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漫步(2) 京师第一胡同

老九

<p class="ql-block">北京西四路口到西四丁字街之间,有一条不起眼的小胡同。它被盛誉为“京师第一胡同”、“北京胡同之根”——砖塔胡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车水马龙的西四南大街,街边鳞次栉比的店铺、茂盛浓密的树荫,不留意还真寻觅不到这条小胡同,留意不到胡同南口有一座小院,更难以留意小院中的一座青砖古塔。</p><p class="ql-block">北京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一千多年建都史,自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83年修好元大都后,砖塔胡同就一直叫这个名字,是北京城已知得名最早的胡同,至今已经有七百多年。也可能作为一条胡同,它的年代更加久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院落大门的门楣条石上,镌刻着“元万松老人塔”六个字,门的左右两侧各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北京砖读空间”和“正阳书局”,显得古朴凝重,这是有一家极具老北京特色的书店。</p> <p class="ql-block">院中的古塔正对着大门,院落径深不大。塔前摆放着一副老门板和门墩构件,门上是一副“礼乐家声远 诗书世泽长”的楹联。由于离塔身较近,感觉砖塔一种直指蓝天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这座砖塔叫“万松老人塔”,查阅资料得知:万松老人是指万松行秀禅师,他原来俗姓蔡,名行秀,晚年自称“万松野老”,留下多篇著述于世。他是金元时期北方著名的禅师,元代开国重臣耶律楚材曾拜他为师,向他参学三年。他“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思想对耶律楚材影响很大,在任期内大力推行其主张,减低了草原民族的杀戮之气。万松行秀禅师圆寂后,弟子们为他修建了这座葬骨砖塔。古塔原来是八角七级密檐砖塔。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加高到九层,民国再次重修古塔,并且在门额书写“元万松老人塔”。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万松老人塔,1986年北京市政府拨款维修该砖塔,完善塔院,在塔周建房屋三间。在重新维修时发现清塔里面包着元塔。</p> <p class="ql-block">塔的南北方向各有一排建筑,里面主要是各种有关老北京的图书、地图和各种资料。这是一家别致的书店,卖书、买书、阅读和出版都干。</p><p class="ql-block">北边的书屋门柱上贴着一副手写篆书对联:“图书四壁 金石千秋”。</p> <p class="ql-block">南边的书屋好像更长一些,分类摆满各种书籍资料。一位老年读者正埋头沉浸其中。</p> <p class="ql-block">室外也有可以看书、喝茶和休憩的桌椅。</p> <p class="ql-block">不少空地摆放着众多老门板、老门墩、老鱼缸、老建筑构建以及老的砖瓦。从这些老物件都能够读出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匠心。也可看出,书店主人的一番苦心和真情。</p> <p class="ql-block">这些石头门墩,看起来有的圆圆像石鼓,有的方方像方箱,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虽然都残缺破损,但它是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迹。原来可不是能随便在大门设置门墩的,从老规制可以推想出这一家的官宦背景和经济状况。</p> <p class="ql-block">门墩又称门座、门枕、门鼓,门墩,门台、镇门石,也是整个门枕石构件的统称。它安放在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固定门框,安插门轴作用的石质构件,是由“门枕石”发展而来。</p><p class="ql-block">箱形门墩,形似书箱、钱箱,最初,箱形门墩带狮子雕饰的是高级文官,配其他雕饰的是低级文官,无雕饰的则是商贾之家。</p><p class="ql-block">鼓形门墩最初只有官宦人家的宅门才能安放。清亡之后,宅第等级限制消亡,不少迁入北京的官僚、军阀、富户在新建、改建宅院时自不会受旧制之限,于是才有了北京城数量众多的抱鼓石门墩遗存下来。</p><p class="ql-block">只能说这是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一种残余。但是,这种实用性装饰烘托了建筑的美感,现代也有使用,只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暖阳斜洒仄逼的院落,一张小桌子上平躺着一只家猫。它身上是赭色条纹和白色的鼻颈,正悠然的闭目打盹。游客伸手轻轻触摸,它竟然一动不动,只是尾巴尖翘起来微微摆动几下,似乎在说“别打搅我”、“谢谢”!</p> <p class="ql-block">不一会,又一只同样的小猫窜上旁边条凳。书店的服务员告诉我们:“它们是母子俩,睡觉的叫‘砖砖’,是母猫;后来的叫‘小砖’,是它的孩子。它们对客人到访早已旁若无人熟视无睹了。”</p> <p class="ql-block">不少客人来后总爱逗逗小猫,书店针对读者喜爱开发文创,还专门设计了含有“砖砖”猫咪特色的“九九消寒图”呢!</p> <p class="ql-block">离开僻静温馨的砖塔小院,进入砖塔胡同,不宽的胡同口两边停了不少私家车,不少地段仅剩一条车道走人走车。</p> <p class="ql-block">在元代和清代,砖塔胡同作为戏曲活动的中心,是北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元代杂剧在京城非常流行,大的戏楼可容纳数千人观戏。这时的砖塔胡同及附近的胡同有戏班、戏楼不下二三十家,终日锣鼓喧天。到了明代,戏曲活动中心转到东城,砖塔胡同一带便失去了往日的喧嚣热闹。到了清朝,砖塔胡同又恢复了元代“歌吹之林”的面貌,再度成为曲家聚集的地方。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砖塔胡同曾作为攻打西什库教堂的基地之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砖塔胡同受到很大损坏,这里的戏班、乐户纷纷出逃,从此砖塔胡同渐渐变成了居民区,归于宁静。</p> <p class="ql-block">顺着胡同从东向西溜达,还有部分老房子的门脸,还看到一座庙宇的山门——“古刹护国关帝庙”,有修整过的痕迹。一位路过的男子说,“这儿原来是个大杂院,前几年腾退后作了修缮,一直没开放。”我当时纳闷,北京城内原来有二百多座关帝庙,这座小庙为什么没拆啊!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座庙叫“古刹护国关帝庙”,“护国”二字保下了这座庙。此外是它的建筑很特殊,庙房顶上铺的是皇家才能用的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瓦当、滴水则为龙的纹饰。这在古代可不得了!毕竟此庙并非“敕建”。还有说它是清末大太监小德张的外宅,说明皇家可能有某种恩准。这座关帝庙还保留着旧时的基本形态,到时开放了再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百度地图标注,砖塔胡同还有“清贝勒永恩府遗存”。爱新觉罗·永恩(1727年-?)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后裔,康修亲王崇安次子。雍正初封贝勒,乾隆十八年(1753年)袭封康亲王。这次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地方。</p> <p class="ql-block">民国前后,这里曾居住过不少名人政要。鲁迅、张恨水、邵子力、齐燕铭、刘少奇等都曾经在这条胡同居住。鲁迅先生在这里写出了《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和《肥皂》、《中国小说史略》等作品。作家张恨水在这里完成了《梁山泊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等多部中、長篇小说。</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久长和开发拆迁,胡同变化很大,上述名人住过的故居大多已是踪影难觅。有一处围栏,正在修建几间老式民居。问了周围住的一位大爷,说是重修鲁迅先生曾经住过的一处四合院。建筑工程似乎已经基本竣工,不知什么时候拆围栏。</p> <p class="ql-block">这地方应当是鲁迅先生曾经住过的砖塔胡同84号(原61号),拆掉围墙会应当是一座规整的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临近太平桥大街,砖塔胡同两边都已经建成了高大的楼宇。</p> <p class="ql-block">砖塔胡同的东西两端分别通达西四南大街和太平桥大街,长度不到800米。我们转回头,凝视夕阳下默默耸立的万松老人塔,不禁感慨万千。700多年的历程,这座砖塔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眼瞅着风云变幻的繁华和兵燹,见证着砖塔胡同的荣辱兴衰。正如《红楼梦》书中所说“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p><p class="ql-block">现在,砖塔胡同正张臂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