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中,又一次说走就走的出行。</p><p class="ql-block">这次的目的地是镇江。</p><p class="ql-block">说到镇江,最近的一次已经是上世纪了。之后虽有很多机会,但各种原因致始终未有成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多到达出发前订好的自助公寓酒店。</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尝试自助公寓。</p><p class="ql-block">所谓自助公寓,即房客全程自主操作,不需与酒店工作人员接触的入住形式。具体过程是:网上预定好房间后(我是通过携程预订的),酒店会主动联系加微信,通过微信发身份证,健康码,行程码。确认后,酒店发回房间号、取电梯卡地点和取卡密码以及房间密码(密码锁),房客自行入住。退房时,将房卡留置房间,锁门走人即可。</p><p class="ql-block">住在49层。房间很大,大概有40-50平方,设施一般。北望即是长江。若是晴天,或许能看到对岸的瓜洲。</p> <p class="ql-block">原本是为抢本周晴天才动身的,竟意外抢到一个雾霾天。</p> <p class="ql-block">“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面煮锅盖”。</p><p class="ql-block">晚饭是一碗有疑问的锅盖面。</p><p class="ql-block">之所以有疑问,是因为一位开过面馆的出租车师傅告诉我,真正的锅盖面只在早上和中午,晚上是不营业的。</p><p class="ql-block">为此后来又跑到邵顺兴来一份正宗的 - 上过《舌尖上的中国》。</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随意走走。</p> <p class="ql-block">镇江主要景点为三山一渡 - 金山、焦山、北固山和西津渡。选择从最远的焦山开始。</p><p class="ql-block">焦山因东汉焦光在此隐居而得名。</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焦光在此隐居,汉献帝三下诏书请其出山做官,但拒不应召,决意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称为焦山。(也有说为宋徽宗追赐为焦山)。</p><p class="ql-block">上了渡船,几分钟的路就到了。说它是“山”,实际上只有70米高。与焦山相比,苏州200米的天平山竟显得高大起来。结合其必须摆渡进去的实际情况,感觉叫“焦岛”更为贴切。</p><p class="ql-block">焦山风景秀丽,被后人誉为“水上公园”、“江中浮玉”。</p> <p class="ql-block">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万佛寺塔。</p> <p class="ql-block">初冬的岛的景象大多一样的。五彩缤纷,水天一色。意外的是,这里竟然藏着一个碑林。</p><p class="ql-block">焦山碑林又名宝墨轩,国内四大碑林之一,始于北宋。由摩崖石刻和碑林陈列馆组成。</p><p class="ql-block">介绍说,焦山碑林保有重要摩崖石刻80多处,藏碑400余方。摩崖的没有看到,藏碑《瘗鹤铭》、《魏法师碑》、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题名、题刻》、《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都看到了。</p><p class="ql-block">整个碑林起初只有我一个人,安静得可怕。接近中午的时候,突然来了几个班级的小学生,一下子便喧闹起来,和几年前游扬州博物馆的情形一样一样的。只好离开。</p><p class="ql-block">路上问过出租车司机游焦山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说2小时左右;问景区工作人员,说一个半小时。实际上,我仅在碑林就花了2小时。还是被小学生赶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p class="ql-block">碑文是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作的《游焦山歌》,背面是乾隆第三次来焦山时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p><p class="ql-block">乾隆书法不是一般的好。</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背后《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p><p class="ql-block">乾隆六下江南,竟有五次到焦山。</p> <p class="ql-block">《瘗鹤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瘗鹤铭》写于南梁,已有1500年历史,是一篇为</span>死去的鹤所写的纪念文字。被历代书家推为“大字之祖”。</p><p class="ql-block">围绕<span style="font-size: 18px;">《瘗鹤铭》除了有关鹤的故事以外,还包括摩崖石刻《瘗鹤铭》曾因山崩入江,南宋将残片打捞出水;后又坠江,清康熙年间再次打捞出水的曲折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图为现存的5片残石。</span></p> <p class="ql-block">《魏法师碑》</p><p class="ql-block">《魏法师碑》全称《大唐润州仁静观魏法师碑》, 碑的内容为魏法师的生平。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是江苏境内为数不多、保存较完好的初唐碑刻。</p> <p class="ql-block">定慧寺</p><p class="ql-block">对寺庙道观教堂都没有多大兴趣,一般情况都是只看其建筑。</p><p class="ql-block">定慧寺始建于东汉,<span style="font-size: 18px;">原名普济寺,</span>宋朝称普济禅院,元代称焦山寺,清康熙游焦山时改名为“定慧寺”,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明代为定慧寺全盛时期,时有和尚3000人,参禅僧侣达数万人。</p><p class="ql-block">苏州也有个定慧寺,多年没去过了。</p> <p class="ql-block">6个小朋友合围的800多岁的银杏树。</p><p class="ql-block">银杏是三叠纪时代的树种,比恐龙还古老。</p> <p class="ql-block">焦山出来打一个起步价的出租车就到了北固山。</p><p class="ql-block">因为读写过辛弃疾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span>相对于金山和焦山,对北固山向往更多一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江山”为南朝梁武帝所书,清朝石刻。</p> <p class="ql-block">《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p><p class="ql-block">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p><p class="ql-block">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p><p class="ql-block">北固楼最初叫北固亭,所以后世常将北固楼和北固亭混用。</p><p class="ql-block">北固山和北固楼无法与辛弃疾分开,就像黄鹤楼无法跟王之涣分开一样。辛弃疾不仅写了《永遇乐》和《南乡子》,还在64岁时出任过镇江知府。</p><p class="ql-block">目前的北固楼为2012年竣工的仿宋建筑。</p> <p class="ql-block">刘备孙权遛马试剑处。</p> <p class="ql-block">北固楼北望之江面。</p> <p class="ql-block">甘露寺 - 刘备招亲与孙尚香成婚之处。</p><p class="ql-block">刘备招亲确有其事,出自陈寿《三国志》“建安十四年刘备牧荆州,婚吴如京”。但被《三国演义》过分夸大并艺术化,刻意加入周瑜诸葛亮斗智斗勇,使故事跌宕起伏,最后弄假成真,促成孙刘联合抗曹。</p> <p class="ql-block">《刘备招亲》记录了孙权刘备通过联姻而联合抗曹的三国故事。</p> <p class="ql-block">北固山包含大量三国故事。</p><p class="ql-block">这是鲁肃墓和太史慈墓。</p> <p class="ql-block">换一家这样的酒店,比自助公寓设施好。</p> <p class="ql-block">酒店离西津渡很近,安顿好后,步行就可以去看夜景了。</p> <p class="ql-block">夜空下的云台阁。</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千年石阶上,感受一下西津渡厚重历史。</p><p class="ql-block">中间的石凹槽,莫非是当年运送粮草的独轮车道? 令人惊讶的是,我刚拍完这张照片,竟然有一辆电动车自上而下直接骑了下来,坡度还是很陡的,担心中为他竖起个大拇指。</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西津渡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始创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街道沿山势起伏,中间为石板路,<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两边大多元明清风格的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在敦厚的石板路上,遥想千年往事,真乃划时代的穿越。</span></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镇江四个最著名的景点可以两两分,即:北固山和西津渡;金山和焦山。前者偏重于历史和文化;后者偏重于宗教和风景。</p><p class="ql-block">就像辛弃疾之于北固山,王安石与西津渡也无法割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伴我还。” 从三国时期开始,西津渡就是著名的长江渡口。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西津渡也是当时镇江通往长江北岸的唯一渡口。王安石便是从此赴京就任而写下千古名诗。李白、孟浩然、张祜、苏轼、米芾、陆游、马可·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西津渡云台山顶竟隐藏着旧时英国领事馆。</p><p class="ql-block">英国领事馆旧址作为西津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镇江博物馆的一部分,</span>需要购票进入。</p> <p class="ql-block">镇江博物馆由三个分馆的三部分组成:古代部分、近现代部分和英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古代部分被分为青铜器,青瓷器、金银器以及明清书画四大类;</p><p class="ql-block">近现代部分为辛亥革命至新中国建立时期。</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即英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 - 青龙凤纹尊。</p> <p class="ql-block">齐白石青田石印章。</p> <p class="ql-block">从博物馆古代部分出来,就是英国领事馆旧址了。</p><p class="ql-block">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开辟九江、南京、镇江为通商口岸。1864年英国开始在西津渡云台山上建筑领事馆,</p><p class="ql-block">之前一说到通商口岸和租界,都知道是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但具体原因以及多大程度上被迫并不是很清楚,这次在镇江博物馆看到了英军在华总指挥璞鼎查的日记片段才有些许明白。日记明明白白道出了英军舰队强行攻占西津渡后所能给予清政府的压力。说西津渡是战略重镇,长江唯一与大运河连接的漕运要道,以此向上,可以控制南京九江重庆,如此势必切断清政府粮食和其他物资的供应 …等等。这可能就是《中英天津条约》清政府不得不签的部分原因吧。</p><p class="ql-block">顺便说一下,英军攻占西津渡遭遇了镇江人民的激烈反抗,致使英军共有二百多人阵亡,成为鸦片战争期间外军最大兵力损失,也是中国人民抗英战争最为激昂的一幕。以至于恩格斯在《英人对华新远征》中曾说,“如果这些(英国)侵略者到处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p> <p class="ql-block">领馆共有5座主要建筑:警务楼、监狱楼、领事办公楼和两座别墅。均为东印度建筑风格。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监狱旧址的淋浴房、禁闭室、囚室和接待室。看上去条件还不错,窗户很大,还算宽敞。没看到有行刑室。白公馆渣滓洞均有老虎凳、铁链条、烙铁等恐怖刑具。</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金山。</p><p class="ql-block">金山寺还是多年前来过一次。因时间太久,印象已经不多了。</p><p class="ql-block">焦山是个岛,进去要坐渡船;实际上,金山在漫长的几千年里,也是以岛的形式存在的,只是在100多年前才因长江改道而与大陆相连,变成了半岛。有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十六日雪中渡江》为证:“故人折简近相招,一舸横江路不遥。醇酒暗消京口雪,大帆平压海门潮。扬州灯火难为月,吴市笙歌剩此箫。那管风涛千万里,妙莲两朵是金焦。” 此诗将金山和焦山同比为两朵美丽的莲花。</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金山寺,现在称江天禅寺。</p><p class="ql-block">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已有1600年历史。至乾隆皇帝访金山,见江天一色,亲提“江天禅寺”。</p><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江天禅寺寺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寺。</p><p class="ql-block">所有的寺庙门都是朝南的,唯金山寺的山门却是朝西的。据“神话”传说,金山寺的大门原是朝南的,因为朝着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使金山门口经常轰轰作响,屡遭火焚,以后就将山门改朝西了。</p> <p class="ql-block">法海是真实存在的高僧,将其与相隔几百年的神话故事串在一起而形成家喻户晓的《白蛇传》实为意外。</p> <p class="ql-block">保和堂许仙和白素贞成亲。</p> <p class="ql-block">金山顶上的慈寿塔。</p> <p class="ql-block">瞭望长江是这样的。对岸应该就是瓜洲了。</p> <p class="ql-block">《康熙南巡记略》碑。</p> <p class="ql-block">专为皇家使用的御码头。</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镇江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她:低调,简约,从从容容地演绎着生活的慢节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