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于当前普遍焦虑的中国父母来说,《自驱型成长》是一剂及时的清醒药。书中既有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又将作者数十年的教育工作经验娓娓道来,论证了一个育儿中的根本道理:父母最重要的事不是让孩子取得成功,而是让孩子努力活出自己人生的意愿。为了孩子暂时的成绩或表现而损害他们长期的驱动力,会得不偿失甚至后患无穷。幸运的是,这本书也给出详细的操作方法和建议,可以帮助作为个体的你重新找到人生的动力。</p> 内驱力和控制感 <p class="ql-block"> 培养内驱力和控制感是本书的一个核心观念。内驱力是一种非智力优势,能让孩子做事自律、有计划愿意承担责任,是一种正向的自我认同。但是大多数家长缺乏对内驱力的认识,总是把自己的二手焦虑传递给孩子,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就像算盘一样,拨一下动一下,学习就像应付任务,甚至早早就有了厌学的情绪。</p><p class="ql-block"> 培养内驱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控制感,倘若没有健康的控制感,孩子就会感到无能为力和不知所措,也往往因此变得过度被动与顺从。孩子一旦被剥夺了做出有意义的选择的能力,就更有可能变得焦虑,且爱发脾气,甚至还会自暴自弃。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不断去发掘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去增强孩子的控制感,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p> 压力的“免疫力” <p class="ql-block"> 书中将压力归为以下三类:</p><p class="ql-block"> 1.正向压力能促进儿童(还有成年人)的成长,让他们更能够承担风险,并表现得更出色。</p><p class="ql-block"> 2.可承受压力如果只在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出现在孩子身上,也是可以增强韧性的,关键是必须要有成年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还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p><p class="ql-block"> 3.毒性压力被定义为在缺乏支持的情况下,应激系统被频繁或长期地激活。毒性压力要么非常严重,比如目睹了严重的侵害事件,要么是慢性的,比如日复一日地经历某种压力情景。</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家长或是一名老师,都应该更多地运用正向压力和可承受压力,而尽量规避毒性压力给孩子们带来负面伤害,从而培养应对压力的“免疫力”。</p> 合理运用脑科学知识 <p class="ql-block"> 书中用了几个十分有趣的比喻来给大家介绍一些见微知著的脑科学知识,如领航员——执行控制系统、斗狮战士——压力反应系统、拉拉队长——动机系统、佛陀——静息状态系统。</p><p class="ql-block"> 执行控制系统正是解决我们日常问题的系统;压力反应系统通过分泌各种激素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动机系统是大脑中的“奖赏中枢”,负责分泌多巴胺这种可以激活大脑的神经递质;静息状态系统有助于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及反思他人。通过这些简单的脑科学知识,我们可以简单了解每个系统他的功能,并合理运用它们。如动机系统分泌的多巴胺可以激活大脑,赢得比赛、获得认同感等奖赏性体验都会导致更高水平的多巴胺,这也启示着我们应当多给自己或者孩子们多一些积极正向的反馈,来塑造一个有动力的大脑。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长期处于压力状态的孩子来说,压力反应系统持续作战,过载的压力系统会大大提升孩子患焦虑症、抑郁症和其他种种身心疾病的风险哦。</p> 别让坏情绪传染他人 <p class="ql-block"> 家长应该要明白的是,你的焦虑和压力是会传染的,就像是一种情绪病毒,同样,平静也会传染,所以,家长应该首先学会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一个“非焦虑临在”式家长,对孩子施以平和的的影响力,这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成长。</p> 培养孩子的积极性 <p class="ql-block"> 与动机有关的科学研究表明,它由人类的三类基本需求: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发展而来。而其中自主感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1.自主感:激励孩子(或成年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他们的控制感提供支持。有数百项研究发现,解释为什么任务很重要,并在执行任务时尽可能多地给个人提供选择自由,都能比奖励或惩罚激发出更强烈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迫儿童接受特定的想法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企图,很可能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这让孩子变得极度紧张,还可能进一步破坏父母与子女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2.胜任感:这并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是一种对于自身能力的意识,而非摆在架子上的意味着“我最棒!”的奖杯,这是一种内在的而非外在的成就标尺。</p><p class="ql-block"> 3.归属感:指的是在个人与他人之间,有一种能让人感到关爱的纽带。这一点上来说,当孩子感到与父母之间有这种纽带,当你能传递无条件的爱时,他就会告诉自己,“我的父母关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多少分”,如此一来,孩子就更有可能传承并内化你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 在“双减”政策下,这并不意味着家长要少做,恰好相反,这要求家长和孩子合作,要多做并且要做得有策略、有智慧。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希望看这本书的人,不仅知道怎么让自己的孩子更自觉,也能让自己更自律。如果这本书吸引了你的话,请记得拿起书本来一起品读哦!</p> <p class="ql-block">编辑:教导处</p><p class="ql-block">初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复审:校长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