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麻散、薄饼,希望这些唤醒你的记忆!

谦卑的麦子

<p class="ql-block">  茵陈,盐山老家叫它“白蒿”,田间、地头、路旁、荒地,十分常见。属菊科蒿属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根分枝,多斜生或为圆锥形而直生。茎第一年者为单生,二年后数个丛生,基部粗壮,较蒿木质化程度高。叶密集,下部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两侧密生白柔毛,茎生叶一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叶抱茎如莲花坐,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众多集成圆锥状,有短梗,总苞片3至4层,呈卵形,苞片3裂,外层为6一10个雌花、或更多,内层两性花2一10个。瘦果长圆形,黄棕色。(配图茵陈花穗是10月14日早上,晨阳初升光线正好,感觉很美,地点是吴家阁村正东村路上)</p><p class="ql-block"> “三月茵陈、四月嵩、五月茵陈当柴烧”,据说这是华佗留下来的医用谚语,是讲茵陈药用最好的时候是三月,更有华佗三尝茵陈治“黄痨”的说法,因为是传说这里不再详述,但汉代《伤寒论》中流传至今的“茵陈蒿汤”,仍是当代中医治肝痰和黄疸的首选。故此,茵陈因其味苦、性辛、微寒,归脾、胃、肝、胆经,清湿热、退黄疸,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传染性黄疸型肝痰。</p><p class="ql-block"> 记得孩童时代,每当阳春三月,披着白色绒毛的白蒿从干褐的老蒿根上,呆萌的如毛绒绒的雏鸭初长时,我们便结伴来到田野,用铲刀采挖白蒿,此时采收的茵陈中医称为“绵茵陈”,交到供销社换取零花钱。而现在的人们,多是采来做馅、凉拌、焯蒸皆可,因其富含维生素和20多种氨基酸,就不仅仅是尝鲜了,而应是药食兼用的养生了。而其后一段时间内的茵陈,只能是做饭的烧柴。但因其富含浑发油,整株散发药香,且点燃后只散发浓浓药香的白烟,而没火焰,在没有蚊香和其他驱蚊药的过去,拧成晾干的白蒿绳,是很好的驱蚊用品。记得夏季夜晚,经常的铺一张麦秆苫子放在院里,躺着仰望星空,暑气渐消,母亲一边晃动冒着白烟的白蒿绳驱蚊,一边讲着遥远年代的故事,思绪渐入梦乡,也脚踏牛角追随着牛郎到了天上。九、十月后花蕾长成,此时采割的茵陈中医叫“茵陈蒿”,亦可入药。</p> <p class="ql-block">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p><p class="ql-block">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p><p class="ql-block"> 这是《诗经-小雅-出车》里的诗句,茵陈有个更古典的名字叫“蘩”。诗中讲的是3000多年前的一个春日,在“喈喈”的仓庚(黄鹂)鸣叫中,采白蒿的场景。因了这“仓庚喈喈”,怎不让人产生无限美好的遐思:暖风习习,婉啭的黄鹂鸣着翠柳,依依翠柳下走来袅袅娜娜的姑娘,估计那时候的女孩都应有屈原诗中山鬼一样的美丽,瀑布一样的长发,插满各种野花,尤其是春季,怎能不插花呢!可能还要三五结伴,同样发出“仓庚”一样的欢笑,回荡在古老的原野。可见那时的人们就有了早春采摘白蒿而食的习惯了,说实话,因了印象中的白蒿多见于村东的祖茔地里,白白的嫩苗总让我想起森森的白骨,觉得不舒服,记忆中没有嫩食过它,只是晒干卖药材和夏日驱蚊,前述的可食是资料上的查询,但也勾起了我明年早春一定尝食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在黄骅,几个朋友聚餐,点完菜后店主问:“主食吃薄饼子吗?要提前备着,到时候再点可能就没了”。顿生好奇,问“薄饼子”是什么好吃食,原来是白蒿籽磨成粉摊的薄饼,主人又讲了一通绿色纯天然养生一类的,尝食后果然很有特色,也很美味,当然价格也不菲。</p><p class="ql-block"> 便想起了儿时母亲打“夹子”的“麻散”来了,这“麻散“就是白蒿籽榨完油后剩下的饼状硬块。“夹子”是盐山老家父老的俗称,通用名叫“袼褙”。每当开春,气温渐高,母亲便用积攒了很多的碎布条(片),盐山老家方言叫“铺扯”,没大用,只能用来打“夹子”,由于“铺扯”是多年旧衣服实在没法穿了,才撕扯开来当打“夹子”的”铺扯”,柔而软,可以随意遣用,盐山老家形容好性格的人,“脾气象铺扯汤似的”,唉,又扯远了。回到正题,每当母亲要打“夹子”时,便给我几毛钱,到集上买来“麻散”,先用刀在案板上切成碎块,再用擀面杖碾压成粉,放在盆里加水,搅拌成一盆稠粥,然后涂抹在门板上、柜盖上等,再把“铺扯”粘平,一层又一层,然后放在充满阳光的院子晾晒干,揭下厚厚的“夹子”存放好。农闲季节母亲便依据我们脚丫的大小,裁好鞋样,做夏季的鞋子和冬季的靴子。母亲的辛劳,让我们在家乡古老的旷野行走,然用丈量着更广阔的旷野。</p><p class="ql-block"> 昨天动笔写这篇东西时,和年迈的妈妈问起打“夹子”的“麻散”时,母亲和我讲:“是蒿子籽榨完油做的,不光是打夹子,沒吃的时经常吃它,有时熬粥,有时蒸窝头”,满脸的痛苦回忆。便和母亲讲起同样是白蒿籽做的薄饼子,薄而软、油煎的香气和金黄色的色泽,很好下咽,母亲一脸愕然,说:“难闻难吃难咽”,一句话三个难字。是啊,时过境迁,那时候是青黄不接的困顿,而现在是粗粮细作,是怡然自得的享受,感受当然是截然不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