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

~凡☆曦~

<h3>——记世行贷款村小、教学点全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期跟岗研习阶段总结</h3> <h3>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着太阳的温暖,忙碌着自己的希望。来自粤东粤西的培训5班追梦人,当中有的两鬓斑白年过半百,有的血气方刚二十出头,有的年富力强接近不惑,齐聚珠海市格力学校,参加2021年广东省世行贷款村小、教学点全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三阶段跟岗学习结业典礼。这意味着第三期跟岗研习阶段即将结束,这意味着为期64天的全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即将圆满画上句号,而萌发了深深师生情、同窗情的我们将各奔东西!<br><br></h3> <h3>  毕业典礼开始~~</h3> <h3>  会上作为项目负责人慕彦瑾教授对本阶段跟岗学习进行了总结,一方面表达了本次培训能取得圆满成功的喜悦,一方面感谢了各班主任和学员老师的辛苦及积极配合!</h3> <h3>  学员代表发言。</h3> <h3>  为各班优秀学员颁发证书。</h3> <h3> 梦想不熄,步履不停。<br> 我们有对教育事业赤诚的心,<br> 我们有永不放弃探索的热情,<br> 我们在育人逐梦的路上学无止境!<br>  &quot;学如弓弩,才如箭镞&quot;,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这次培训成为青春成长的新起点,扬帆起航。经过第一、二期的舟车劳顿,不辞辛苦,相聚岭师,安坐内室,精习为师之道,受倾情点化,洗尽俗尘,化一片诚心铸师魂,夯内功。教学理论知识不仅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知行合一。第三期到各所名校跟岗研习培训让我们收获颇丰,见识了各校先进的办学理念、强大的团队力量、优秀的创新经验和高效的育人成效。</h3> <h3>  精神理念是一所学校的魂,是学校的气质和长相,是办学的顶层设计和根本。所到访各校的校长都量身定制了其独特的办学理念,比如湛江市十九小的“雅正文化”、湛江市实验小学的“梦想的地方,更好的自己”、珠海市凤凰小学的“五彩凤,七彩梦”、珠海市海华小学的“德善文化”、珠海市格力学校的“格物致知,力行近仁”。这是奠基定调的大手笔,导向、凝聚、激励、约束、辐射、融合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各校都围绕其办学理念,衍生出“一训三风”,并将此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使人人会诵读本校“一训三风”,并作为课堂和活动的一种开场仪式,使学生在口诵心记、潜移默化中形成精神文化的向心力。</h3> <h3>  各校都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按照计划、实施、总结提升的流程,灵活开展主题活动月、活动周、活动日,如九月开学礼、十月红色教育活动月,竞选校长小助理、竞选大队委、入队仪式、官兵进校园、重阳敬老日、访谈老革命、党史宣讲周、防溺水活动周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校园活动,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和舞台,是校园的活水,能全面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h3> <h3>  我们要顺应新时代,做好新时代的班主任,实现新发展。要时刻不忘专业,练好内功和基本功,立足新时代教育形式去提升育人能力,才能智慧性艺术性地完成繁杂疲累的班主任工作。上好道法课,因为道法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切实围绕课标、教材和核心价值观,贴合生活实际和时政脉搏。同时要建设和发挥少先队的思想引领作用,大力开展红色教育。在心理建设方面,要做好团辅活动,从本班问题出发,开出方子,对症下药,将班风变涣散低效为团结向上。</h3> <h3>  跟岗学习学校为我们精心安排了年轻的优秀教师在和衷共济、通力合作的团队打磨下,为我们奉献上了很多学科的优秀课例。梁俏玲老师的示范课例《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彭春琴老师的课例《雾在哪里》,吴桂坚老师的示范课例《王戎不取道旁李》,庾波老师的美术课例《快餐美食店》,陈艳翩老师的《印染花布》……这些课例都抓住学科核心素养,在每个单元每个课时定位精准,贯穿始终,渗透落实;充分调动全体学生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得有趣、有情、有法、有得。</h3> <h3>  学员们无不为他们的精彩课例所折服而埋头奋笔疾书,记录下心得。思想总在交流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评课议课时学员争先恐后地与上课老师交流讨论,共谋教育教学能力。</h3> <h3>  </h3> <h3>  多学科融合创新,开发校本课程,是目前课程改革的前沿方向。本期所见,如湛江市十九小的信息技术2.0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语文+信息技术+劳动实践),湛江市实验小学的英语绘本教学(课内+课外)、“开心农场”种植实践课程(劳动+科学+语文+美术)、梦想诵读社(语文+诵读+演讲+表演)、阅读分享课程(语文+表演)、陶艺课程,珠海市凤凰小学的“七彩课程”和综合劳技课例《水果拼盘》,海华小学的“美乐园课程”和数信融创。这些经验做法,是多学科融合的大胆探索和实践,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办学新局面。</h3> <h3>  教育绝非单枪匹马立竿见影,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科组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引擎,只有有了充沛高效的科组,学校教学才能行稳致远。珠海市凤凰小学张宏池老师的《无为循道,有道深耕——浅谈科组建设的思路》,海华小学梁婷《模课、磨课、摩课——三mo培青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湛江市实验小学的学期主题教研、每日静读九十分钟、教研文化沙龙、“一件事,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的团队精神,这将团队力量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刻‘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不是一个人!”</h3> <h3>  见识了这么多优秀的教师,接触了这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我们反思:我们应致力个人专业成长,找准主题,单兵突围。当前的教育环境对教师不友好,但无法改变环境,就先改变自己;先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改变环境。专业成长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瞎忙,更不能疲于应付日常工作而沉沦。草根成长应该有专业自觉,策划一件让自己做不完的事,爱上讲台,找准方向,提炼主张,为此下工夫、拉人脉、集资源,过一种有主题的专业生活。邓超老师的《双减政策下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效数学课堂和作业管理》、蒋磊副校长的《儿童视角的课堂呈现》、余志君校长的《过有主题的专业生活》、孙晓燕校长的《双减之后的课堂教学新样态》,从政策、技法、视角、思想意识等不同层面阐述了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问题,让我们能够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h3> <h3> 总之,2021年的全科培训涵盖了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劳动、体育、美术、音乐、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心理健康辅导、校本课程、信息技术、专业成长、课题研究、师德师风、科组建设、立校治校等广泛的专业范围,从政策、现状、理念、技法、路径、技术、文化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刷新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重新深入认识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提高了业务能力,坚定了乡村情怀和教育梦想,还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同学情,收获满满。 新教改风起云涌,大浪淘沙;乡村基础教育积弊积弱,亟待振兴!<br>  千里取经终有得,真知正见待施行。这次培训的终点,也是我们的新起点。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br></h3> <h3>编辑:陈艳、陈森焕、张炜、方捷义、杨秋敏、林晓慧、李大鹏、方增涛审核:刘雄</h3>

小学

教学

课程

珠海市

课例

培训

老师

专业

湛江市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