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学“十公开”

孙晶华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公开: 2021-2022第一学期课程表公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公开:教学管理文件</h3>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普通小学教学管理,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常规。<br> 一、计划制定。乡镇(校)要在年初制定总体教学工作计划。村小制定本校教学工作计划。教师总数超过6人的教研组要制定学科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开学初,中心小学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通研教材,指导教师于开学后一周内完成个人学期教学计划。<br> 二、备课管理。学校要针对不同层次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可采用备课本、备课卡、老教案修改或教材圈点勾画等方式。学校要严格落实先周备课,至少于上课前一天完成对教师教案的审查。中心小学负责检查中心小学全体教师、抽查村小教师备课,村小负责人负责检查本校教师备课。学校检查备课时优秀教师人数不超教师总数的50%。提倡中心小学(县直学校)语数英学科备课组组织集体备课。<br> 三、上课要求。教师要按时、按计划上课,不随意增减课时,严禁备教不符、不备课就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不带手机进课堂。原则上不坐着讲课。必须开展课前三分钟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精讲多练,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提倡课前三分钟候课、当堂检测学习效果、撰写教后反思。不拖堂。<br> 四、上课管理。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督查教师上课情况。中心小学校长每周至少听课1-2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学校要建立调课单,监督教师对调换的课时要及时补上。<br> 五、作业设置。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每天总量不超一小时。当天不上新课的学科不得布置家庭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学校要按要求设计和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及时、规范,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多使用鼓励性评语。作业格式要统一。要关注学生作业书写质量。学校要通过抽查、座谈了解等随时调控作业情况。(学科作业具体要求见附件)<br> 六、教研保障。教研活动要坚持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公示活动纪要。中心小学(县直学校)要保障语数两科每周半天的校本教研时间。教师总数少于10人的村小,以参加乡(镇)级及以上教研活动为主。主要负责人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6次,至少做1次主题报告或业务讲座。乡镇(校)教研工作计划及日程安排于开学两周内消息报县教研室小学组。<br> 七、教研形式。校本教研要立足课堂,突出问题式、主题式研讨,杜绝以随意、单一的听评课活动代替。要注重课题研究的实效性,杜绝只立项、结题,不重过程现象。<br> 八、监测评价。学校重视教学质量分析,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乡镇(校)教学质量分析会。要及时组织单元监测,试卷全部由教师批阅,及时完成试卷分析、讲评,并做好相关学生辅导及二次过关。提倡高年级学生建立纠错本。<br>九、监督管理。教育局将建立监督管理流程,学校各环节要明确制度、明确责任人,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逐级落实,处理当事人和相关责任人,并在学校年终督导评估中适当减分。<br>以上要求适用于各级各类小学,除有明确规定外,适用于全体教师。<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公开:2021年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学计划公示</h3> 一、指导思想<br>以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依据县教研室工作计划,以学校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校本教研,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效能和专业能力,使教育科研真正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强教学研究,狠抓常规落实,细化习惯培养,进一步做好课改教材的梳理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br>二、工作目标<br>1.立足课堂,立足学校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我校办学层次。 <br>2.严格规范教研管理,着力强化教师培训,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深入推进课堂改革。<br>3.继续围绕《2021年全县教研工作计划要点》积极开展活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br>4.以《五莲县小学读写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办法》(征求意见稿)为依据展开工作,提高我校学生的读写能力。<br>三、工作措施<br>(一)以管理促提升<br>1.打好基础,抓好常规。严格落实常规检查制度,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具体要求如下:<br>(1)备课。使用备课本进行备课;将项目课堂的项目融入到备课当中;必须进行先周备课;根据每周上课情况按时备课。书写要认真,记录要详实。<br>(2)听课。听课记录每周至少一次;听课内容为本校、外校教师上课内容、网络优质资源、专家讲座等;书写要认真,记录要详实。<br>(3)作业。语文学科一二年级设置练字本,三至六年级设置作文本、练字本、读写本。数学一年级设置四线方格本,二年级小演草本,三至六年级使用大演草本。英语学科设置读写本,使用英语本写作业。作业次数根据教研活动商定次数进行。<br>(4)检测。每单元设置一次单元检测,不公布分数,不公布排名,教师全批。<br>2.抓好教研,提高素养。每周周二为数学教研活动时间,周四为语文教研活动时间,周五为英语教研活动时间。具体要求如下:<br>(1)严格落实半日教研制度,将半日教研落到实处。<br>(2)将教研活动地点搬到村小,镇域之间流动起来。<br>(3)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深化教研内容,给予教研组长更多的自主权,把各科活动搞起来。<br>(4)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如利用先进教育专家的讲座提升教师理论知识。<br>(5)教研活动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展开讨论,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br>3.实行随堂听课制度。<br>(1)从六年级听起,每个班级轮流一遍。<br>(2)有针对性的对部分班级进行听课,诊断问题。<br>(3)对新参加工作教师和三年内教师跟随教导处一起听课。<br>(二)提升教师素养,提高教师幸福感<br>1.利用教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br>(1)各教研组活动时,明确要求,提前发布通知,教师根据活动通知准备材料。<br>(2)教研活动结合师徒结对展开有针对性的活动,提高师徒教学质量。<br>(3)在教研活动中,各教研组及时安排经验分享,提高教师的获得感。<br>2.推行项目课堂教学模式。<br>(1)开学前两周对项目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员培训。<br>(2)从第三周开始,举行项目课堂大练兵讲课比赛,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全镇教师讲课大赛结束后,各教研组进行巩固。<br>3.推进小组合作模式。<br>(1)开学前两周对小组合作进行宣传学习。<br>(2)从第三周开始,各班级对小组合作进行经验交流提高。(3)各班级进行整改、提升。<br>4.发展教师的阅读、写作、书写水平。<br>(1)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后感,同时上传才宝教育。<br>(2)教师每月写一篇阅读心得,同时上传才宝教育,并举行教师优秀读书心得评选,计划将教师阅读心得形成小册子收藏。<br>(3)开展金手指粉笔字比赛,小学部大厅进行展览。<br>(4)教师每天一张习字纸,与学生同期展览,计划将教师书法比赛形成小册子收藏。<br>(5)创办《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校刊》,征集师生优秀作品,宣传正能量。<br>(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培养<br>1.与政教处一起,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常规习惯,只有有了好的习惯,才能为学习保驾护航。<br>2.推行二次过关。第一,将二次过关纳入到考核当中。第二,与各教研组长确定二次过关方式,确保将二次过关落到实处。<br>3.推行日清、周清、月清。第一,开学初,每名学生建立错题本,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进行日清活动。第二,每周各教师灵活利用时间对本班学生出错较多地方进行清零。第三,充分利用二次过关对本月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清零。<br>4.与政教处结合,利用路队时间对古诗词进行朗诵。<br>5.计划与实验学校联合,让我们学校学生与县城学校学生结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br>6.开展朗朗读书声比赛、我是小小书法家、我是小小演讲家等比赛,丰富学生活动。<br>7.《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校刊》对学生征集作品,获奖同学在心悦少年评比中加分,并向家长发放喜报。<br>(四)创建五莲县小学读写教育特色学校<br>1.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认真学习《五莲县读写教育特色学校评选办法》。<br>2.根据评估标准认真准备。<br>(1)成立读写教育特色学校申报领导小组。<br>组长:王安芳<br>副组长:于波<br>组员:孙晶华 吴兆辉 杨志龙 胡莹 韩京策 仲红维<br>(2)硬件保障<br>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宣传栏、上下楼梯两侧、博古架等设立学生作品展示区,配备必备图书,学生目之所及都有书的影子,都能够看到自己的作品展示;积极申请学生资金投入,为申报读写教育特色学校提供必要资金保证;根据各学科特点,设立必备的簿本、图书等。<br>(3)时间保障<br>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阅读课、写字课、午写午读、课后服务读写课等,专时专用,保障学生的阅读、练字时间。具体安排如下:<br><br><br><br><br><br> <br>(4)其他。学校根据实际完善各种条件,包括组织保障、氛围营造、过程实施、读写研究、质量坚持等方面,为申报读写特色学校创造条件。<br>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模式,进一步规范教研管理,着力抓好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重点抓好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围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增强教研的时效性、实效性,使我们的教研工作形成自己的特色,走出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研之路。以此强化我校的教学中心意识,走素质发展道路。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公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h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br> 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br>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br>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br>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br>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br>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br>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br>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br>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br>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br>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br> 二、课程结构<br>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br>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br>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br>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br>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br>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br> 三、课程标准<br>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br>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br>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br>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br>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br> 四、教学过程<br>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br>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br>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br>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br>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br> 13.完善基础教育教材管理制度,实现教材的高质量与多样化。<br> 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通过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及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教材审查实行编审分离。<br> 改革中小学教材指定出版的方式和单一渠道发行的体制,严格遵循中小学教材版式的国家标准。教材的出版和发行试行公开竞标,国家免费提供的经济适用型教材实行政府采购,保证教材质量,降低价格。<br> 加强对教材使用的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查通过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教材评价制度和在教育行政部门及专家指导下的教材选用制度。改革用行政手段指定使用教材的做法,严禁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推销教材。<br><br> 六、课程评价<br>14.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br>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br>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br>15.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br>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br>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br>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七、课程管理<br>16.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br>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br>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br>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br>八、教师的培养和培训<br>17.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br>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有效、持续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机构要以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为主要任务,确保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br>九、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br>18.教育部领导并统筹管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并规划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br>1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应分层推进,发挥示范、培训和指导的作用,加快实验区的滚动发展,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准备。<br>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积极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投身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支持部分师范大学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开展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工作,并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各中小学教研机构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并与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联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教育部门、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有效参与课程建设和学校管理的制度;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深入讨论、关心并支持课程改革。<br>20.建立课程教材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项经费。<br>  为使新课程体系在实验区顺利推进,教育部在高考、中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实验区给予政策支持。对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单位、集体、个人所取得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公示:松柏镇中心学校教研活动公示</h3> 一、健全教研制度。建立教研考勤制度,确保教研实效。坚持教研活动“四定一公示”,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定主持人、公示活动纪要,活动纪要需明确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员、列席人员、活动专题、研讨要点、活动效果等。活动内容要立足课堂研究,突出主题化、序列化、系列化研讨,杜绝以随意、单一的听评课活动代替。<br> 二、完善教研组织。学校成立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在内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建立完善“教研组”。教研组分学科成立,同学科教师不满 2 人的,可根据实际与其他学科合并设立;备课组按同学科分年级成立,同年级同学科教师 1-2 人的学校可不设备课组。<br> 三、落实半日教研。每周安排半天时间,教研组间周轮流开展教研和备课研讨活动,各教研组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研讨,各教研组要注重半日教研失效和青年教师培养。<br> 四、我校教研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下午是数学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是语文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是英语教研活动时间。<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公示:学生节假日安排公示</h3> 义务教育学校:寒假时间为4周,假期时间为公历2022年1月20日(农历腊月十八,星期四)至2月16日(农历正月十六,星期三),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七,星期四)开学;暑假时间为8周,假期时间为公历2022年7月4日(星期一)至8<br>月28日(星期日),8月29日(星期一)开学。<br> 假期安排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市教育局将另行通知。<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公示:学生学科评价及考试安排规定公示</h3> 一、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科特点。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倡导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内容相结合,书面测试与口头测试、动手测试相结合,学科测试与特长测试相结合。鼓励采用实验操作、听力测试、情景测验、成果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矫正和激励作用。<br>二、严格规范日常考试。学校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 其他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学校和班级不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br>三、科学呈现教学评价结果。学校期末考试实行等级评价,考试结果不排名、不公布,不将考试结果在各类家长群传播。不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公示:学生评价文件</h3> (一)操作办法<br> 1.基础性评价。采取等级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阅读兴趣。考察学生阅读时的专注度,能看图讲述绘本作品。习惯养成。考察学生是否听从教学安排,能有序开展讨论,遵守课堂活动秩序,有正确的站、坐、走、写、画姿势。 学习品质。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具备集中精力、积极动脑、认真倾听、乐于表达、克服困难的品质。<br> 2.过程性评价。采用等级评价,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同伴相处。愿意与人交往,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表现。通过日常表现,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表现。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质疑精神,有规则意识,能落实学科课堂学习规范,能有序开展讨论,遵守课堂活动秩序。识字能力。能根据教学进度(或超过教学进度)正确认读生活中和课本上的常用字。通过学生日常表现或识字大赛,对学生进行评价。写字水平。能正确握笔,按笔顺规则书写,书写规范、端正、整洁。通过写字测评,对学生进行评价。积累表达。能阅读部分经典绘本,积累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能运用所学语言,根据情境或图画正确表达。通过日常诵读和表达测评,对学生进行评价。口算能力。能正确口算基础的加减法乘除法,通过纸笔口算或听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br> 3.终结性评价。采用等级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br> (1)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以纸笔测试为主,降低测试难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思考、操作、运用能力。<br> (2)考查科目。道德与法治、科学、音乐、体育、美术。道德与法治:能健康安全规则的生活,结合具体活动情境进行考查。科学:能观察发现身边的自然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问题开展假设推理。考查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如影子、四季等)的认识。音乐:具备一定审美能力,有节奏感。考查学生演唱课本歌曲。体育:具备一定平衡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考查学生完成相关运动。美术。具备一定审美能力,有色彩感。考查学生画课本图画。<br> (二)结果确定<br> 1.呈现形式。以每位学生为评价对象,采取等级评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最终以等级形式呈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br> 2.确定办法。<br>(1)根据各部分中的项目等级评价情况,计算出总评得<br>分。<br>(2)根据总评得分确定出总评等级,等级确定标准为:三<br>至六年级85分(含)以上为优秀、70分(含)以上85分以下为良好、60分(含)以上70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br> 3.计算办法。<br>一二年级:总评得分=基础性评价(30分)+过程性评价(70分)<br>三至六年级:总评得分=基础性评价(20分)+过程性评价(30分)+终结性评价(50分)。<br> (1)基础性评价。将所有项目等级放在一起进行计算。<br>(2)过程性评价。将所有项目等级放在一起进行计算<br>(3)终结性评价。分考查科目、考试科目两部分进行计算,比重为各占50%。评价得分=100分×[优秀项目率(25%)+良好项目率(25%)+合格项目率(50%)] <br> 四、结果运用<br> 1.学校负责评价的组织实施,建立学习评价报告单,记录学生各项目评价及综合评价情况,学期结束反馈予学生及家长。<br> 2.学生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学期末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严禁单纯用学生终结性评价中的考试学科成绩评价学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九公开: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作业管理制度</h3> 根据《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018)2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全面落实市、区教育局关于改进与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规范对学生的作业管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管理制度。<br>一、作业管理“九要求”<br>1.教师必须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按照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新的知识内容一律“零起点”教学,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br>2.各教研组必须控制作业总量,要利用好每周半日教研时间开展作业专题研究活动,确定各学科的作业范围、作业要求等基本内容。班主任分别协调各学科教师做到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br>3.教师要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质量。作业布置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作业,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械重复的作业。严禁布置惩罚性、重复性作业。<br>4.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书面作业、阅读作业、劳动作业,手工作业、口述作业、探究作业和社会实践作业等。<br>5.各班级要合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引导学生在学校将作业完成。各学科教师要协调好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一二年级学生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br>6.教师须当堂布置作业,严禁教师在微信群、0Q群和未经学校及教育部门审批的 APP 给学生及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家长自行打印下载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br>7.要严格落实“一生一辅”政策,教师不得违规向学生推荐或指定购买教辅读物,禁止用教辅读物代替学生作业。<br>8.个别学生在就寝前经努力仍未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要按时就寝。<br>9.学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各任课教师要合理设置作业,并将自己班级的作业上传教研组群,由教研组长和全体教师审阅,没有问题再布置给学生。<br>二、作业书写<br>1.一二年级学生用铅笔书写作业,从三年级开始用钢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作业。<br>2.各学科教师根据作业特点规定相应的书写格式。作业书写应该强调格式规范,书写整洁,作业本干净卫生。<br>3.学生作业不得使用涂改液、改正纸。<br>三、作业批改 <br>1.教师布置的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严禁家长、学生代劳。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可采用集中批改、面批、学习小组批改等形式,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一般采用双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形式。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br>2.教师批改作业时一律用红笔,对正确的作业采用打“√”<br>等形式,对于学生作业中特别精的地方,可采用其他符号或者语言进行提示鼓励。<br>3.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在改错前标注“订正”二字,然后按照作业的基本要求书写,<br>教师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br>4.学生要做到每天坚持校外体育活动。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校外体育活动要纳入家庭作业任务。严格控制好居家上网时间,自觉保护视力,最大限度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br>5.家长要做好学生家庭作业的督促落实。家长要积极营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额外给学生增加家庭作业负担。做好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安全保护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时将学生家<br>庭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br>6.家长要做好学生睡眠保障。家长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个小时。家长要控制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长,防止学生沉迷网络。<br>四、说明<br>1.本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堂作业以及教师布置的书面家庭作业。<br>2.教导处要把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br>3.本制度自公布之日开始执行,相关事宜由学校教导处解释。4.本校监督举报电话:7961178<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公开:自主选课</h3> 一、学校要根据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办学特色和学校实际,系统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严格落实课程方案,开齐开足课程,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或缩减规定的课程及课时。<br> 二、学校要重视阅读、艺术、体育、写字、综合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等课程,加强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书法教育等。<br> 三、尊重学生课程选择权,设立每周自主选课学习日。学校要根据学生需求及自身办学特点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要有课程纲要,内容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在课表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进度、教学场地、学习评价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于开学一周内完成并公示。<br> 四、学校要加强实验课教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保证实验开出率达 100%,指导鼓励学生课外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自主设计实验能力。<br> 现将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教学工作十公开公示,请社会各界人士监督,欢迎提出宝贵意见。<br><br><br><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柏镇中心学校关于做好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h3> 为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满足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需求,解决家长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字〔2019〕2号)、《日照市教育局等4部门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日教字〔2020〕2号)精神,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br> 一、指导思想<br>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场地条件和管理服务优势,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充分做好课后服务工作对解除群众后顾之忧、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的重要意义,切实解决家长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br>二、工作原则<br>(一)坚持学校主体原则。学校是实施课后服务工作的主体,在县教体局指导和监督下,统一组织实施和全程管理课后服务工作,确保课后服务工作科学、有序、安全、高效。<br>(二)坚持服务原则。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作为,对监护人确有困难无法按时接送需要晚走的学生,经监护人申请,学生在下午放学后由学校开展学生课后服务工作。<br> (三)坚持自愿参加原则。坚持“立足需求、积极服务、家长自愿、学校受托”的原则,通过微信班级群、QQ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学生家长发放《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告知书》、《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申请表》,充分征求家长意见,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由学生家长自愿选择学生是否参加课后服务,同时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对于家长要求在校外另行实施课后服务的,学校应主动提醒家长选择有资质、有保障的课后服务机构。<br>(四)坚持不收费原则。在课后服务过程中,学校不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费用。<br> 三、工作重点 <br>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确保托管学生在校安全,重点关注低年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等学生群体,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后服务帮助,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br>(二)准确把握课后服务工作定位。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是学校利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学校规定课程教学之外开展的便民性服务措施。<br>(三)科学确定服务流程,有章可循。确需服务的学生,由学生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经班级审核同意后,学校和家长签订学生课后服务委托协议,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br> (四)规范课后服务形式,确保有序有效。学校积极吸纳骨干教师、退休老教师和社会志愿者等参与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过程中,严禁通过购买课后服务方式变相乱收费,严禁学校或个人与培训机构存在利益关系,严禁将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 <br> 四、工作流程<br> (一)服务时间<br>服务时间从秋季开学第一天开始实施,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服务时间为学习日(寒、暑假及法定节假日除外)中午放学至下午上课之间的时间。第二服务时间为下午放学后至家长到校接学生之间的时间。总服务时间不少于2小时,具体时间安排根据家长需求、学校实际和季节变化研究确定。<br>(二)服务对象<br>松柏镇中心学校有课后服务需求的学生。课后服务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学生参加,不随意设置条件限制学生参加。<br>(三)服务形式。<br> 课后服务时间段内,组织学生做作业、阅读、文体活动、影视教育、社团等服务形式,根据学校实际进行调整,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讲新课。<br> (四)实施程序<br> 1.成立工作机构。学校成立学生课后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同时邀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参与工作的组织实施。<br> 2.确定服务项目。学校根据现有的场地、设施和师资等,结合学校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确定提供课后服务项目。<br> 3.学生自愿申请。有需求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网络填写《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申请表》,由家长签字认可后,提交班主任审核,由学校统一实施服务。<br> 4.成立“服务组”。学校依据学生申请情况,结合学校服务项目情况,统筹安排成立多个“服务组”,确定各组负责人,具体负责该组的工作,并对学校的服务安排进行公示。<br> 5.落实人员、场地安排。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参与到课后服务,结合规划教学场地、设施,统筹安排师资,同时积极吸纳有特长、有余力的的家长志愿者和社会人士组成服务团队,参与课后服务。<br> 6.签订服务协议。开学后学校与申请提供服务的家长签订《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协议书》,明确服务要求,厘清服务边界,明确家长、校方职责,明晰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协议每学期签订一次,学校做好备案。<br> 五、保障机制<br> 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课后服务人员责任,加强对师生安全卫生意识教育;强化活动场所安全检查和门卫登记管理制度,制定并落实严格的考勤、监管、交接班制度和应急预案措施,切实保障参加课后服务活动的学生安全。<br> 2.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学校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课后服务行为,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统筹校内资源,开发学校课后服务课程,积极探索完善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项目。<br> 3.完善工作考评机制。学校制定有关课后服务工作考核办法,将管理人员、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按学校考核制度执行。<br> 六、工作安排<br> 1.结合相关文件精神与学校实际,校委会成员讨论有关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内容与时间及具体实施措施,明确相关要求和责任,并对广大家长进行告知和宣传。<br> 2.通过网络向学生发放《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告知书》及《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申请表》等各项制度,由家长网络填写《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申请表》,向班级提出申请,并报名登记。<br> 3.学校统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人数,并生成学生花名册,向家长和社会公示。<br> 4.学校根据自愿报名学生数做好课后服务工作的场地、人员、内容的相关准备工作。并向家长和社会公示。<br> 5.学校的课后服务工作自2021年秋季开学起正式实施。<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松柏镇中心学校小学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教师承诺书</div> 我承诺: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课程设置要求,不随意增减课程、课时;科学设计作业,确保学生充足睡眠;科学实施评价,不排名次;不开办补习班或为校外培训机构拉生源;不违规推荐教辅资料。<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br></span></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承诺人:</span></div><div><span style="text-align: right;"> 时 间:</span></div>

课程

教研

教师

学生

基础教育

教材

学校

备课

改革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