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一碗香喷喷、柔软爽口的鸡汤挂面,只有在过年正月初一的时候才能吃上一回。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的今天巳经是平常事,但对于我来说,吃上一碗鸡汤挂面就是年的味道、家的味道。</p><p class="ql-block">枞阳县义津镇菁华村“杨湾挂面”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挂面主要是以盐、水、面粉为原材料,经过和面、摊面、盘条、上筷、初拉待箱、出面上架、扯面、晒面、下架、收面十道复杂工序,时间需要十个多小时。每年9月份到第二年的4月份是杨湾挂面的制作时期,只要天气晴朗就是他们忙碌的日子。老师傅们说,干挂面这活是件苦事、累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去干几乎都外出打工,以后会面临失传的可能。</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杨湾挂面被列入铜陵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希望杨湾挂面得以更好的传承并延续下去。</p> <p class="ql-block">六十多岁的杨师傅正凭他几十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将一定比例的盐、水、面粉放入大缸内和制。揉面是最大也是最累的力气活,而他仍然精神饱满、周而复始一缸接一缸的精心操作,一天下来正常会用去四袋共两百斤面粉。</p> <p class="ql-block">周师傅做摊面、盘条这活轻车熟路,干完一盆接一盆。</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杨师傅老俩口零时两点多钟就开始工作了,这是初拉待箱工序,需要在恒温箱内放置一定时间进行醒面。</p> <p class="ql-block">出面、上架时间多选择太阳快要出来的时候,阳光空气也决定着挂面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上架后就即时进行扯面,用恰好的力度反复多次拉伸,最终拉出近两米的长度,占用了大量时间人也很累。这夫妻俩都姓周同属羊今年六十六岁,非常乐观开朗的人。</p> <p class="ql-block">杨师傅忙完和面刚吃罢早饭,又接着和老伴一起去干出面、拉面这活儿了,一天没多少休息的时间典型的辛勤劳动人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