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刚欣赏了田翔鸿同学的作品《西山文化 至理名言》,这是一篇怀念她已故母亲的散文,读罢已是泪眼婆娑。</p><p class="ql-block"> 母亲很平凡,平凡得就象淠河水里的一颗鹅卵石。任凭河水经年累月地冲刷,依然默默无闻地躺在那里,保持着朴实无华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母亲又很伟大,伟大得就象佛子岭上的参天大树。她用力伸展羸弱而坚强的臂膀,使其变成繁茂的枝叶,庇护着子孙后代们。</p><p class="ql-block"> 在苦难中支撑的母亲啊,你承受了太多太多……</p><p class="ql-block"> 读着读着,眼在流泪,心在滴血!</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劳动妇女,虽然识字不多,但是见识深远,那些闪烁智慧光芒的凡人名言,既是她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她面对困境强大的心理支撑。“一个粑粑也得炕熟吃”是母亲的柔情;“好人有好报,行善便是德”是母亲的善行;“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爬不过去的山”是母亲历尽坎坷百折不挠的坚持;“月有盈亏,天有阴晴,天晴要防下雨”是母亲未雨绸缪的设想;“家贫出孝子”,“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是母亲留给子孙的教诲;等等。</p><p class="ql-block"> 母亲也许没有什么物质遗产留给子女们,却“矗立起了我们大家庭丰富而有内蕴的精神大厦”。“在母亲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兄妹几个对自己的孩子(其中有四个是独生子女)也严中有爱,疼爱有度,既不宠溺,也不娇惯。如今个个都已成了才,受到了四亲八邻和各位同事朋友的一致称赞。”有像你一样优秀的儿女们,老母亲可以含笑九泉啦!</p><p class="ql-block"> 由此联想到许许多多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母亲们,她们慷慨的付出营造了千家万户的幸福,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文化传承的有力保证,是祖国和平安宁的定海神针!</p><p class="ql-block"> 很喜欢田翔鸿同学的文风,用心写作,真诚朴实,感人至深,字里行间都浸透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请欣赏这篇散文。</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 color="#333333">西山文化 至理名言</font></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原创 田祥鸿 霍山县西山文化研究会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11月10日</p> <p class="ql-block"> 母亲已在地下长眠八年五个月了。</p><p class="ql-block"> 有时在梦里能看到她,她总是沉默少言。醒来后,回味许久,我总是惆怅不已。伊人已逝,唯梦里相见,往日点滴,一一涌上心头……母亲为一农妇,虽然识字不多,但是见识深远,其凡人名言,闪烁智慧光芒,令我久久难忘。</p><p class="ql-block"> 母亲常说:“一个粑粑也得炕熟吃”。母亲有六个子女,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她对六个孩子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虽然只有一个儿子——我的哥哥,但是从不娇惯。哥哥小学毕业后,就没再读书,跟着父亲学篾匠,起早贪黑地在大队部篾器社挣工分。一双手总是伤痕累累,粗糙不堪。有时,手被篾刀划出伤口,鲜血直流,就用火柴蜡敷上,简易包扎,基本上不去医院,继续干活。小时候,生产队里养有一头老水牛,每家每户轮流放牛。轮到我家,每次都是哥哥一个人把牛赶到山上放。记得有一天下午,暴雨骤降,狂风呼啸,老牛受了惊吓,跑得无影无踪。哥哥翻山越岭,不知跑了多远的山路,才把老牛找回来。此时,天已黑了,哥哥浑身湿透,像个落汤鸡。他的衣服被树枝挂破,丝丝缕缕的,破烂不堪,还跑丢一只鞋。母亲见状,心疼不已,连忙烧热水给他洗澡。</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女儿也严格要求,让我们从小就养成勤劳节俭的好习惯。因为孩子多,家里劳动力少,我家分的粮食很少。为了挣工分,母亲为生产队养了一只老母猪。于是,我们姐妹每天一放学,就背着竹篓四处打猪草。方圆五六里的田埂、山坡、桑园、茶地和河堤,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战场”。“好人有好报,行善便是德。”母亲也常说这句话,并身体力行。小时候,家门口经常来乞丐,这些乞丐皮肤黝黑,破衣烂衫,常拄着木棍,捧着破瓷碗,浑身脏兮兮的,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惹得家里养的黑狗狂吠不停。母亲从不嫌弃,如果家里的饭做好了,总会盛上满满一碗送给乞丐。如果饭没做好,就舀半碗大米送去。我们兄妹几个很不理解,家里粮食自己都不够吃,怎么能这样做呀?这时,母亲总是念叨着“他们可怜,无家可归。积善积德,总有好报啊……”母亲读书少,但是善良朴实,她的善行常常打动人心。记得有一年腊月底,一个经常来我家乞讨的乞丐曾经把讨来的半袋大米,悄悄地送给母亲,然后一言未发,微笑着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姑家有七个儿子两个女儿,二姑去世早,二姑父一个人带着九个孩子过日子,生活很困难。每年正月,几个表哥经常来我家拜年,还住上几晚。母亲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炒菜做饭,热情招待。我家也不宽裕,有时难得烧几个荤菜招待表哥们,母亲从不允许我们上桌吃饭,我们在一旁常常馋得直流口水。当我们说起这事,母亲总是说“亲帮亲,邻帮邻,帮亲帮邻是本分。”母亲去世时,几个表哥全来了,说起这些往事,他们念起母亲的好处,都是泪眼婆娑,夸舅母的心肠好,待人热情,体恤爱护晚辈。</p><p class="ql-block"> “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爬不过去的山”,这句话母亲常挂在嘴边。认识母亲的人都说她是个伟大的母亲,了不起的母亲。母亲自己也经常说,她的经历坎坷,可以写部书。母亲1943年10月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从小生活无忧。解放后,姥爷因地主成分挨批,被派去修佛子岭水库,常年进行劳动改造,姥姥因病去世,可怜刚刚九岁的母亲,带着四岁的大弟弟,两岁的小弟弟,孤苦无依,艰难度日。此时家徒四壁,没有粮食,母亲就煮烂菜叶充饥,还四处挖野菜,捋榆树叶桑叶;没有鞋子穿,姐弟仨寒冬腊月穿着破草鞋。屋里尿桶满了,没有大人挑走,小便流淌成河……及至母亲成家,子女又多,丈夫多病,42岁就守寡,一个弱女子带着六个年幼的孩子,煎熬度日。母亲特别好强,有远见,还坚持给女儿们读书。几个叔叔都劝她:女儿长大了要嫁人,终究是别人家的人,给别人家“捣锅洞门”的,不必念书,你何苦受累自讨苦吃呢?可母亲坚持己见,不让我们辍学。她说“没有过不去火焰山,更没有爬不过去的山坎”,“条条道路通北京”,日子总能熬过去的。每年的每学期开学前是母亲最发愁的时候,她东挪西借,四处奔走,拆东墙补西墙,总想着把六个儿女的学费筹齐。记得我读小学五年级那年,学费实在凑不齐,母亲带着小妹去位于霍山县桃源河的江北机械厂去跑跑运气,看有没有好心人能帮助一点儿。功夫不负有心人,结果只讨得两双旧布鞋和二元五角钱,也解决了眼前的一些困难。“家贫出孝子”,“穷人家孩子早当家”,我们姐妹几个都懂得学习机会来之不易,个个加倍用功,刻苦学习,分别考入中专和师范学校,终于跳出“农门”,在当地传为佳话。</p><p class="ql-block"> 父亲患病多年,有心脏病、肺气肿和哮喘病,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他去世时,家里债台高筑,一贫如洗,母亲强忍着悲痛,张罗后事,可当时家里一分钱也没有,哪里还有钱给父亲买棺材呢?无可奈何,母亲带着九岁的我,来到大队部,找到大队书记,恳求帮助。大队部孙书记是省劳动模范,为人正直,当他看到跪在地上伤心痛哭的我,听完母亲的哭诉,堂堂七尺男儿泪如雨下,哽咽着点点头,答应兑现承诺,送父亲一副棺材。这里面有一个故事:十年前大队部油坊失火,身为退伍军人的父亲冲进火海,奋不顾身地消灭大火,避免了队部的重大损失,孙书记代表大队部要给予父亲重金奖励,却被红脸汉子的父亲婉言谢绝。当时,孙书记和大伙儿都非常感动,说你以后生活若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后来,耿直要强的父亲即使家庭生活再艰难,也没向大队部提出任何要求,没要过一分钱补助。时过境迁,我的家庭遭遇到了这样大的变故,母亲在解释这样做的理由时,向我们解释道:“一个篱笆三个桩,当时你们的老爸没要大队奖励,那是他的高尚,现在你爸走了连口棺材都没有,我心里过意不去,找大队帮一下,也是正常的呀,我想你爸也是会同意我这样做的。” 因为母亲这一句话,父亲的棺材有了着落,终于能入土为安了。</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母亲每天都十分忙碌,白天除了去生产队上工挣工分,还要给生产队养母猪、伺候猪崽。下班后洗衣做饭,种菜园,打猪草,走路时小跑着,从未坐下歇一歇。晚上,又在昏黄的灯光下纳鞋底,补衣服,我常常一觉睡醒,还看见母亲在灯下低头纳鞋底,花白的脑袋轻轻晃动着,一针又一针……</p><p class="ql-block"> “月有盈亏,天有阴晴,天晴要防下雨”,这也是母亲常说的话。随着我们渐渐长大,家里生活逐渐好转,有了盈余,母亲仍然精打细算,计划着每一笔开销。我们姐妹参加工作后,有时花钱大手大脚,她常常这样叮嘱我们,说不能光顾头,不顾屁股,天晴得防下雨,过日子得细水长流。</p><p class="ql-block"> 到了我们这一代的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兄弟姐妹都还记得母亲说的那句话“一个粑粑也要烧熟了吃。”在母亲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兄妹几个对自己的孩子(其中有四个是独生子女)也严中有爱,疼爱有度,既不宠溺,也不娇惯。如今个个都已成了才,受到了四亲八邻和各位同事朋友的一致称赞。</p><p class="ql-block"> 法国有句名言,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她的很多贴切而生动话语,都让我们深受教益,终身难忘。是啊,几十年来,母亲用孱弱而坚强的脊梁和她的精神浸染支撑起了整个我们这个家,矗立起了我们大家庭丰富而有内蕴精神大厦,多么不容易啊!</p><p class="ql-block"> 马克·吐温说:“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我想,母亲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家。</p> 田祥鸿,女,首届皖西好老师,一名诗歌爱好者,六安诗歌协会会员,霍山县小南岳文学社社员。多年来,坚持用心写诗,已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两千多首诗歌。诗观:朴素生活,真诚写诗。<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