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 向美而行】2021年津南区实验小学师德先进个人事迹展播——于增利老师

美友48473830

<p class="ql-block">   做一只慢慢前行的骆驼</p><p class="ql-block"> 二十三年前,怀揣梦想,他踏上了教育之路。一米九的高大身材,在以女教师为主的小学校园里,犹如一只高大的骆驼。在工作中,他更像骆驼,不急不躁,默默耕耘,朝着心中的教育梦想慢慢前行。</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从边远的农村校,到集中的乡镇校,从童稚的一年级,到懵懂的六年级,作为一名男班主任,他一直把“做学生最体贴的骆驼”作为座右铭。</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是他收获感动最多的地方。在那里,他是孩子们的“衣食父母”。在校的所有时间他都和孩子们在一起。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下课;一起吃饭、午休;一起游戏、一起扫地……孩子磕到手了,他先给吹吹,再细心安慰;孩子流鼻血了,他会团个大小合适的纸团先给塞上,再细心照看;孩子肚子疼了,他知道多半是着凉了,会把暖宝放到他的怀中……一米九的身高,并没有让孩子们觉得遥不可及。小静由于患侏儒症,入学时身高不到一米。她大哭大闹,不进肯进校门。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抱她、哄她、逗她,渐渐地,她爱上了学校,爱上了班级,更深深爱上了这个大个子“叔叔”。萌萌是个不幸的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爸爸因车祸去世了。一天放学后,她对妈妈说,于老师像我的爸爸一样。他将耐心、爱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同时得到了孩子们无比纯真的爱。</p> <p class="ql-block">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学生时代,他师从天津市著名小语专家马洪文老师。在马老师的熏陶感染下,他爱上了小学语文,立志上好语文课。可是他的语文之路并不平坦。1998年,走上工作岗位,到2008年整整十年,他同龄的同学,同仁,迅速成长,在小语教坛上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课堂教学最佳成绩仅仅是校级好课。没有美丽的彩虹,没有冬阳的照耀,他依旧踏踏实实,努力学习,潜心钻研教材,孜孜不倦地探求新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慢慢的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2009年他承担了第一节语文区级研究课任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上得情深意切,大气磅礴,受到与会教师和教研室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的引领,令他的语文教学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2011年,代表津南区参加天津市第七届中小学“双优课”活动。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自受命以来,便投身到备战中。研读课标、学习理论、钻研教材、背诵古诗文,常常废寝忘食。最后,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进入复赛,取得了语文学科二等奖的好成绩。经过大赛的洗礼,他的课堂教学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成长为津南区学科带头人,天津市小语中心组成员。为发挥骨干教师引领作用,先后做市区校级研究课、示范课三十余节。精心培养的多位青年教师,成为区级骨干教师。</p> <p class="ql-block">  2013年范立娜老师主持开展的语文主题学习活动,更新了他的教学理念,扩宽了他的教育视野,筑高了他的课堂平台。作为实验教师,多次应邀到北京、山东等地做示范课。他的语文教学之路越走越远,2015年获得全国习作教学擂台赛特等奖。2018年两次参加“送教下乡”,到甘肃贫困地区送教。2020年参加全国第二届统编语文教科书优质课活动荣获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  “慢慢地学,默默地教”他愿做一只骆驼,在逐梦的道路上永远不急不躁,慢慢前行。</p>

语文

孩子

慢慢

骆驼

教学

津南区

小语

课堂教学

老师

总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