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包子”正传

晒太阳的旱獭

<p class="ql-block">  关于这个人的故事都是真实的,确实有些怪异和另类,无须添油加醋进行虚构,我所要做的就是忠实地回忆和记录足矣。其实,早于1987年我在故乡甘肃省临泽县读高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念头,只是那时他还没有去世,我想既然是“传”,就应当是个比较完整的故事,盖棺才好定论,但也真没有啥好论的必要,本来就是一个极其普通而落魄的小人物。这一晃又几十年过去了,有一次我回家过年时,听母亲说“邢包子”已经死了。 </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故乡,上世纪七十年代,“邢包子”曾经算得上是一个“名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临泽的老百姓不知道县长的多,不知道这位“爷”的少,形象地说就是妇孺皆知了。这是为什么呢?读到后面您就知道了。“邢包子”只是这个人的绰号,至于他的真名已经鲜为人知了。相传解放前他家所经营的生意,就是在县城西关什字最繁华的地段,开有一家“邢家包子馆”。有一棵大榆树从大堂穿过屋顶耸立于半空,是因为当初盖房时树就在那里没有砍伐,而是就地取材当做立柱与房屋融合为一体,于是大榆树就和包子铺共生同存越长越大了,树冠茂密大若华盖,遮阳挡雨荫蔽数代。究竟是不是沾了榆树的谐音“余”字的光,据说生意一直都特别的红火,也就是说他的祖上“也阔过”。但是,这一切都随着解放的枪炮声而被打破了,包子铺倒闭后老邢家家道败落,最后就只剩下了他孤苦伶仃一个人,于是人们就都唤他“邢包子”。 </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以前,在临泽,如果谁家的小孩淘气不听话,大人就会吓唬说,“再要是调皮捣蛋,邢包子来了把你给抓走!”当时我也刚读小学,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邢包子”是一个很恐怖的家伙,就像童话中的恶魔一样。我第一次见到他时,才刚刚上二年级,记得是冬天,天气阴沉沉的,刮着冷飕飕的西北风,我们一大帮大大小小的孩子,结伴去县体校的广场玩一种滚铁环的游戏。忽然,风猛地大了起来,卷起尘土和落叶,并且发出一阵呜呜的怪叫声。就在这时,一个大孩子尖声喊道:“快跑阿!邢包子来啦!------”于是,我们便作鸟兽散。跑出去近百米之后,我喘着粗气回过头定睛去看,只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人,趿拉着鞋,勾着头,袖着手,一摇三晃地从体校门口走过去了。 </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时我应该还有些惊魂未定,但强烈的好奇心又促使我缠着祖母给我讲关于“邢包子”的故事。原来,“邢包子”在从事一项让人听起来难免有些毛骨悚然的工作,他就在县医院的太平间专门给死人洗澡并穿寿衣,另外负责把死婴丢弃至野外,有时还卖血挣钱贴补日用,因为他是个“万能输血者”。谁家有亲人病故、产下死婴或急需输血了,就会通知他前去干活儿。他孤身一人,居无定所,大多数时候就蜷缩在城郊被废弃的破砖窑里。而城郊河提上的树林里,偶尔就会见到被他丢弃和焚烧过的死婴残骸,一众同游“探险”的孩子就会吓得惊慌失措,落荒而逃……他每出一次工能挣两元钱,卖血的收入另计,县民政局每月给他发放十元钱的生活费,后来还出资给他在城郊结合处的河堤上修了一间小土屋,“邢包子”就在那里一直住到了死去。所以,有人就阴阳怪气地说,“邢包子也是吃财政饭的主”,据说有一年的县长选票上就出现了他的名字,不知是什么人搞恶作剧嘲讽,还是发泄心中的不满。</p><p class="ql-block"> 他总是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勾着头,袖着手,趿拉着一双破鞋,嘴里嘀哩咕噜念念有词,像鬼魅似地在城中踯躅独行。没 有人会在意他的存在,大家会纷纷避而远之,“邢包子”就与疾病、死亡、鬼魂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就如同乌鸦、墓地、坟场一般让人忌讳。他从来也不去打扰别人,除了偶尔向人讨根烟抽时,他总是形单影只独来独往,嘴里念念有词。听祖母说,他念叨的那句话是“活的多,死的少,活的多,死的少------” 不知道是真是假,没有专门考证过,不过从逻辑的角度是解释得通的,因为只有死了人,他才能有“生意”做,所以自然要抱怨 “活的多、死的少”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全城的人做梦都不会想到,魑魅魍魉般的“邢包子”,居然也会经历一次从天而降的“艳遇”!我们放学回家时,要路过一条穿城而过的水渠上的桥,夏天的时候,孩子们常常会沿着桥旁的台阶下到渠里去玩水。一天中午放学,那条水渠的两侧,忽然就像蜂窝上的蜜蜂一样围满了孩子,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我便也尖着脑袋弓着身子硬挤了进去看,只见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正在水渠里清洗猪肠子,“邢包子”就站在一旁默不作声地看着,他脏乎乎的脸上甚至浮现出一丝笑意,一幅快乐幸福的模样。于是,就有孩子捡起石块往水里扔,水花就溅在了那个姑娘的身上。邢包子顿时勃然大怒,冲着所有的孩子厉声大吼,同时还挥舞起了两个拳头,他的头发蓬乱地披散着,像是一头震怒发威的雄狮,那吼声如同防空警报一样在城中传出去好远好远。孩子们都被吓得惊声尖叫,一哄而散,听说当时有人还被吓尿了裤子……</p><p class="ql-block"> 从那以后还见过“邢包子”和那姑娘结伴而行,形影不离,但再也没有人敢去欺负她,甚至都会远远地躲开绕道而行。后来我读书时看到“英雄救美”的句子,就想“邢包子”算不算个英雄?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好多年。祖母再一次发挥了进行社会调查的卓越能力,从她那里得知那姑娘是从四川老家逃婚出来的,“邢包子”在铁路旁发现她时,她已经快被饿晕了,于是就救助并收留了她。姑娘后来执意要嫁给他,“邢包子”却断然拒绝了,他说:“你又不疯不傻,嫁给我人不人鬼不鬼的,再说我一天到晚和死人打交道,吓也把你吓死了!……”其实,他是不想让姑娘跟着自己受罪,就张罗着帮她在当地找了个憨厚老实的后生结了婚。</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遭遇了一生之中唯一一次匆忙而美好的爱情之后,“邢包子”又孑然一身了,他依旧是勾着头,袖着手,趿拉着一双破鞋,嘴里面嘀哩咕噜念念有词,“活的多,死的少,活的多,死的少……”像鬼魅似的孤独地在城中穿行。那个姑娘每隔一阵子就会携夫将雏地来看望他,给他带来亲手烙的饼子,自家酿的玉米酒。“邢包子”就呵呵地笑,满脸的开心和满足。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有时他胡乱喝醉了,就东倒西歪地躺在河堤上睡觉。</p><p class="ql-block"> 后来他又多了一条流浪狗,黑不溜秋的,矮小而干瘦,亦步亦趋地跟着他,城东或城西,医院或树林。再往后发生的事,就是那条狗在“邢包子”的小土屋门口不停地狂吠,叫了好几天直到无法发声为止,就趴在门口微弱地哀鸣,有几个胆大的人就结伴过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发现“邢包子”已经死了,尸体早被冻硬。最后,那个姑娘和她的男人为邢包子办理了丧事,他们把他的遗体擦洗干净,换上了新衣服、新鞋子,将他体体面面地下葬了。那条狗也被他们带回了家,一直养到老死,最后就埋在了“邢包子”的坟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