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拜读的是《陶行知教育名篇》中《学生精神》。每次读陶行知先生的名篇都有不同的触动,他没有长篇大论,言简意赅,却把每个观点都阐述非常清晰明了。</p><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在《学生精神》中特别提到要想培养学生精神教员必须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点之所以现在还能指引我们前行,就是他那前瞻性的教育观:“以人为本”的教育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他在书中将《学生精神》分为三点:</p><p class="ql-block">(一)学生求学必须具有科学精神。学生做学问,必须具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追求,必须多发疑问,把问题弄明白、想透彻。</p><p class="ql-block">(二)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精神。我们在环境里做事,不可过于急进。他举例说明:园丁栽花木,不能一刀切。要有耐心,用委婉功夫。</p><p class="ql-block">(三)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他说不管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报有坚强人格。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陶行知先生提到的学生精神,也是现在我们要着手培养的。扪心自问,我平时都做到了吗?</p><p class="ql-block"> 科学精神的培养,我有些缺乏引导,当学生有疑问时,我通常都是把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比如在讲《比尾巴》这一课的拓展延伸时,我问孩子们:知道孔雀尾巴的作用吗?孩子们都摇头不知。于是我就把知道的“可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看我多帅!”“自己力量的展示,我很勇猛,离我远点!”孩子们都被有趣的解释逗的哈哈大笑,并一脸崇拜地看着我,当时,我觉得我讲得很好。可今天看来,我缺少对孩子科学精神的培养。没有让孩子们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总结,只是换种方式的灌输。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们多提问,多深入调查研究。</p><p class="ql-block"> 说是要学生要有“委婉精神”,而实际上我们比较缺乏。急功近利是我们大部分人人性特点之一。特别是教育学生时,通常都是“一刀切”。因材施教,一般都是一种教育思想,而不是一种教育行为。一个超级大班,面对层次不一样的学生,我们的教育行为一般面对的大多数人,至于那些总是比别人慢半拍的孩子,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家长比较配合,还可以略微好些。每天上不完的课,忙不完的业务,何来时间和精力,我们承认我们是凡人,不是圣人。</p><p class="ql-block"> 最后“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精神”,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德育”教育。人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做人”的教育。如何学做一个人,离不开学校老师的引导。我觉得这一点做得还不错。每次班会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等等。可在实际行动上还是有所欠缺,有些学生把他落实在口头,没有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 放手让学生多试试,用我们的“委婉精神”完善他们的人格,成就他们美好幸福的一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