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纪行(八) 埃德夫经伊斯纳到卢克索;邂逅“哭泣的门农”;拜谒帝王谷。

大陈总

<p class="ql-block">离开埃德夫,游轮继续顺流而下去往卢克索。尼罗河水道从阿斯旺到卢克索之间有个叫伊斯纳的小镇,以陶器制造和毛纺织业著名。但真正使其闻名于世的是当地一座横跨尼罗河上的水闸—伊斯纳水闸,对航运而言,就是船闸。无论南来北往的船只,路过此地,必经该闸。</p> <p class="ql-block">在尼罗河上建水闸始于1908年,是埃及人为利用尼罗河每年6至8月的汛情而兴建的防洪蓄水的水利设施。后为进一步扩大防洪蓄水、灌溉能力,兴建了新闸,废弃了老闸。</p> <p class="ql-block">卫星地图上的伊斯纳水闸,图上方为新水闸;图下方为已弃用的老水闸。</p> <p class="ql-block">已废弃的老水闸</p> <p class="ql-block">新老水闸之间的水域</p> <p class="ql-block">从上游而来,过了老闸,来到等候过闸区域,向前望去,只见新闸横卧尼罗河上,也算壮观。但船闸很小,每次只能通过一条船,任何要通过船闸的船只,无论南来或北往,都要在此等候个把两个小时,这就带来了埃及尼罗河上旅游的一道奇观。</p> <p class="ql-block">伊斯纳小城码头</p> <p class="ql-block">新闸船闸</p> <p class="ql-block">只要有游轮驶入等候区,尼罗河上转瞬之间冒出十数只小船,通常一船两到三人,载着当地毛毯,围着游轮高声叫卖兜售,船下船下彼此呼应,讨价还价,热闹非凡。如有游客有意,小船上的货主会使出拋毯绝技,直接把毛毯抛到几层楼高的船上来,如看好成交,把谈好的钱扔下去就行;如看不上眼或谈不拢价,将毛毯直接扔下去或叫另扔一条上来。船上好多老外乐此不疲,只见各色毛毯上下翻飞,叫声喊声不绝于耳,各色人等手舞足蹈,蔚为大观。</p> <p class="ql-block">售货小船闻讯而来。</p> <p class="ql-block">兜售埃及毛毯的小贩正在展示毛毯。</p> <p class="ql-block">比划手势,讨价还价。</p> <p class="ql-block">有个老外买了张毛毯,正准备扔钱下去。“朝这扔”,小贩聚精会神提示买家。</p> <p class="ql-block">喋喋不休,卖力推销。</p> <p class="ql-block">“今天生意还可以,都卖出去了”。</p> <p class="ql-block">一条上行拖驳船正在通过船闸。</p> <p class="ql-block">上行拖船顶推驳船驶出船闸。</p> <p class="ql-block">驳船的埃及船员友好地与游轮上的游客招呼互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游轮正在进入船闸,船上游客大都靠着船舷栏杆围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船驶出船闸,离开伊斯纳。</p> <p class="ql-block">过了伊斯纳,顺流向北120公里抵达卢克索,卡尔纳克神庙和帝王谷都在周边附近。</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670公里的尼罗河东岸,有4000多年建城历史,是埃及古都“底比斯遗址”所在地,也是古底比斯文物遗迹集中地,被誉为世界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据荷马史诗记述,当时的底比斯城横跨尼罗河东西两岸,城廓巨大,广厦连亘,人口稠密,号称“百门之城”,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后毁于公元前27年发生的一场大地震)。底比斯城又被称为“一半生者之城,一半死者之城”,其东部为居民区,西部为法老及其宠妃、贵族的陵墓区,也就是下面将要介绍的“帝王谷”。</p> <p class="ql-block">现代卢克索城不大,但随处都能看见古老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以上共九图为现代卢克索城区掠影。</p> <p class="ql-block">在去帝王谷的路上,路边有一处空旷的原野上矗立着两尊巨大的石像,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哭泣的门农”。它们原系阿蒙霍特普三世法老神殿前的两尊石雕像,该大殿早已不复存存,据说大殿石料均被后世法老拆去建了自己的神庙,仅余两尊石像崛立在空旷的原野上。传说罗马统治时代,一场地震将两石像震出裂缝,一遇大风,两石像就会发出如泣如诉的号叫,故被埃及人称为“哭泣的门农”。后石像裂缝被后人修复,就不再发生号叫了。这里是通往帝王谷的通道,又有人说它们是“帝王谷的守门人”。</p> <p class="ql-block">接近帝王谷附近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帝王谷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位于卢克索以西,距尼罗河岸约7公里的一片石灰岩峡谷中,与前篇介绍的卡尔纳克神庙隔河相望,是古埃及新王朝时期18到20王朝(约为公元前1539年至公元前1075年)的法老及贵族的主要陵墓区,迄今已发掘了62座陵墓。帝王谷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迄今无人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始于法老图特摩斯一世(Thutmose 1 公元前1545年—1515年)。</p> <p class="ql-block">  图特摩斯一世有感于先人的陵墓大都遭受盗墓贼的侵扰,遂决定将自己的陵墓建在这片峡谷中一个隐蔽的断崖上,并且将陵墓与殡葬礼堂分开建设(以前的埃及法老葬俗无此先例)。他指定的建墓人依南尼率人在选定的断崖壁半腰上开凿了一条坡度很陡的隧道作为墓穴,用于存放遗体(木乃依)和随葬品,而把殡葬礼堂建在墓地1.6公里以外。后人发现这种长长的墓道,很像牧童的长笛,就把这种岩穴陵墓称为“笛穴”。从此以后的500多年间,历代约64位法老都沿用这种方式,在这个峡谷里构筑自己或被自己宠幸的妃子、贵族的岩穴陵墓,共1000多座,其中也有法老与妃子的合葬墓。</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呈Y型,分为东谷和西谷,占地庞大,进入游览需乘坐景区交通车。作为一个景区,它里面的岩穴陵墓大都用于学术研究,而对外开放的很少且轮換开放。游客买票进入,每票每次只能参观三个陵墓(不含需另行单独购票的图坦卡蒙等著名法老陵墓)。</p> <p class="ql-block">帝王谷入口广场</p> <p class="ql-block">游客进出帝王谷必经的游客中心旅游商品通廊</p> <p class="ql-block">通达景区各景点的黄色电动交通游览车(收费),沿途可以凭票上下。</p> <p class="ql-block">以上为乘车进入沿途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以上图中那些用混凝土制成的斜向设施就是已发掘的岩穴陵墓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由导游安排,我们在帝王谷只拜谒了拉美西斯三世和荷莱拇赫布两座陵墓,一座在小坡上,一座在崖壁上。两个墓穴中都没有木乃伊(棺椁)和随葬器物,能看到的是内部恢宏巧妙的建筑构思和构造以及精美绝伦的壁画壁刻,因为帝王谷中已发掘的墓穴中,所有的木乃伊(棺椁)及随葬器物作为文物均被埃及国家考古博物馆收藏{见本人《埃及纪行(一)》}。由于整个帝王谷所有陵墓内都禁止拍照,到处都是警卫和工作人员盯得死死的,因为他们都有权直接罚款收钱,因而不敢造次。因此陵墓内的情况只能从网上找几张图片充个数了。下图左边这个死死盯着我的埃及大叔就是守卫的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后,顺着崖壁搭的钢梯下山。</p> <p class="ql-block">以下四图均为网络图片。</p><p class="ql-block"> 其实在帝王谷主要能看到的,只是墓穴中精美的壁画壁刻及其所表达的古埃及人的生死观,还能看到古埃及先人岩穴陵墓建筑的巧妙构思和高超技巧。但如真想了解帝王谷及其相关的那段古埃及文化,那是远远不够的。说句玩笑话,未来埃及之前,听朋友说帝王谷是“坑人谷”,光花钱没得看头。看过之后感觉,对普通游客而言,的确如此,真还不如上网搜视频看的多。</p> <p class="ql-block">最后简单说说帝王谷的盗墓趣闻,传说中帝王谷的开山鼻祖—法老图特摩斯一世,选择这里以墓、殿分离方式建自己的陵墓,正是苦于先人陵墓屡遭盗扰。而自后世法老纷纷效仿在此地建陵墓起,盗扰行动就一直伴随而至。在古罗马时代,这里竟是“旅游景点”。从近代发掘的情况看,许多陵墓中都有古代“旅游者”留下的塗鸦,其中有希腊文、拉丁文、腓尼基文、塞普路斯文、吕基亚文及科普特语等,最早的可追溯到公元前278年,那些塗鸦中就有盗墓者得意的留言。而这些“旅游者”在留下塗鸦的同时,盗走了多少财富,已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  由于法老们下葬时都极尽奢华之能事,一座座墓室中那巨大的财富,注定了帝王谷要成为盗墓者的天堂,他们或暗度陈仓,或明火执仗,更有与当地政府或守护者勾结,进行疯狂盗墓,盗墓活动持续了3500多年,直到19世纪,一支支盗墓匪帮还活跃在帝王谷的荒郊野岭,而那神秘的“图坦卡蒙的诅咒”也伴随着盗墓活动飘荡在帝王谷那片荒野之上。1980年帝王谷与底比斯其他遗址打包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方才得到埃及国家有效保护,但限于国力,直到2006年12月以前,帝王谷内还有3200多户居民未迀出,当年12月6日,埃及政府才发布搬迁安置令,3200多户居民才全部得以搬出,由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管理,这才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帝王谷,而帝王谷那些的传说与未解之迷也有望得到求证与破解。</p> <p class="ql-block">夫人遇上兜售埃及纸草画的商人。</p> <p class="ql-block">卢克索帝王谷与卡尔纳克神庙位置关系卫星地图</p> <p class="ql-block">离开之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帝王谷,结束了尼罗河游轮旅行,乘车前往红海边的赫尔格达,去感受北非红海风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