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牵动的是两项具有历史意义的教育变革,二者跨越20年时空,交汇在一起。站在课改角度看“双减”,站在“双减”角度看课改,各有何意蕴?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思维启志学校“双减”背景下课改将如何向纵深推进?课改又将如何为“双减”助力?</p> <p class="ql-block">第一,课改与“双减”有着共同的目标指向</p><p class="ql-block">这一共同目标指向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共同的目标指向决定了课改和“双减”是同向同行的,任何以推进课改的名义抵制“双减”或以“双减”为名消极对待课改的观念或行为都是错误的,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新思维启志学校和家长朋友们携手共进,家校共育促双减工作!</p> <p class="ql-block">第二,课改为落实“双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双减”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高学校全面育人的水平,让学生的学习回归校园。“双减”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做到“双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使素质教育理念获得广泛认同,学校课程体系逐步完善和丰富,课程教学从“智慧加高效课堂”再进一步提高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彰显。为消化“双减”带来的震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提供了根本保障。</p> <p class="ql-block">具体实施: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有三点很重要:首先,要真正做到“零起点教学”。其次,要积极推进分层、分类教学。相同的内容,有的学生觉得简单,有的学生跟不上,有的学生觉得老师讲快了,有的觉得老师讲慢了,怎么办?学校应按学生不同水平实施分层教学,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则可通过分类走组来满足再其次,要优化作业设计,减少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业水平分层布置作业,体现作业的弹性,更多布置个性化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牵引,让作业不仅发挥巩固知识的作用,更发挥好查漏补缺、发现盲点、激发创新思维的功能,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其次,注重学科育人,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双减”让学生回归校园,把时间还给学生,为学校发挥育人功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学校除了加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等,更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育人功能,这也是“双减”背景下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应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问题。</p><p class="ql-block"> 体育、艺术类课程及劳动课程,具有实践性强、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在拓展学生素质、综合育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我们更加注重为教师赋能,提升教师综合素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课改强调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强调实际教学,强调增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结,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双减”让学生的学习回归课堂主阵地,包括对考试评价、招生改革作出的一系列新规定,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方式变革扫除了障碍,消解了压力。学校更应该抓住有利时机,加速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打破学科知识边界,更多采取整合、融合的教学策略;更加重视情境化教学,重视小组合作、项目探究等学习方式的运用,增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社会时事的联结,促使教学加快从“知识立意”向“素养立意”的转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课改向纵深推进时,需要的不仅仅是观念的变革,更是能力的提升,上面提到“双减”背景下应重点推进的种种变革,都对应地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开发能力、因材施教能力、学科育人能力、整合教学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学习和体悟,也需要学校和教研机构为其赋能。</p> <p class="ql-block">学校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教师还应多一份人文关怀。“双减”带来教师工作量增加、工作时间延长,导致一些教师的备课和学科教研时间被压缩,个人家庭生活也受到影响,心理压力大。如何通过资源整合利用、优化教学流程、增强制度设计的弹性等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如何通过政策导向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样是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 🎉🎉诚聘🎉🎉</p><p class="ql-block"> 新思维启志小学新学期开学以来,学生人数剧增。</p><p class="ql-block"> 现招聘:优秀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多名,体育老师一名。年龄在35以下,大专学历以上!有经验者优先录取。</p><p class="ql-block">只要您热爱教育,一切皆有可能! </p><p class="ql-block">在您上岗后会:</p><p class="ql-block"> 为您交纳养老金、工伤险、失业险。学校并提供各种外出学习机会,月度人物评选……</p><p class="ql-block">招聘热线: </p><p class="ql-block">马校长 1583932957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