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出游

小竹

<p class="ql-block">  眼下正是深秋,江南的天气总是瞬息万变,偶尔暖阳融融,偶尔秋雨绵绵。18号至20号天气真好,秋阳璀璨,风轻云淡,心情舒畅,结伴老顾夫婦、德量夫婦,以及爱人的侄女夫婦、外甥女夫婦共10人到南京观红枫,看银杏。</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直奔南京栖霞山。</p><p class="ql-block"> 栖霞山,“金陵第一明秀山”,南朝时期,因山中建有“栖霞精舍"而得名,又有“六朝胜迹”的美称,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名人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同时,千年古刹、佛学“三论宗”祖庭、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古栖霞寺就位于栖霞山西麓。</p> <p class="ql-block">栖霞古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  栖霞古寺。通道两旁红枫林立,境头古寺的一扇红门,浑为一体。这景是摄影爱好者的最爱,我们途经时,十几个摄影者手持长枪短炮拍个不停,德量不例外,加入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  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南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p><p class="ql-block"> 栖霞寺历史上几易其名。最初称栖霞精舍,唐时改名功德寺,五代十国改为妙因寺,宋代又改为普云寺、崇报寺、虎穴寺。明洪武五年(1372年)复称栖霞寺。清末年,太平天国与清兵作战时,栖霞寺毁于战火。1932年重建,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彩虹明镜”是乾隆皇帝御赐栖霞十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彩虹明镜,也称明镜湖。祥细介绍可看图文一。</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景色(一)。</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景色(二)。</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景色(三)。</p> <p class="ql-block">明镜湖景色(四)。</p> <p class="ql-block">  景区有电瓶车,第一段到半山腰是10元,半山腰致山顶亭子10元。时间关系我们坐车到半山腰。这里可远眺长江。</p> <p class="ql-block">  栖霞山大桥也称长江四桥尽收眼底。这是中国首座三跨吊悬索桥,在同类桥型中居当时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金门大桥”。 </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红枫景色非常漂亮。红枫美景(一)。</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二)。</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三)。</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四)。</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五)。</p> <p class="ql-block">下山我们是沿路边的栈道而下,边走边看,边看边拍,好不自在。</p> <p class="ql-block">太阳照射下红枫与栈道红为一体,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视觉的享受,美的享受,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有一“乾隆御题诗”石碑,碑文:</p><p class="ql-block"> 第一金陵明秀山,</p><p class="ql-block"> 所欣初遇足空前。</p><p class="ql-block"> 画屏云罨紫峰阁,</p><p class="ql-block"> 乳窦春淙白鹿泉。</p><p class="ql-block"> 梵业镌碑尚隋代,</p><p class="ql-block"> 净因舍宅自齐贤。</p><p class="ql-block"> 更谁凿壁名纱帽,</p><p class="ql-block"> 只恐平原意未然。</p><p class="ql-block">这是乾隆在栖霞山驻跸写下数十首诗中的一首。</p> <p class="ql-block">集合时间快到了,临离时再拍上几张红枫美景(一)。</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二)。</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三)。</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四)。</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五)。</p> <p class="ql-block">紅枫美景(六)。</p> <p class="ql-block">红枫美景(七)。</p> <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苟容开元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南京清凉山。</p><p class="ql-block">清凉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西端,是南京城西部的一片丘陵山岗,海拔65米。清凉山古名石头山、石首山、石头城,有“六朝胜迹”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凉山大门为牌坊式三拱门,中门上“清凉山”三字为扫叶楼主龚贤所书。</p> <p class="ql-block">  进清凉山公园大门,东侧有崇正书院,魏源故居等。因要沿石阶而上,我们一行70多岁的老人就没有选择这条路。</p> <p class="ql-block">  崇正书院在清凉山右侧山坡上,明嘉靖年间修建,1980年,南京政府拨款重修。这次遗憾没有前往,</p> <p class="ql-block">我们按指示牌前往银杏谷。</p> <p class="ql-block">沿左边台阶上。</p> <p class="ql-block">沿石道经“扫叶楼"再走两三分钟就可以看到一片金色的银杏树林在阳光下发出光芒,景色怡人。</p> <p class="ql-block">  银杏谷“大门"。整个银杏谷平地铺满黄色的银杏叶,像一张天然地毯。银杏洒落的那“一地金黄”,为清凉山增添了不少优雅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整个南京市内规模最大的銀杏树林,称为“銀杏谷",大约有300多株银杏树,如今正值深秋时刻,银杏叶已变黄,走进银杏谷宛如踏上一张的金色地毯,舒适而惬意。</p> <p class="ql-block">  这些银杏树龄约在60岁左右,它们的平均高度为13米,树干直径为50厘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  这些银杏栽种于上世纪70年代,叶落后特意不打掃,留给游客赏景,每年此时,这里便成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所热衷的聚集胜境。我们都拿着手机拍个不停,这里是德量摄影大师的用武之地。</p> <p class="ql-block">  银杏谷,迎来颜值巅峰,满目金黄,遍地是秋,这一抺诗意般的色彩,点亮了深秋的金陵城。</p> <p class="ql-block">一组银杏的照片(一)。</p> <p class="ql-block">照片(二)。</p> <p class="ql-block">照片(三)。</p> <p class="ql-block">照片(四)。</p> <p class="ql-block">照片(五)。</p> <p class="ql-block">照片(六)。</p> <p class="ql-block">  集合时间快到了,在出清凉山路边拍下几张照片。</p><p class="ql-block"> 一块刻有“虎踞苍崕”的石头颇为独特,这是明朝书画家朱之番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  地上的植物叫“桃叶珊瑚树”,山茱萸科常绿灌木。小枝绿色,祓柔毛,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p> <p class="ql-block">路边这一石碑刻有战国屈原《离骚》中的一句词:“滋兰之九畹”。</p> <p class="ql-block">  这块石碑的“金彩人间"四个字是李剑晨的手迹。李剑晨,曾任国际水彩画协会理事、亚洲画会主席、中国水彩画协会名誉合长、江苏省美协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南京工学院九三学社主任委员等职。</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玄武湖。玄武湖的西门是玄武门,是明朝城墙的后开城门,开辟于1908年,原名丰润门,位于神策门和解放门、太平门之间,因靠近玄武湖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1928年,丰润门更名为玄武门,开辟时为单孔券门。1929年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应邀书写了“玄武门”三字,并沿用至今。1931年,玄武门由单孔券门改为三孔券门。1964年,南京市人民政府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在玄武门上加造了城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玄武门是中文中门的一种称号。玄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像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合体,故玄武俗称“龟蛇”。玄武门就作为北宫门或北城门的各字。</p><p class="ql-block"> 明朝初年首都南京城皇宫紫禁城(南京古宫)的北宫门。该门的北面就是玄武湖。</p> <p class="ql-block">  进玄武门一眼就看到玄武湖。</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位于南京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呈菱形,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进门就可看到这块大石头。</p> <p class="ql-block">在玄武湖岸边拍的照片(一)。</p> <p class="ql-block">在岸边拍的照片(二)。</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有五个小岛。时间不允许我们登岛游玩。走进大门就是一条宽宽的马路,路边有鲜艳的花草,一排高大的、茂盛的树木,像一个个战士,腰板挺直,英姿焕发。</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这条路往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座假山映入眼底,拍照的人不少。</p><p class="ql-block"> 假山景色也很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假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假山美景。</p> <p class="ql-block">李工在前,老伴在后漫步湖边小道。</p> <p class="ql-block">湖边景色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树枝垂落贴近湖面。</p> <p class="ql-block">旅行社归定发车时间快到了,只能返程。随手再拍几张红枫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中国红枫,又名红叶羽毛,它最大的特点是秋季变色由正常绿色变为红色,古人“十月霜叶红似火”,“霜叶红于二月花”。</p><p class="ql-block"> 有几首枫树的古诗</p><p class="ql-block"> 山行(杜牧)</p><p class="ql-block">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p><p class="ql-block">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p><p class="ql-block"> 惜枫(徐书信)</p><p class="ql-block"> 枫红空院锁,虚度好年华。</p><p class="ql-block"> 一夜霜风起,庭前尽落花。</p><p class="ql-block"> 红枫(余邵)</p><p class="ql-block"> 红枫似火照山中,寒冷秋风袭树从;</p><p class="ql-block"> 丹叶顺时别枝去,来年满岭又枫红。</p> <p class="ql-block">  晚上请老战友居住在苟容的宇文夫婦到酒店欢聚共进晚餐。</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大堂留影。</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惠山古镇”。</p><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地处无锡市西,锡山和惠山的东北坡麓,海拔高8米,离市中心2.5公里,京杭大运河紧靠其北流经。</p><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由秦园街、绣嶂街和上、下河塘老街围合而成。这里自古就是风景佳绝,钟灵毓秀之地,达官显贵、帝王将相抵锡必游之处,乾隆帝曾亲笔题字“惟惠山幽雅闲静”。</p> <p class="ql-block">康熙、乾隆百年间共游惠山十四次。</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文化底蕴丰厚,大运河支流惠山浜直达古镇腹地,两岸历史人物林立,人文荟萃,又是无锡地名的发源地“无锡锡山山无锡”。</p> <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最大特点就是古祠堂群密集,是无锡老街坊风貌保存完好的唯一街区。</p><p class="ql-block"> 镇内有多个保存完整的古代祠堂及遗址,包括七十个不同姓氏的祭祀人物,</p><p class="ql-block"> 沿惠山浜两边抽烟、饮茶、品食,坐无虚客,好不热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宝善桥。架于寺塘泾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单孔石拱桥。全长29米,桥宽自下而上6到4.2米。</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  无锡第一牌坊:惠山的“人杰地灵”牌坊。</p><p class="ql-block"> 竖立在古镇上直街和横街的交叉路囗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四个大字,刚劲有力,出自无锡人“邹二痴”邹德基之手。邹德基父亲是明万历二年进士,后任湖广提学副使的无锡人邹迪光(诗人、书法家)。在掌管科考时,选拔了大批人才,最后却罢官回无锡。于是经他选拔的计有一千多员门生,就集资建造了这座大石坊,又叫“千人报德坊"。</p><p class="ql-block"> 牌坊修造之时,邹迪光就叫儿子邹德基题写“人杰地灵”四个大字。但修建这座牌坊时毁墓无数,邹德基心生不满,不仅不号“人杰地灵”,反而提笔写下了“万鬼含冤”四字。</p> <p class="ql-block">这让邹迪光哭笑不得。怎么办?有一天邹迪光心生一计,在厅堂中央放上书桌,每天挥笔书写“人杰地灵”四个字。邹迪光的书法与儿子还是有些差距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书法大家,邹德基每天进出经过这里,有时难免手痒,有一天见父亲不在,一时兴起也写下了“人杰地灵”四字。此时,就听到父亲出来的声音,于是赶紧跑了。这样才有了我们看到的“人杰地灵”牌坊。</p> <p class="ql-block">  这座牌坊反面雕有“严壑夔龙”四个字,字写得好,作者也是有名的大家,却没有署名,据考证这4字出于明朝权奸严世蕃之手(奸臣严嵩之子),严氏父子都是明未的书法大家,因为他们是奸臣,所以故意不署其名。</p> <p class="ql-block">  西域高僧慧照曾在此居住,"慧" "惠"相通,而得名惠山。乾隆多次下江南,谈到江南山水时,认为“唯惠山幽静闲静"、“江南笫一山,非惠山莫属”。这个尊号一直延用至今,无山敢来问鼎。</p><p class="ql-block"> 现在匾额“江南第一山”为乾隆所题,现代园画大师李可染书写。</p> <p class="ql-block">  惠山古镇标志性的建筑一“绣峰阁。位于惠山古镇直街和横街交叉囗,正对“锡惠公园”江南第一山景区的大门。绣峰阁下方就是一个古戏台,现在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这是两座四角亭连体的组合,两重飞檐,歇山顶,底层三面架空,二层花格木窗,,封围带外廊的亭阁。这座宝塔形的建筑,古色古香。绣峰阁三字就在顶部,底层三面架空为戏台,大大的“戏"字在中间,两边对联为:“地灵人秀诞豪杰”“鸟度云行阅古今”,横批为"天然人韵"。为清代状元,翰林院编修陈冕手迹。</p> <p class="ql-block">  在结束三天行程后,在惠山古镇跟老伴侄女、外甥女合影。乘大巴回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