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南~~我的梦想之旅 (十八)武汉 随州 襄阳

许筱彦

2015年6月1日, 湖北 武汉 。 武汉 ,简称“汉”。 武汉 城区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且隔江鼎立。唐朝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 武汉 自古又称“江城”。因为到 湖北 用相机拍的照片都已丢失,所以本游记所有照片都是手机咔嚓的。 别以为这是黄鹤楼,这是进黄鹤楼的大门,后面是检票处,进门后有游览车把游客直接送到黄鹤楼下。 黄鹤楼。黄鹤楼是蜚声中外的历史名胜,与 湖南 岳阳 楼、 江西 滕王阁、 山东 蓬莱 阁合称 中国 四 大名 楼。我们去正赶上维修,虽然可以进去参观,但是游兴大减。(这样的黄鹤楼也要收80元的门票+10元游览车票) <br>看到顶层檐下挂着一块“楚天极目”的匾额,想起了毛泽东畅游长江后作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才饮 长沙 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诗句。我们也来一把现实版的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刚刚开车横过长江,马上登黄鹤楼极目楚天舒,晚餐武昌鱼必不可少,只是 长沙 水喝不到了。偷笑 进大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这里有个传说,没记住。其实黄鹤楼名声之大,要得之于诗人崔颢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诗句。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并且日后人人到此罢手,是否是杜撰而来,不得而知。<br><br> 黄鹤楼“千禧吉祥钟”。 离黄鹤楼不远,路边有一座浮雕墙,墙面上刻一幅大型浮雕,中间刻有崔颢的七律《黄鹤楼》:<br>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br>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br>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鹦鹉洲。<br>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展现了当年崔颢登黄鹤楼题诗的场景。<br><br>古琴台<br>古琴台,又名伯牙台,位于 武汉 市汉阳龟山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古琴台文化内涵丰富。是为纪念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弹琴得遇知音钟子期的一段佳话而修建。 古琴台大门,不是很大气。 正对着门口的“琴台”碑文,据介绍这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作品,也是古琴台的镇台之宝。 相传春秋时期楚国琴师俞伯牙在此鼓琴抒怀,山上的樵夫钟子期能识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伯牙便视子期为知己。相约来年在此相会,第二年伯牙来到这里,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 摇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向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从此,伯牙与琴绝缘,再也没有弹过琴。后人以”知音“比喻知心朋友。 琴台石雕。<br><br>在 湖北 相机拍了很多照片都丢失了,就留下几张手机拍的片片,非常郁闷,纪念性的文字也没心情写了,到此停笔。<br>武汉 出来赶往 随州 。 武汉 到 随州 180公里,高速两小时左右。<br>随州 炎帝神农故里<br><br>随州 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 随州 市 随县 厉山镇,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 古朴大气的 石门 就是华夏始祖门,门上刻有“华祖”二字。门身的雕刻反应早期炎帝农耕时代的风情图案。里面是圣火台,展示原始火种采集、保存方法及原始火文化图腾。透过始祖门就进入寻根祭祖区了。每年的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都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而且有大批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问祖。 四牛耕作石雕,四牛或昂首向前或埋头耕耘,形象栩栩如生。<br><br> 炎帝神农雕像,位于神农文化广场正中央,他手执五谷和灵芝,象征着农业和医药的功绩。<br>总之,这里虽然是最古老的炎帝故里,但是所有的建筑都是 新建 的,找不到一点原始的痕迹,真的让人扫兴。尤其是78元的门票也是让人醉了。 <br><br>湖北 襄阳<br><br>2015年6月2日, 湖北 襄阳 。<br>很早就知道襄樊,不知道现在叫 襄阳 市 。 襄阳 和樊城原是隔汉水的两个区,统称襄樊市,2010年底因历史原因正式更名为 襄阳 市。<br>襄阳 , 湖北 省第二 大城 市(此前还真不知道 )。 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已有2800多年历史,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 襄阳 、兵家必争之地”之称。因为《三国演义》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这里,所以来 湖北 到 襄阳 古隆中看看的愿望就特别强烈,顺便也沾点智慧。 <br><br><br>古隆中<br>古代隆中,位于 襄阳 城西约15公里隆中风景名胜区内。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是诸葛亮出山前的隐居地之一,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即发生于此。 古隆中牌坊,为古隆中风景区的标志。正面大门上刻的“古隆中”三个大字,不知是何人所题。两边 石柱 上雕刻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一定是赞扬了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和诸葛亮业济两朝的赤胆忠心。两边小门上雕刻的:“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是诸葛亮的名言,也是诸葛亮虽然在隆中隐居,过着平淡的生活,却胸 怀远 大的志向的写照,而且成了当今人们的励志明言。 石牌坊的背面,上方有五个大字“三代下一人”,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句名言,应该是后人对诸葛亮极高的评价吧!意思是诸葛亮是古今第一完人。门柱上雕刻“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称颂诸葛亮的文韬武略与伊尹、吕尚不相上下,指挥调度从容镇定连萧何、 曹参都显得逊色。这里有典故不一一赘述,感兴趣的可自己查看。 武侯祠。是供奉诸葛亮的祠堂,据传刘备三顾茅庐时在这里拴过马。祠内有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塑像,威武雄壮,栩栩如生。 诸葛亮的铜像。“卧龙遗址”四个大字为董必武手书。武侯祠内楹柱上书: 出处媲耕莘,寄命托孤,卓尔卧龙诚国士;忠勤昭伐魏,大星遽陨,咄哉司马叹奇才。落款署有“道光戊申仲春月,知均州事仁 和县 尧城敬题”,没研究。 三顾堂。是纪念刘备三顾茅庐的仿古建筑和纪念堂。两边有杜甫题的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卧龙深处。1984年王任重题。是诸葛亮和亲朋密友聚会畅怀之处所。 三顾遗迹。1982年方毅题。两边抱柱楹联出自杜甫的诗句:二表深心透武略;三分鼎足见文韬。<br> 老龙洞位于隆 中山 脚下,当年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就是利用此洞泉水灌溉农田的。<br><br><br>隆中,用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描写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这句话来形容,实在太适合不过了!不愧为智慧的化身。在这里目睹了诸葛亮"躬耕垄亩"的田园风光,重温了"刘备三顾草庐"的动人故事。因此也在古隆中拍了很多照片来吸允其厚重的古文化。打算回来详细的整理一下。不幸的是躬耕田、小虹桥、六角井、抱膝石等景点的片片都丢失,整理的心情也就没了。只言片语的就说这些吧。<br><br>襄阳 古城墙<br>据说 襄阳 古城墙是被公认的世界上保护最好,最完整的古城墙,所以要亲自目睹。<br><br> 古城墙外面是汉水,风景很美,看着都让人舒心;据说夜景更美。古城墙里面是一条仿古的古街,有各种 襄阳 美食,特产。城墙上比较荒凉、冷清。<br><br> 襄阳 古城墙虽然不是很的宏伟,但却未曾翻修,历史感更加厚重,比想象的凄凉。那一块快凹凸不平的老青砖渗透着 襄阳 古城的沧桑岁月!我们看的只是古城墙不收费的一部分,收费的一段是经过重新修整的,感觉还是这段原始的古朴才能吸引我。<br>襄阳 游到此结束。下一站--- 河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