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诊断教学问题与过程评价,学生巩固知识与检查学习效果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根据“双减”工作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并优化学校作业管理,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结合学校实际,拜泉县文化小学全力做好“双减”工作,减负不减质,优化学生作业,高效、有效、实效开展校内作业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一、主要做法</p><p class="ql-block">(一)加强作业管理建设</p><p class="ql-block"> 一是学校制定作业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各学科作业管理。设立作业统筹管理小组和班级作业统筹人,规定各年级作业量,引导教师重视作业设计质量。校领导进入班级微信群进行监管,建立面批辅导制度,家校协同制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业违规问责制度</span>,定期检查和统计各年级作业情况,每学期至少不定期抽查一次作业情况活动和开展一次专项问卷调查活动。</p><p class="ql-block"> 二是签订学校教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承诺书,<span style="font-size:18px;">设立家长社会监督举报电话,严格规范教师布置作业行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是积极推行“每周一日无作业”。每周五不布置作业。利用“无作业日”,给学生提的作业必须做到全批全改;共性问题必须做到集体讲评,个别问题面批矫正或予以个别辅导;对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必须督促学生订正,并做好复批工作。</p> <p class="ql-block"> 四是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发放《严控书面作业量——致家长一封信》明确家长教育责任,希望诸位家长做好监督和配合工作,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学校的责任回归学校,让家庭的责任回归家庭。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要正确发挥家长在学生作业过程中的督促、支持与鼓励作用。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p> <p class="ql-block">二、推进作业布置工作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学校以学生作业管理为突破点,一是利用年组备课,控制作业量,学校以学年组为单位在每周集体备课中将学生作业时间纳入研究内容,统一作业内容及作业量,公示作业内容。</p> <p class="ql-block"> 2、丰富作业形式,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弹性把握作业容量,以图有效。因此我们突破传统作业的形式,彻底消除简单重复的弊端,由以往的单调、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p> <p class="ql-block"> 3、读书是我校一直坚持的作业形式。低年级,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将作业设计成了读一读、演一演、想一想的形式。课本内的课文或者课本外的书籍,学生可以先来读一读,用最优美的形象、语气、语调来读,然后把它拍成课本剧自己当主角来演一演,演过之后好好思考,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从而得到应有的教育。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把读书的过程录成视频发到小伙伴的群里,让大家评论欣赏,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孩子们再一次发现不足,激发竞争意识,努力做到更好!</p> <p class="ql-block">4、布置作业的方式多样化。低年组教师针对无书面作业情况布置开放性阅读、操作等实践作业,鼓励亲子阅读。</p> <p class="ql-block"> 我校作业布置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内容现实有趣,富有探索与思考的意义。 </p><p class="ql-block"> 让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幸福快乐、健康成长是贯彻“双减”工作的精髓。文化小学在落实“双减”工作上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制度健全,措施得力,落实具体,为减负不减质,优化学生作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