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字:心蔚</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音乐:网易</p> <p class="ql-block"> 我的当代文学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智者,不苟言笑,严谨求实,因在台湾待过,对那里的殖民文化颇有感触,上课之余,推荐了电影《赛德克•巴莱》。它是由《海角七号》的导演魏德圣执导,吴宇森监制,历时十二年,动用两万余人,耗资7亿新台币制作的史诗之作。 </p><p class="ql-block"> 影片的大背景是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按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根据1930年台湾真实历史事件“雾社起义”改编,讲述了中国台湾原住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起初,我以为片名是一个人的名字,是关于一个传奇人物的故事。其实不然,赛德克•巴莱是台湾原住民语言的音译,“赛德克”是一个部落的名字,也是人的意思;“巴莱”意思是真正的。“赛德克•巴莱”就是真正的人,也就是真正的英雄,有信仰,不惧生死的人,是原住民对自己的称呼。</p> <p class="ql-block"> 想不到十年前竟然有如此这种没有大宣传,没有大明星,没有大主义,没有大口号,没有大炒作的优秀之作。有的只是原生态的一切:茂密的丛林,清澈的溪流,野性的部落,血性的男人,锋利的刀口,沾满血的双手,飞奔的脚力,还有伴着鼓点摄人心魄原住民如歌如泣吟唱的山歌…</p><p class="ql-block"> 影片一开始赛德克人血腥的“原始文明”震撼了我:赛德克男人成年的标志居然是能够杀死异族,并取下首级。母亲就会在其面部刻下令人骄傲,象征成人的刺青,告诉他死后灵魂会到达彩虹桥的彼岸,升入极乐。如此,几乎每个赛德克族成年男人的家里都存放着象征荣耀的一麻袋人类头骨。为了争夺有限的猎物,原始部落间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残杀和竞争,维护着各自的信仰和骄傲。这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当日本人投下生化毒气弹的时候,谁更“野蛮”?</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世外桃源的平静被侵略者打破,原始部落的抵抗被轻易击败,长达三十年的殖民,奴役,隐忍,摩擦,苟活,还是压制不住他们血性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 再一次令人震撼的是:当真正的战斗开始,他们选择的不是生或死,而是如何去死!女人们为了节省粮食给战斗的男人,选择集体上吊;一个被围攻的男人,果断转身跳入万丈深渊,或者刺刀刺向自己;中毒的男人,让同伴帮助自己上吊;中弹的男人,命令同伴砍下自己的头颅;背着婴儿的女人将受伤的大儿子扔下山崖后,随即自己抱着小儿毅然跳崖;杀死自己的妻儿后又自行切腹……血水浸染了山川溪流,他们把死亡当成了另一种回归,向死而生,毫不畏惧。原住民三百多战士抵抗日本几千飞机枪炮的大军五十多天,不是战死就是自缢,没有俘虏。一位日本军官带着钦佩感叹:"为什么我会在台湾看到消失了几百年的武士道精神?是这里的樱花更加灿烂吗?”</p><p class="ql-block"> 这时我明白了赛德克首领莫那的话:“如果你的文明只是叫我卑躬屈膝,那我就让你们看见野蛮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拿生命来换图腾,那拿什么换回这些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骄傲!"</p><p class="ql-block">真是拍出了台湾电影的骨与血,野蛮人的霸气。</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们的山, 那是我们的溪, 我们在猎场追猎, 我们在溪中取水, 愿我为此献出生命。</p><p class="ql-block"> 彩虹出现了, 一个骄傲的人走了, 是谁如此骄傲啊, 是你的子孙。 ”</p><p class="ql-block"> 首领莫那的内心独白,在和父亲的歌谣声中散播开来,那是他们彩虹桥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 看完之后,总想拿它与《勇敢的心》相较,同样都是为了捍卫生命的尊严与民族的自由,同样的血腥浓烈,张扬粗粝,雄性大发。甚至有点像台湾版《阿凡达》。但又有个非常不同的地方:《赛德克•巴莱》虽然以赛德克人的反抗战斗为主线,但绝非二次元对立的世界,是立体,全面的重塑历史。其中有原住民与日本人的矛盾;原始部落里异族之间的矛盾;本族之间被教化后原住民与被奴役原住民的矛盾;被教化的原住民与日本人之间的矛盾;“野蛮人”与“先进文明”的矛盾;并不像某些抗日神剧里把日军描述得多么笨拙;以及殖民文化的发展…创设了多元并存的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赛德克族人的反抗也并非是什么所谓的民族大义,政治觉悟和爱国情怀。只是他们要寻回失去的猎场,要找到心灵的归属,要去到彩虹桥的另一端与祖灵们永远在一起,血祭祖灵!他们珍惜生命又藐视生命;他们野蛮又可敬,可畏。“战争”在他们的眼里其实就是一场猎杀和围捕,原始的动机,原始的野蛮,原始的杀戮,原始的祭灵,原始的回归,难怪此片的名字一—真正的人! 我感受最强烈的是男儿的血性和灵魂的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论高级与否,他们是有信仰的,并且把这个信仰看得比生命还重。人类的工业革命和物质文明越来越盛,貌似告别了原始文化,令人遗憾的是人类的精神支柱在逐渐崩塌,那些为了证明勇气,信仰的生活方式也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炫富,浮夸,骄奢淫逸,背信弃义,透支信誉……文明与野蛮,现代与古代,难道物质与精神的进化是反比?哪怕只做一根线条,也必然是要有灵魂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双十一,好多人问我囤点啥,如果可以:囤些信仰,囤些知识,囤些智商,囤些德行!</p> <p class="ql-block"> 《赛德克·巴莱》当年在台湾地区获得六项金马大奖,名利双收。而在内地却惨淡,鲜有提及,这对于一部投资如此巨大的电影来说,伤心难免。 但用魏导的话来说,能够拍出一部让自己满意的电影,就已经是莫大的成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导演手记《跟自己的名字赛跑》中,有这样一段话:“不要永远把电影当成一个赚钱的工具,它的力量比你想象的还大。千万不要把电影当作一件图利的工具,如果你这样想,你对不起它,它也会对不起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