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優教育》总编陈忠先生讲:“优秀的组织必须致力于锚定卓越的文化,和文化所牵引的行为。”疫情、洪水隔离物理上的距离,但同时同频不同域的学习发生着同振。“学习不止,烟火不灭”创新年会学科日,老师们到校,依桌而坐。学习成长“语”你同行、学习的姿态,“数”你最美,是学习席卷的陈述。</p><p class="ql-block"> “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务本即专业发展。这次学习内容是直播加回放,直播之余的茶歇和午休时间老师回放,备课组聚焦的问题。如庄惠芬校长、陈大伟教授、张宏伟老师讲座等,把水滴的时间凝聚成池。</p> <p class="ql-block"><b> 教材是一个例子</b></p><p class="ql-block"> 教材是师生教和学的材料,是学生学习的扶手,教材是浓缩的世界图景承载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当下的缩影,丰富学生对世界的感知。</p><p class="ql-block"> 什么样的教材是适合的呢?首先是儿童味。儿童天生喜欢活泼,喜欢大自然,好奇心强。目前教材有着普及性,广泛性,与学生生活链接感时紧时疏,不同区域学生对教材的使用有不同的效果,所以创造性理解,从生活学生实际的需求出发寻找知识的自然源头。其次是教学味。从过程上讲,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span style="font-size: 18px;">把学科教材内容融入社会生活,用生活现象呼应学科知识,赋予学科生命,使学科教学扎根于具体生活及学生的真实体验中,</span>引导学生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发展思辨,用教材实现学科知识价值和育人价值。</p><p class="ql-block"> 教材创编,单元重组,跨界融合,形成素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完成立德树人目标。</span></p> <p class="ql-block"><b> 课堂是一场打磨</b></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学校的落实是增质,如何打造高质量课堂?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位卓越的教师?陈大伟教授用一张模型图,列出课堂质量的三个重要因素:教师、学生、教学凭借。</p> <p class="ql-block"> 成为卓越教师首先学会观察课。</p><p class="ql-block"> 1.拍摄自己的常态课</p><p class="ql-block"> 2.观察自己的教学录像</p><p class="ql-block"> 3.整理自己的教学实录</p><p class="ql-block"> 4.反思和审视教学实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此,我深以为然。三年前,现在所带的学生还是二年级,当时学习《测量》,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为了让孩子从生活实践出发,初步感知1厘米和1米的长度,学生大胆的邀请校长躺在地上进行《我给校长量身高》活动,为了记录学习情况,对整体学习过程拍摄录像,当时心花怒放的以为这节课是行如流水,锦上添花,既帮助学生理解计量单位,又让学生收获和校长一起学习的快乐。回放录像,大跌眼镜,视频中有三次提问没有用“请”字;提问时有两次手势是食指指向学生;问题串进阶性不强等细小问题。暴露即存在,存在即正视,正视即反思。</p><p class="ql-block"> 课堂是教师工作的道场,是学生生命灵动的主场。用活教材,活用教材,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课堂中的师生才能有酣畅淋漓心流的尽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