中轴线的中心位置却是一座明清式的戒坛,也令人费解。据史料记载,此处在隋朝建寺时建有一座佛塔。隋文帝在仁寿二年(602 年)正月二十三日曾敕令籍贯恒州、时在京城延兴寺的高僧灵达,带侍从 2 人、散官 1 人,各携熏陆香 120 斤、马 5 匹,护送舍利前往恒州安置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三月四日到州,即共州府官人巡历检行安置所处,唯治下龙藏寺堪得起塔。其月十日,度地穿基”,“三月十六日开地宫”,“至四月八日(佛诞日),临向午时,欲下舍利”时,“空里即雨宝屑天花……降塔基石函……刹柱东西二处,忽有异气……回曲直上,周旋塔顶……又有四白鹤,从东北而来,周旋塔上,西南而去。至二十日已时,筑塔基恰成,复雨宝屑天花”。恒州的治所就在今正定县,元和十五年(820 年)唐穆宗李恒即位,为避帝王名讳,改恒州为镇州。敦煌莫高窟 61 窟西壁现存有一铺“五代时期”绘制的《大五台山图》壁画。画面的北下角位置为一座城池局部图,题榜书“河北道镇州”,描绘的是唐朝正定城的格局。图中镇州城衙署东南方有一座北朝至唐代流行的三层方形砖塔就是当年建在此处的佛塔。佛塔在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年)十二月依然矗立。</p><p class="ql-block"><br></p> 元末明初时,隋代的佛塔被毁,仅残存二层石质须弥座塔基。明朝中后期,以隋塔残基为基础改建为僧人出家受戒的戒坛。戒坛三层四面,上覆亭台式建筑。四周共二十根廊柱,廊柱上的斗拱结构支撑着三重屋檐的下檐,形成面阔、进深皆为五间的底层布局。戒坛的上面两层就是隋代佛塔的石质须弥座。须弥座上层立12 根柱,形成面阔、进深皆三间的格局。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等级很高。戒坛北面的台基是韦陀殿遗址。韦陀殿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坍塌,其中供奉的韦陀像已移至弥陀殿内。<div><br></div> 韦陀殿遗址西侧的楼阁上有“转轮藏”匾,称转轮藏阁。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保持着宋代建筑的典型风格。<div><br></div> <p class="ql-block">转轮藏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转轮藏”,就是可转动的藏经橱,故该楼阁亦称“藏经阁”。“转轮藏”直径7米,平面为八角形,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承受整个转轮藏的重量,转动起来很省力。最上层的藏顶由大斜柱支撑,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这种形制的转轮藏保存下来的不多,主要有四川平武报恩寺华严殿和北京智化寺藏殿的明代转轮藏、北京颐和园万寿山和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大藏经阁的清代转轮藏,正定隆兴寺转轮藏阁内的宋代转轮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转轮藏。佛教中有转动转轮藏与诵读经文同功之说,每推其转动一圈就相当于念了一遍经书,这对不识字的人而言是个福音。由于转轮藏的安置,转轮藏阁的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插柱造法,在古建筑中极为罕见。转轮藏阁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阁内有一通顺治十六年(1659年)三月廿四日建的《重修大龙兴寺转轮藏记》碑,碑文是前史侍郎“梁清远”撰、整饬松藩兵川按察司佥事“张纯熙”书、本寺住持“海昇”刻石、原任山东武城县典史“王应宾”督工,记述了真定府郡守“佟彭年”与地方官吏于清顺治十五年重修转轮藏阁与转轮藏之事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正定隆兴寺慈氏阁,建于北宋,高二层,面阔三间,进深六椽(三间),歇山顶,平面、外观与转轮藏殿相似,是隆兴寺内仅存的三座宋代建筑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供奉木雕弥勒佛像,高7.4米,相传是用开宝四年(971)六月从五台山顺河水冲到正定的一根巨木雕刻而成,是现存最大的北宋木雕佛像。弥勒的意译为“慈氏”,故名“慈氏阁”。虽然,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外观相似,但由于供奉的主体不同,两者内部的梁架有很大差异。慈氏阁四周檐柱的“永定柱”造法,是唐宋古建筑中仅存的孤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内有一座《重修大龙兴功德记》碑,白雪花石质,首、身一石。碑首六龙均分两侧缠绕相交,龙首口衔碑仄上沿,身拱起,外轮廓略呈圆拱形,圭形额内阴刻篆书“重修大龙兴功德记”。碑身周边以剔地牡丹纹为饰,底边牡丹纹间刻双狮,碑阳阴刻楷书汉字1695 个,末尾刻梵文10行。碑文是常山居士“赵从证”所撰、僧官“释印从”书丹并篆刻、恒阳石匠“杨春”雕刻。立碑时间为“岁次己未四月二十八日”,那年是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虽然南宋还在,但北方大部分地区已被“蒙古汗国”占领,故未写南宋年号。碑文虽名为《大朝国师南无大士重修真定府大龙兴寺功德记》,其意义超出一般功德碑的范畴。“大朝”是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宣布国号为“大元”以前“蒙古汗国”的国号,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是查不到的。“南无”是“蒙古汗国”国师“那摩”的法名,他是主管全国佛教事务的最高官员。该碑记录了“蒙古汗国”时期“那摩”国师的行状,是研究元代佛教史、藏传佛教传入中原并影响蒙古王室政治活动以及正定隆兴寺的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br></p> 慈氏阁与转轮藏阁的北面各有一座御碑亭,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东侧碑亭内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皇帝手书的《御制隆兴寺碑》,碑文记述了敕令于康熙四十二至四十八年(1703年至1710年)对寺院进行大规模整修的情况,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西侧碑亭内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手书的《重修正定隆兴大佛寺记》,碑文记述了乾隆四十四至四十五年(1779年至1780年)对隆兴寺大规模重修的情况。此碑文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书写。<div><br></div> 两座御碑亭北面的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阁高35.5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总面积1643.5平方米,为五重檐三层楼阁,上盖绿琉璃瓦。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北宋开宝二年(969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率二十万大军亲征北汉,水浸攻太原城。前后六十余日未胜,于闰五月十七日撤兵、二十三日大驾巡境按边至镇州驻跸歇驾。赵匡胤去城西三、四里处由唐代高僧自觉禅师创建的大悲寺礼佛,问及大悲菩萨塑像,可俦法师奏曰:原寺内四丈九尺高的铜菩萨被当年契丹犯界时将菩萨胸臆以上炼了铜,后来“后周”世宗皇帝命天下毁铜像用来铸钱,又将菩萨下半部取走,现存菩萨像是城中檀那(施主)用泥补塑,毁像时在莲座中发现有“遇显即毁,遇宋即兴”的谶言。闻此,赵匡胤敕令择地铸造七丈三尺高的大悲菩萨金身并建大悲宝阁,基址选在龙兴寺(今隆兴寺)大殿的北面。<div><br></div> <p class="ql-block">赵匡胤于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六月初一离开正定。不久,据绍圣四年(1097年)的《真定府龙兴寺铸金铜像菩萨并盖大悲宝阁序》记载:“龙兴寺寅夜于菜园内常放赤光一道,时人皆见,寺僧遂请唤阴阳官占此,言道:地下必有铜物极多,前后三年方绝”。开宝四年(971年)六月,天降大雨,成千上万的木料自五台山顺颊龙河(应为今滹沱河)漂下,至正定被一大木拦住,地方官速奏朝庭,赵匡胤大悦,谓此乃五台山文殊菩萨送下木植与镇府大悲菩萨盖阁也。与此同时,龙兴寺菜园内有大量铜涌出。赵匡胤便宣铸钱监内差“李延福”、“王延光”用涌铜铸像,用漂木盖阁,差军器史“刘审琼”、卫州刺史、兵马钤辖“慕容得业”、通判军府事“范得明”监修。开宝四年(971年)七月二十日,三千兵役聚于龙兴寺兴工,将大殿北面的九间经堂拆去,掘地创基,至开宝八年(975年)阁落成,命名为“大悲阁”。并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大兴扩建,先后建成了“转轮藏阁”、“慈氏阁”等,形成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宋代建筑群。在河中阻挡了木材的那根最大的“大木”被雕成了弥勒佛,供奉在慈氏阁内。大悲阁在民国期间坍塌,为了保护里面的大悲菩萨像,民国33年(1944年)拆除了大悲阁,改建为一座佛龛。1997年8月至1999年9月根据宋代《营造法式》复建,是我国继西藏布达拉宫之后最大的文物修缮工程。可惜大悲阁内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已无存,阁上的匾额、楹联也多为现代书法家所书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悲菩萨像,又称“千手千眼观音”,高21.3米,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五</span>。观音像两侧有一副楹联:“宝纲绚云霞,现耆阇崛山,庄严自在慈容,问法相变相那是本来面目;金绳悬日月,厉恒河沙劫,普度大千世界,示真语实语共证无上菩提”。“千手千眼观音”像基本上有两种造型,一种是如实塑造一千只手,每只手中有一只眼睛;另一种是有四十二只手,其中四十只手均各饰一眼,四十只手眼配以佛教三界中二十五种果报;大悲阁中的塑像属于后者。大悲菩萨像与大悲阁同时开工铸造,据寺内一通宋碑记载,该塑像是多次浇铸而成,依次为浇铸基础、浇铸至莲花座、浇铸至膝盖、浇铸至脐下、浇铸至胸部、浇铸至腋下、浇铸至胸前两只胳膊、浇铸至头部,最后添铸四十只手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菩萨像身体两侧的四十只手及手中所持法器均为木雕制作,然后在木雕上裹布、上漆,一重漆,一重布,最后用金箔贴覆。原浇铸的四十只手臂均被毁,在清代换为木制。据说四十手所持“法器”或所施“手相”应包括施无畏印、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宝弓、宝箭、军持(瓶)、杨柳枝、白拂、宝瓶、傍牌、钺斧、髑髅宝杖、数珠、宝剑、金刚杵、俱尸铁钩、锡杖、白莲花、青莲花、紫莲花、红莲花、宝镜、宝印、顶上化佛、合掌、宝箧、五色云、宝戟、宝螺、如意宝珠、罥索、宝钵、玉环、宝铎、跋折罗、化佛、化宫殿、宝经、不退转金轮、蒲桃(葡萄)。</p><p class="ql-block"><br></p> 有人根据龙兴寺内的文物推测,这尊大悲菩萨铜立像应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落成,铸造工期长达七年。依我推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其弟赵光义饮酒,共宿宫中。次日清晨,也就是976年11月14日,五十岁的赵匡胤被发现在万岁殿逝世,发生这么大的事,工程肯定收到影响,至少宣布竣工的庆祝和开光仪式要推迟。所以,到了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八月,宋太宗赵光义才任命广东或广西的一名叫“琼法”的僧人“专主佛阁”,“住持教化”。此后隆兴寺又经百年扩建,逐步形成规模恢弘的河朔名刹。明代文学家沈德符就在其《万历野获编》说:“今北方谚语云‘沧州狮子,景州塔,真定府里大菩萨’为畿南三壮观”。现在所说的“河北四宝”指的是沧州的铁狮、定州的塔、赵县的石桥和正定府的这尊大菩萨。大悲菩萨像立于2.25米高的石雕须弥座上,须弥座前有两尊石佛像站立两旁。<div><br></div> <p class="ql-block">须弥座前的两尊石佛应该是北宋时期原作,从其脚踩莲花的形象和站立位置判断,应为文殊、普贤两位菩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质须弥座肯定是北宋时期的原作,由上枋、上枭、束腰、下枋、圭脚组成,通体采用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等表现技法雕刻出精美形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须弥座上的浮雕题材多样,有花卉、力士、飞天、盘龙、共命鸟等纹饰。</p><p class="ql-block"><br></p> 须弥座上还有很多伎乐形象,动态十足、栩栩如生。<div><br></div> 大悲阁西侧有二层楼阁称“集庆阁”。东侧有一个对称的楼阁,可能因供奉过康熙皇帝的碑文,被称为“御书楼”。大悲阁与这两座楼阁以虹桥相连,三阁并立、气势宏伟。这两座楼阁也是在民国33年(1944年)被拆除,1997年8月至1999年9月与大悲阁一同被复建。<div><br></div> 大悲阁前面古碑林立。《敕赐阁记》残碑,1990年11月河北省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在隆兴寺施工动土时,在集庆阁遗址前(距西北侧墙基约4米)深1米余处发现,青石质,首身一体,现仅存上半部,同时出土的还有一青石赑屃碑座,保存完整,就是照片中左边的那个。碑阳额阴刻行书“救赐阁记”四字。碑阳残存碑文20行、203字,首行顶格为楷书,字大而疏,应为碑的标题;其余为行书,主要记述了宋徽宗根据“吕嘉问”的奏章敕赐隆兴寺大悲阁为“天宁观音阁”的经过,补充了了宋徽宗敕赐阁名经过和吕嘉问曾任“真定府路安抚使”等职这段历史。碑的边饰以剔地手法刻二方连续式缠枝莲花,边角处则刻一图案化的变形四方莲花。碑阴额是一个小佛龛,龛内雕千手观音像,头戴宝冠,立于莲台之上。观音像共12臂,腕部均戴镯,中间两手于胸前合十,另外10臂分布于身躯两侧,呈辐射状。最下二臂施手印,最上二臂手中分别执日、月,其余手臂自然伸展,掌心向前。观音像背后作舟形背光,两侧雕山石,犹如石窟。碑阴主题为线刻供养人。中间为宝珠须弥座,各层均饰花纹,束腰处作球形花纹。须弥座上有一盛开的莲花,花心作同心圆式宝珠。座右侧刻一老僧,宽颐大耳,面目慈祥,双手持一带柄香炉,炉内香烟缭绕,显得格外虔诚持重。老僧身旁有一“行龙”,鬛毛直立,仰首翘尾。其后为供养男主人,手执莲花。座的左侧刻供养女主人,手捧筒形圆盒。其后刻一稚气未脱的童子,头扎双髻,身穿圆领长袍,双手合十,天真虔诚。画面两侧分别刻一仰首短尾、展翅飞鸣的雏凤,上飘一朵如意祥云。整个画面结构严谨,人物排列有序,形若飘渺的仙境,充满着祥和而神秘的气氛。供养人下仅存数人的姓名,当为捐资施舍之人。《敕赐阁记》碑刻立于宋崇宁年间(1102年至1106年),正是宋徽宗的宠臣蔡京及其党羽把持朝政之时,天怨人怒,因而工匠雕出的龙呈现出凶神恶煞般的模样。它旁边的那棵古槐树看起来有上千年树龄。<div><br></div> 《秦王夫人施长生钱记》碑记录了“秦王”的遗孀“怯烈真氏”在其亡夫74岁诞辰之际,给隆兴寺长生钱、为他在隆兴寺立牌位祈福,并让其子“八剌实理”弃官不仕,到隆兴寺出家学佛法等事。“秦王”即元末权臣“蔑儿乞-伯颜”,出生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三月廿五日,曾任中书右丞相、上柱国、太师、奎章阁大学士、太史院司天监,进封秦王,独秉国柄,专权自恣。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三月坐罪,流放于南恩州阳春县,四月四日病死途中。此碑由“王访”撰文并书、“周伯琦”题盖,立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三月初一,是石家庄现存的一块名碑。<div><br></div> 《圣主长明灯记》碑刻立于元延佑五年(1318年)七月,碑文名为《圣旨特赐大龙兴寺长明灯钱记》,由本寺下生院圆音雄辩大师讲经沙门“永恩”书并篆额,鹿泉石匠“孙和”镌刻。元仁宗在延佑四年(1317年)闰正月初十日下旨,二月初五日由昭文馆大学士、主管宗教事务的“功德使”司使“阿刺不花” 奉旨赐龙兴寺长明灯钱、观看寺内僧人念藏经等。<div><br></div> 《大宋重修铸镇州龙兴寺大悲像并阁碑铭并序》碑立于宋端拱二年(989)正月十五日,由宋太宗敕令“田锡”撰文、“吴郢”书丹,记述大悲观音菩萨像铸造和大悲阁建造始末,以及高僧“琼法”奉旨任住持等事宜。该碑碑首失存、碑座埋于地下。碑文书法承魏晋遗风,字体雄劲有力、潇洒飘逸,有“王羲之”笔意,最大特点是笔画相连,不失为书法艺术佳作。碑后面那株古槐树看起来树龄也超过千年。<div><br></div> 《天宁观音阁石记》碑立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三月。碑文由“刘文庄”撰、“惧时胜”篆、“张梋”书。记录自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开始修缮观音阁的情况,在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五月完工后由“刘文庄”写下碑文。<div><br></div> 《明释直可和南赞》碑立于万历十六年(1588 年)四月初一,是明代僧人赞美大悲观音的文章,署名为:“明释直可和南赞,聊城付光宅跋”。 《明释直可和南赞》碑后面那通《重修大悲阁并御书楼集庆阁功德碑》碑是寺院中最年轻的碑。碑首很精致,篆书“功德无量”。碑文由尹沫书丹并篆额,写的是为重建大悲阁、御书阁、集庆阁资助人的名单。一九九九年八月上旬由正定县人民政府立石。<div><br></div> 正定隆兴寺大悲阁月台东侧的《正定隆兴寺意定和尚功德碑》刻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九月中旬,应该是隆兴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通碑刻。碑为青石质,碑首四龙相交略呈长方形,中部镂空,长方形额内阴刻楷书“南无十方诸佛”6字2行。碑文由无极县“崔栋”撰文,京都南观音寺静心山人“昱明”书。碑阳刻楷书共计1552字,先从全世界“佛、孔、耶、回、希”五教谈到中国儒教,再从儒教谈到佛教传入中国后的发展概况,然后以来往游僧在隆兴寺驻锡挂单的情况反映寺院之盛况:“地当南北之冲,为往来游方栖息之所。以故丛林供亿之用,持重于他方僧徒大众,以名胜独冠于河北,挂单常住者不时而麇至”。但是,自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乾隆四十四年至四十六年(1781年)两次大修后,随着清朝社会的政治腐败、经济凋敝,至清朝末叶,隆兴寺各方面每况愈下,失去了昔日的隆盛;自嘉庆皇帝西巡驻跸隆兴寺至“意定”和尚住持隆兴寺之前,根据摩尼殿脊枋下的墨书题记“大清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十四日卯时上梁重修”和写有“道光甲辰重修”的琉璃瓦、刻有“大清道光二十四年三月重修”的望砖分析,除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曾对摩尼殿上檐脊步的局部和瓦顶进行过翻修之外,再无任何重修的记载,以致“寺庙倾欹,客堂损漏,几来者无安团之所,游方者无随喜之地”。光绪十二年(1886年),意定和尚由京师来隆兴寺作住持,光绪十六年修葺、彩画方丈院,改造正房五间、东西客堂各五间及侍寮维那之室,使僧侣得以安居;光绪十六年适值大旱,官民祈雨罔应。因隆兴寺龙泉井亭内的八角井极有灵应,意定和尚遂于龙泉井亭前铺设坛场,寺内日夜诵大云论经,果获普霖;因祈雨有应,意定和尚遂誓愿重修已很残破的井亭,于光绪十九年开戒场筹措资金。此为隆兴寺开山以来第二次开戒场,受戒僧徒达180人。光绪十九年《隆兴寺传戒碑并序》现存于隆兴寺;光绪二十一年用开戒场所得钱款重修龙泉井亭,年内告竣。碑文再往后所记意定和尚“及于遐迩、及于朝廷”的功德则与我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二十六年,庚子义和拳煽乱,八国联军直犯京都,乘舆播迁,翠华西幸。所至之处,城破村墟,蹂躏之状实所难堪”,其中还记载有义和团在隆兴寺活动和聚议等史实,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史料。碑文中所说的“意定”和尚俗姓王氏,祖籍正定城内北门里街,兄弟四人,排行老三。他13岁时因患病而出家至正定北关镇海寺为僧,因年幼无知,触犯了寺院戒规,挨了师傅一顿打后跑到了北京的寺院,后来隆兴寺当了方丈,成了光绪皇帝的替僧。1930年于隆兴寺病逝。碑阴额内阴刻“万古流芳碑阴”6字2行,下满刻施主名号及捐献款额,共31列。<div><br></div>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内最著名的碑是《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简称《龙藏寺碑》,被历代书法家推崇,被称为“楷书之祖”、“隋碑第一”,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四</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藏寺碑》为青石质,首、身一石,通高324厘米、宽90厘米、厚29厘米。碑下原为长方形石座,1987年在原址将碑抬高并建碑亭,在清理过程中,发现碑身下长方形石座并非原座,同时在石座下又挖出缺首龟趺座,遂将碑身下部粘接17厘米后立于龟趺之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碑额呈半圆形,浮雕六龙相交,颇具神韵、栩栩如生。正面额题阴刻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3行15字。正定在隋代称恒州,治所在今正定县正定镇。元和十五年(820 年)唐穆宗李恒即位,避帝王名讳,改恒州为镇州。据《龙藏寺碑》碑文记载,龙藏寺于隋开皇六年之前已经草创,开皇六年,恒州刺史王孝仙到任后,“奉敕劝奖州内士庶壹万人等”捐资扩建,并立此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藏寺碑》碑阳正文30行、每行50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均为楷书。碑文主要有三部分,先从崇佛开始,写修行的途径,驳斥认为佛乃虚妄之说;再谈到古时的毁圣灭佛,由此引出大隋王朝的兴起,为佛教带来新生;然后描写了龙藏寺的地理位置、王孝仙的出众才能,以及龙藏寺改建后的华丽和宏伟。正文之后是颂词,用韵文的形式,对全文加以概括。碑文采用六朝骈文形式,词藻典丽华赡、结构严谨宏阔,颇具抒情性和形式美。碑文内未著书丹人姓名,碑文最后为“开皇六年(586年)十二月五日题写,齐开府长、兼行参军九门张公礼之. . . . . .” 据光绪元年《正定县志》载:“龙藏寺碑并阴,张公礼撰并书,开皇六年十二月立”。</p><p class="ql-block"><br></p> 到隋代,篆书、隶书渐少,楷书开始成为规范化的标准书体,形成中国书法界正楷的一种规范。康有为称隋、唐两代的正楷是书坛的圭臬。而隋代的楷书还带有古韵,因为它承袭了魏晋、南北朝的较多成分,对楷书而言,隋朝是承上启下、融汇南北的时代,为唐楷的“尚法”奠定了基础,即使唐朝的一些名书家也不能超越。《龙藏寺碑》碑文是我国文字从隶书向楷书过渡的实物例证,而且是隋代书法的代表作。欧阳修在出任真定时,见到《龙藏寺碑》被临时放“在常山府署之门”,将其收录于《集古录》中并对其书法给予高度评价。《龙藏寺碑》的书法“中和恬淡”、笔力清劲、笔画变化丰富、点画精到,瘦硬中含柔和之美。康有为评此碑“有洞达之意”、“如金花遍地,细碎玲珑”。《龙藏寺碑》是书法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艺术珍品。<div><br></div> 大悲阁前有一口铜钟,铸造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原悬挂于正定崇因寺钟楼内,为万历皇帝敕赐,由御马监太监“何朝”造,崇因寺住持“智雨”供奉。钟高2.46米,上铸铭文988字。铭文除祈福语等内容外,还有明代太监和皇室成员崇佛的历史信息。<div><br></div> 大悲阁后有一棵唐代槐树,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人称“福树”、“寿槐”。这棵古槐的树围足有2米多,主树干高约25米,自唐代龙兴寺僧人种下后,历经千年风雨依然虬枝盘绕、苍翠挺拔、郁郁葱葱,实乃国运昌盛之象征,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来临。<div><br></div> 走过“寿槐”,在大悲阁后的中轴线上便是弥陀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清代曾大修。<div><br></div> 弥陀殿内正中有一座1.57米高的石刻方形须弥座,须弥座上又有一八角形彩塑须弥座,彩塑须弥座上为巨大的莲花宝座,一尊泥塑金装阿弥陀佛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后面两侧柱上分别塑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像。<div><br></div> 弥陀殿石刻须弥座上的彩塑从八角形须弥座至阿弥陀佛顶部通高3.99米。阿弥陀佛肉髻螺发、双目俯视、双手叠置腹前施”禅定印“。<div><br></div> 弥陀殿东、西两侧供奉彩塑描金的十八罗汉。<div><br></div> 弥陀殿里陈列着很多从其它地方移到这里的佛像,造型非常精美。多数佛像用铁浇铸,也有一些为铜铸,看起来应该是明代以前的作品。<div><br></div> 这些移到弥陀殿里的佛像中有一尊铜铸的观音像,其底座是涛涛河水旁的一座龙王庙,河水中有很多鱼、龟、虾、蟹。还有一尊铁铸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做工极其繁复、精湛。另外,弥陀殿里还陈列着很多从其它地方移到这里的石刻。其中有“絜矩”二字,是清乾隆十六年(1715年)正定知县高崶所书,曾安置于县衙大堂。也有人说“絜矩”石刻系东晋书圣王羲之七世孙、隋代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所书。另有“容膝”二字石刻,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题,原立于正定城内阳和楼上。<div><br></div> 毗卢殿是隆兴寺中轴线上最北端的建筑,原本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崇因寺大殿,1959年迁建到这里。从其现有的基座判断,此处原来应该有一座规模比这座毗卢殿大的殿宇。<div><br></div> <p class="ql-block">毗卢殿内供奉一尊铜铸多层毗卢佛像,是明神宗万历帝与其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由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毗卢佛坐像和三层共雕饰一千尊小佛像的圆鼓型莲座摞置而成,通体共有佛像1072尊,表情各异,形成“千佛绕毗卢”的格局,人称 “千佛墩”。“毗卢”是梵文“毗卢遮那”的略称,“光明遍照”之意。此尊造像构思巧妙、造型独特、做工精良,是一件难得的明代佛教艺术珍品,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隆兴寺“六最”之六</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的北面和东面是园林,就是当年龙腾苑的花园。北面的园子里有一座“紫虚山”,可能就是光始三年(403年)慕容熙在龙腾苑里修筑的景云山。园子里还有几个经幢。 “梦堂”和尚经幢刻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八角七级石仿木结构塔式建筑,高9.13米。1964年进行过整修并在基座内发现了梦堂和尚的袈裟、拂子、念珠、经书和一些钱币。梦堂为隆兴寺的明代高僧,“临济宗”第二十五代嗣法弟子,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圆寂。一些文物管理人员正在拓经幢上的文字作为资料保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广惠”大师舍利经幢刻立于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汉白玉雕刻,由基座、幢身、幢顶组成。现幢顶缺失,残高5.02米,是研究金代佛教的重要实物。广惠大师是佛教“慈恩宗”高僧,曾于金代前期任隆兴寺住持和河北西路真定府都僧录。金大定三年(1163年)圆寂。</p><p class="ql-block"><br></p> 经幢的东面有一群石雕佛像,损毁严重。依稀记得曾经在什么地方出土过古时灭佛时期被砸毁的成群石佛像,不知是不是这些。台子上的佛立像原是元氏县开业寺北朝时期的石造像,1965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移至正定隆兴寺内,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虽已残破不全,其残损部分表现出的艺术魅力仍让人惊叹,褒衣博带、僧祗支裙、层层叠叠,繁密而又有层次,刻画出佛的威严和庄重。释迦牟尼佛的遍布浮雕的佛坐像,其两侧的两尊比丘尼立像为是明代的遗物。<div><br></div> 元氏县开业寺北朝时期的石造像站立在一个精致的石座上,石座上饰供养人、双狮、神王等,内容丰富,刻工精良,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div><br></div> <p class="ql-block">再向东走,有一座四柱三间的青石牌坊,顶部已经缺失,残高6.45米、宽2.27米、面阔13.04米,明间方柱二根高6.45米、边长0.65米,两次间方柱二根,高5.12米、边长0.56米。牌坊两面坊眼均楷书“三世中丞”四个大字,结构严谨、笔锋雄健、力透石背。主间大额枋一面浮雕衣锦还乡图,刻画了威风凛凛的达官显贵浩浩荡荡回乡省亲的盛大场面,另一面浮雕站在祥云上的人物形象。方梁和方柱上浮雕雕刻着官员、童子、龙、麒麟、羊、狮、虎、祥云、瑞鹤、鲤鱼、花卉、瓜果等纹饰。所有浮雕均玲珑剔透、活灵活现、细腻传神,雕刻精细但不绮靡、图画充盈但不俗滥。四根石柱两侧设夹柱石,最下层为须弥座,中层雕石鼓,上层八只神态各异的石狮相背而立,或顽皮可爱、或憨态可掬,代表了明代石狮雕刻的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br></p> 这座三世中丞坊是我们老许家的牌坊,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由当时真定知府尹应元与同僚为通议大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许瓒、许金、许守谦祖孙三人修建,老百姓俗称“许家牌坊”。许守谦是真定藁城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万历十九年九月任兵部左侍郎许守谦着致仕,万历三十二年九月(1604年)逝世,万历三十三年( 1605年)五月赠为兵部尚书。“许家牌坊”原位于阳和楼南侧,跨街而立,后一度不知所终。而此处原来有一座“灵泉圣境”牌坊,早已失踪。2001年重修正定南城门外护城河石桥时,“许家牌坊”被重新发现,移至隆兴寺龙腾苑内。<div><br></div> <p class="ql-block">走过三世中丞坊,眼前是一片水面,应该就是当年慕容熙为他的昭仪“苻娀娥”挖的曲光海或清凉池,现在叫“䶮止湖”。湖心有一座四面雕龙的石塔。湖边一座水榭叫“龙吟榭”,现在是一座茶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䶮止湖”西面石桥下应该就是当年慕容熙开凿的天河渠,桥边一块岩石上刻着“龙腾苑”三个大字。湖北面那座红色建筑叫“龙泉井亭”。亭旁那座青石石碑为明隆庆五年(1571年)刻立的《重修井亭碑记》,额内刻“重修井亭碑记”两行大字;碑阳阴刻“张踽”撰文的《敕建大龙兴寺重修灵泉井亭碑记》楷书23 行,满行68 字;碑阴额内刻“南无十方诸佛”,碑身满刻题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泉井亭也称灵泉井亭,门额为“龙泉井”,楹联为“行当止处功益倍,共若阙时用已鉌”。龙泉井亭是一座重檐盝顶式方形建筑,顶子中央开有露天的洞口,为的是采光以看清下边水井里的水面,同时也为了清理、掏井时用顶部洞口的四根井口枋可替代掏井的架子。此处原为龙兴寺的菜园,就是在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开始“放赤光”、开宝四年(971)六月又“地涌铜”的现场。亭子里那口井当年可能是用于浇地,后来有碑记说,铜是从这口井里涌出来的。明天顺七年(1463年)春,御马监太监“钱福”钦承使命到隆兴寺拜谒,得知“涌金”的事便来到井旁,“慨其圮而湮,渎而亵也,遂捐道里之费,嘱镇守总戎张公智”修井通淤,“作亭以覆其上,饰以丹垩,环以栏槛,缭以垣墙”。光绪十六年(1891年),意定和尚就是在此井前设坛场求雨而普获甘霖,随后用他开戒场所收的“香火钱”于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重修了龙泉井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隆兴寺志》记载,龙泉井亭内的水井深三丈五尺;相传龙潜其中,祷雨又应,名日龙泉;由八块四尺长的石板围成八角形,所以叫“八角井”。相传当年铜涌出时,“有气如远山晴岚色”,又称“琉璃井”。隆庆五年(1571)的碑记中称其为“灵泉井”。墙上的光影是从井亭上天窗照射进来的日光所致,雨水可从天窗落入井内。民间传说,修建大悲阁时,急需大量木料,工匠们正为此发愁,从街上来了一个穷和尚,边走边唱:“要修寺,别发愁,要木头,井里有。找木料,跟我走,保你修寺用个够”。工匠们紧随他赶到琉璃井边向里看,见有一根木料横在井里,便系绳子拽木头,拽上一根又一根,当拽到9999根时,工匠们脱口说:“够了,够了。”结果,无论再用多大力气,井里那根木头就是拉不上来,至今还横在井里。</p><p class="ql-block"><br></p> 亭内的砖砌须弥座上供有九尊石造像,均已残破,其中有两尊佛像、七尊罗汉像。北面墙上嵌着三龛造像,中间那龛为青石长方形五尊造像,是唐代风格;两侧的造像为汉白玉乐伎龛,具元代风格。<div><br></div> 龙泉井亭内东壁上嵌有11龛造像、西壁10龛造像、南壁2龛造像,均为元代风格的汉白玉乐伎龛。墙上镶嵌的造像均有彩绘。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隆兴寺志》说佛台上的9尊石造像和墙上镶嵌的26龛造像“俱获自井内”。<div><br></div> <p class="ql-block">“䶮止湖”南边、寺院东侧还有凉亭、碑廊、垂花门、延光堂、方丈院等附属建筑,原为住持和尚与僧徒们居住的地方。方丈院现在有《梁思成文物保护史迹展》。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月,康熙帝从五台山返京途经正定,到隆兴寺拈香礼佛时见寺内建筑颓败,遂决定重修寺内殿宇。工程自1703年始,1709年竣工, 1708年还在寺西为皇帝修建了一座行宫。清咸丰八年(1858年) 法国教士董若翰看上了行宫,咸丰皇帝被迫恩准,于是行宫被改建为天主教堂。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西逃,回銮途中路过正定,因没了行宫,不得不下榻在这座“方丈院”。再往南是办公区,在此向西返回寺院,回到戒坛旁。戒坛前的灌木被修剪成寺院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 戒坛东侧有一通石碑,阳碑首写着“御制”。嘉庆十六年(1811年)闰三月,嘉庆皇帝西巡五台山,回銮过正定,驾幸隆兴寺,题了一首九言诗。隆兴寺将诗刻在此碑阳面。从碑下的基座看,当年应该是建了碑亭。碑亭已不见了踪影,碑文尚很清晰:<br>西巡六度继序勉绍闻,为民祈福顶礼文殊尊。四日停銮仰命返车骑,归余欣近正定邵北门。遥瞻法苑璀灿人天界,佛香高阁杰峙层霄云。开皇龙藏始现庄严相,百千万刹旋转大法轮。兴废新故世态总虚幻,金身不坏赫奕凌苍旻。西天东土只在寸田境,曰儒曰释识见徒纷无。治民度世圣功即禅理,妄起邪念遂至门户分。渺躬受玺忝继百王后,龙象卫护生我惟康辰。<br>仁祖高皇兹地屡驻跸,来瞻大士五休虔敬申。甘露慈云宇宙遍涵育,恒河沙数感悟修心身。范铜刻木谓是诚实相,梦幻沧影露电经曾云。传灯古佛传心绍皇考,仁和中正能息阗浮尘。神道设教化导众愚暗,以大雄力荡涤诸魔军。两朝宸翰巍焕七宝地,昭四云汉光彩楣梠存。<br>是一非二过去即现在,迷形认影身以幻作真。观世音具佛妙观察智,默契实谛岂同妄语论。肖方问俗普济烝黎众,敬献帝泽旧典仍备陈。言为心声情不能自己,勉赓天渗嘉庆辛未春。 <br>隆兴寺敬叠皇考九言诗韵<br>嘉庆十有六年岁次辛未三月御笔<br>嘉庆御笔之宝<br><div><br></div> 寺院里还有一些嘉庆他爹乾隆的诗碑,没有去看。从牌楼门出去,结束了隆兴寺之行。<div><br></div> 隆兴寺,保存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保存程度最完好的寺院,一半皇家园林、一半千年古寺,历史的长廊、艺术的殿堂、古建的宝库,实乃国之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