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曾经昰个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68年2月我应征入伍到了内蒙军区独立二师五团警通连。于1969年3月份随着华北五省市守备部队大调整,山西、河北、内蒙古自治区的师相互做了调整,我们内蒙独立师有四个团和师直机关调到天津属天津警备区管辖,我们五团调整到了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编为二团驻守在石家庄市。山西省的师调整到内蒙古,河北省的师调整到山西。我在石家庄服役10年后又调回到了四子王旗武装部。1985年部队削减100万时,全国旗县市区武装部移交地方实行军地双重领导。就这样,我仍然在武装部工作,从参谋干事、科长、部长直到1994年2月份到旗政府任职,算是正式退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一生中最难忘是当兵的经历,军营教会了我勇敢忠诚,奉献牺牲;军营教会了我遵纪遵命,拒耻争荣。我后悔过很多事,唯独不后悔当兵;也淡忘了很多事,唯独难忘战友深情;军人的烙印影响了我的一生,抹之不去,如影随形,当兵无悔,无悔青春,很自豪……我曾经是个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是我同根东、白音都仁同学入伍时与家人的合影留念,我们三个人都是旗民族中学的同学。当时我大哥送我的,白音都仁是他叔叔送的,根东是他母亲送的,另三位有接兵班长,王府公社武装部长、兽医站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968年2月份我们一起当兵的共有70人,那年冬雪下的约有一米厚,我家住在白音朝格图大队希拉点日素浩特,到旗里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我骑骆驼走了三天才到达。从旗里走的时候姐姐送我上班车,怕我冻着了还买了10多张白麻纸给我包住脚再穿上大头鞋,说是有了这层纸就能防止冻脚的,就这样我像长不大的孩子和战友们一起乘坐班车出发了。旗所在地乌兰花距离呼市有105公里的路程,因为雪太大路面的积雪也太厚,两辆新兵专车在一辆50链轨拖拉机铲雪开道下走了两天才到了呼市,当晚我们又被军用闷罐火车拉到了部队驻地乌拉特前旗。新兵连训练后我被分配到了团警通连警卫排三班,那时我们团是内蒙古军区独立二师五团,代号是4961部队。后来在1969年3月份我们团调防到了河北省石家庄市,隶属于河北省军区独立师管辖编为二团,代号是1777部队。我们三班除了担负着团门卫任务外还是团篮球队。记得班长庞立斌、付班长鲍玉禄、战士有田宝俊、苏格尔、孙庆彪、句兆武、虞嘉珍、郝义、刘满、马七小、白文斌、根东、云忠义,领队兼教练王文义(时任副连长),付领队宝祥(时任警卫排长)。那个时候在石家庄市这个省会城市,部队军级单位就有4个,师级单位不下20个,团级单位就更多了。当时石家庄市每年举行的篮球赛只限于师以上单位参加,但是我团篮球队是唯一特邀参加的团级单位。就这样在1970年石家庄市年度篮球比赛时我团球队进入了前八名,为此全团上下乐哈哈,我们沾沾自喜,觉得为团在体育事业上争了光。后来,团篮球队成了专业性的了,届时又组建了女篮球队,王文义便成了男女球队的总领队,每年都要到天津等地进行封闭式的训练,一度代表着河北省军区出战各地,非常出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在九连时欢送战友退役时的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在警通连边执勤边打球干的还挺好的,但是有一天早操结束点名时连长焦继发宣布了我的调令,让我去石家庄市30多公里以外的获鹿县三营九连报道。深感突然,突然也得走,早餐后打起背包就出发。军人就是这样的,不理解不高兴也要朋从命令。到了九连分配到七班,一度心里特别麻烦,好在九连还有不少同乡兵,有赵华仁、王强石、白音都仁、那木吉拉、李来彦、史成刚、高文亮等,在他们的关照下度过了那一段不愉快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人要是有过挫折,一旦正确对待了,不知道那来的勇气和干劲儿,不久我在各方面干出了好成绩,进步也很明显,69年3月份调到九连,10月份光荣地加入共产党并提拔为七班的班长,70年3月份又提拔为二排排长,半年后又提拔到了团政治处保卫股任干事(副连级)。回到了机关才知道当初调我到九连是因为四子王旗有人诬告我是“内人党”的原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我在1972年,参加河北省军区保卫部举办为期三个月的,全省军区团以上单位保卫干部培训学习时的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1973年2月18日,我和弓有生(老弓当时在团新成立的民兵办)在团机关欢送战友退役时的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前排左起:任泉、吕福义、刘达顺(接兵指导员)、弓有生、黄明明、张桂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排左起:吉官茂、史成刚、云忠义、王志清、侯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排左起:许志厚、贾荣、杜柱小、徐占全(达茂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排左起:李来彦、白文斌(达茂旗)、白素怀(达茂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人生旅途中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是男儿们梦寐以求的事情。1975年2月份团里在机关二楼会议室为我举办了隆重的结婚典礼。当时团司政后机关的不少战友和家属们挤在会议室祝兴,尤其是杜柱小、贾荣、李来褔、李金良、李来彦、高文亮等同乡战友们在家属院布置了新房,政治处包音扎布副主任家属为女方娘家,魏克慧副政委和朱炳恒参谋长为证婚人,汪文辉团长也参加就座,吴崇山主任主持了婚礼仪式。一场喜气洋洋的婚礼在我和老海用蒙语对唱《听话要听党的话》的歌声中热热闹闹的结束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我任旗人武部长时陪旗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世昌欢送应征青年入伍时的镜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调回旗武装部还有一段小故事呢,是妈妈的一次求情我便顺利地调回了旗武装部。那是在1977年夏天,妈妈发现房后公路上停着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好长时间没有动静,便前往探个究竟?原来是雨大误车了,只见三个军人不停的用铁锹挖掘,一会司机上车启动一下,还是不动。妈妈看得也急了起来,从家里拿去毡子、木头板子等,凡是有助于启动车子的东西都来回搬个不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无济于事,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傍晚妈妈回家给他们包上饺子让回家吃了饭,并要他们在家休息,明天再说吧,三位军人挽言谢绝了妈妈的情意要回到车里休息,走时妈妈还给他们带足炸饼子、炒米奶食品、满暖壶砖茶水等。第二天才知道车球头子坏了,彻底不能动了,中午救援车把他们接走的时候,一位名叫秦进宝的同志深表谢意,并一再向妈妈表示有什么尽管说,我们一定会帮忙的,就当是感恩吧。妈妈心里想儿子也是军人,不知道他们能否把儿子调回来,就把心里话告诉了他们,傍边的小司机高兴的说,大娘没有问题的,他是我们军区的干部处处长,指着秦进宝说,秦处长问清楚了我的情况后表示一定会帮忙的。就这样我很快就调回到了本旗武装部,打那以后我与秦处长相处甚好,直到现在各自退休了还保持着联系。</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是我同军分区罗静文科长和周金山参谋、兴和县武装部冯成江部长在山西阳泉市武装部学习机关正规化建设经验时的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后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我旗68年入伍的70名战友,有17人在70年至72年间提了干部,他们是:李来褔、杜柱小、云忠义、段玉胜、贾荣、吉官茂、席秉瑞、赵星亮、高文亮、李金良、王恒、侯优、魏胜、李焕文、许志厚、李来彦、史成刚。当时除了提干以外还有百分之八十的战友已经服役期满,于是大多数在71年复员退伍了,而且赶上了安排工作的好时机,主要是安排在天津塘沽化工厂,陝西铜川铁路水泥厂,石家庄市房产局、公交公司,呼和浩特市汽车战备团,也有人回到本旗安排在电影公司、机械厂、皮毛厂、运输公司、畜牧局。到了72年国家对复员退伍士兵实行哪来哪去,不再统一安置工作,因此也有些战友没有赶上末班车,遗憾终身。70名战友们的情况虽然各自不同,但是从入伍共同走到一起那天开始,没有因为情况变化而影响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直到现在无人不晓!</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