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拾叁、沪明情深3<br><br>我在研读上海18家迁明企业第一批的几个厂时,不时看到那些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迁来三明的干部职工在回忆文章中也提到“三线建设”,我就有疑问,记得“三线建设”的提法是60年代中期才有的,前面的第一批不是,只有60年代中期第二批迁来的4家永昌五金厂、立丰印染厂、泰昌胶合板厂和国营上海第26纺织印染厂才是。<br><br>第一百六十六章 抚今追昔印染厂<br>――记三明市印染厂<div><br> 三明市印染厂在三明的城市记忆里,是最出彩夺目、五彩缤纷的。这个在上海18家迁明企业中第二批里的姐妹厂之一,当年花落三明,艳惊山城!<br><br> 大三线和小三线<br><br> 如前所述,2021年10月28日上午,市总工会采集沪明情深历史记忆团队在李伸安副主席的带领下从侯水泉侯老那告辞出来,就乘车去列东,在东新四路边上一路口拿印染厂以前的一个组歌歌谱,然后去印染厂留守处。<br> 我们下车后我就用手机拍下留守处所在的房子,疑似当年印染厂的幼儿园,如今则是好几个单位挤在一起了。最显眼的牌子是“立丰棚户区改造征迁指挥部”。<br></div> <p class="ql-block"> 印染厂留守处工作人员带我们走进一楼右侧一间大办公室,李副说明来意时,我则想着印染厂的迁明往事……</p><p class="ql-block"> 我在研读上海18家迁明企业第一批的几个厂时,不时看到那些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就迁来三明的干部职工在回忆文章中也提到“三线建设”,我就有疑问,记得“三线建设”的提法是60年代中期才有的,前面的第一批不是,只有60年代中期第二批迁来的4家:永昌五金厂、立丰印染厂、泰昌胶合板厂和国营上海第26纺织印染厂才是。</p><p class="ql-block"> 我带着这疑问去百度百科检索“三线建设”,这一词条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审核过的官方权威解释是:“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是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是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建设内容是建立以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为主体,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中国国家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三线建设的主要部分燃料动力和农业、轻工业在内的国家战略后方基地。小三线建设是指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战略后方地区建立以迫击炮、火箭筒、无坐力炮、步枪、机枪、冲锋枪及其弹药和地雷、手榴弹等轻武器生产厂为主,包括为武器配套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等在内的地区后方基地。主要为满足地区自卫战中地方部队和民兵作战需要,也为野战部队提供武器弹药。”[1]</p><p class="ql-block"> 更详细的解释如下:</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是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线建设是中国经济史上一次极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发生背景是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建设的实施,为增强我国国防实力,改善生产力布局以及中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做出了极大贡献。但是也由于三线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导致建设起来的企业单位在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经营发展都出现困难。</p><p class="ql-block"> 中文名:三线建设;外文名:The Third-Front Movement;开始年份:1964年;建设地区:中西部;相关口号:备战备荒为人民 好人好马上三线。</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根据中国各地区战略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一、二、三线。一线是沿海和边疆的省市区;二线是介于一、三线地区的省市区;三线包括京广线以西、甘肃省的乌鞘岭以东和山西省雁门关以南、贵州南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青海省和陕西省的全部,山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和豫西、鄂西、湘西、冀西、桂西北、粤北等地区。[2] </p><p class="ql-block"> 197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原则,对三线地区国防工业进行调整。三线建设历经3个五年计划时期,涵盖13个省、自治区,共投入2,050余亿元资金,几百万人力,安排了数千个建设项目,初步改变了中国内地基础工业薄弱,交通落后,资源开发水平低下的工业布局不合理状况。到20世纪70年代末,共形成固定资产原值1,400亿元,约占当时全国的1/3。[3]</p><p class="ql-block"> 据此,印染厂才是标准的支援“小三线”建设的。</p><p class="ql-block"> 我最近随团队行动,包包里都带上市政协编辑出版的《崛起在沙溪河畔――忆三明建市初期迁明企业》,里面就有原三明印染厂保卫科科长陈谦林写的《三明印染厂迁建过程回眸》,清楚地记述着那个时间点和过程:</p><p class="ql-block"> 1966年金秋时节,坐落在上海普陀区长寿路上的“公私合营立丰染织厂”走完了它由私营到解放后公私合营20余年岁月,动迁了。全厂405名职工,携带1479名家属子女,在书记沈相如、厂长沈金宝和工会主席傅春连带领下,怀着对党和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七字方针”和建设福建“小三线”的雄心壮志,义无反顾地离开繁华大上海,来到2000里以外的福建山区三明市,走上艰苦创业、为山区建设的光辉历程,开创了“福建省三明印染厂”的历史。[4]</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抉择与决策规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大三线”和“小三线”的历史时期,上海是沿海大城市,工厂多,工人多。上海数百家工厂和数万工人就是在当时战备的形势下,先后奔赴山区参加“三线”建设的,立丰厂也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1965年,三明工业基础已经建成,三钢、化工、重机、化机、电厂、水厂等都已建成投产,又从上海迁来食品、服装、皮鞋、金属制品等十多家小型厂,就是无轻纺工业。经福建省委与上海市委联系,决定从上海迁入,任务落实到福建省轻工业厅和上海市纺织局。</p><p class="ql-block"> 1965年夏,在福建省轻工业厅厅长李彬吾主持下,成立了“纺织印染厂筹备处”,由李联久同志为主任的一套班子开始运作。在李联久带领下,组织了李鸿源、林金旺、孟鸿怡等同志先后到上海详细考察了十多家纺织印染厂,最后确定两家:上海第26棉纺织厂和上海立丰染织厂。</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怎么选定立丰厂的呢?主要是看中了这个厂的四大优势:</p><p class="ql-block"> 一、规模中等,设备齐全,迁来即能投产,适合福建需要。</p><p class="ql-block"> 二、产量高,效益好,适应性广,既能做内销,又能做外销;既能做纯棉,又能做化纤。年产量4000万米,能满足福建1100万人民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三、老工人多(占80%以上)。党员多(54人,占16%),技术熟练,政治素质好。</p><p class="ql-block"> 四、领导班子精干。书记、厂长等主要领导都是这个厂的工人出身,了解工人,熟悉生产业务,领导能力强。</p><p class="ql-block"> 这四大优势,铸就了历史的抉择。</p><p class="ql-block"> 1965年11月14日,上海纺织局印染公司正式向立丰厂领导宣布:立丰厂迁往福建。由此,拉开了迁厂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1965年12月,迁厂工作开始起步。</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成立由11人组成的“迁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迁厂的具体事宜。</p><p class="ql-block"> 组长:书记沈相如</p><p class="ql-block"> 副组长:上海印染公司代表顾忻章,厂长沈金宝,副厂长沈兆金。</p><p class="ql-block"> 成员:工会主席傅春连,党员工程师严林根,支部委员邹尧兴、陈玉珍,保卫干部虞子才、朱显豪,老工人代表陈孝仁</p><p class="ql-block"> 迁厂中,有关上海的事项,由上海印染公司负责;有关福建的事项,由筹备处负责。</p><p class="ql-block"> 接着是选址。1966年初,厂长沈金宝,工程师严林根,会同筹备处人员,先后实地察看了福建的光泽、邵武、沙县、永安、三明。考虑到印染厂对水、电、煤需求量和运输方便等条件,最后确定新厂建在三明市列东的一个山包上。</p><p class="ql-block"> 厂址选定以后,立即报请省轻工业厅设计院,由该院负责勘察、设计、制图。设计厂区为25000平方米,生活区建十六幢宿舍和托儿所,计9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所有土建工程由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要求于1966年9月底完成。</p><p class="ql-block"> 新厂的大件安装,如锅炉、煤气发生炉、大型管道等由省安装公司承担。要求于1966年11月底完成。</p><p class="ql-block"> 迁厂工作组根据上述进度,作出了3个月迁厂的规划:8月停产,迁厂动员,拆卸装运。9月迁厂,3个月内完成机器设备安装,11月投产,产量4000万米。[5]</p><p class="ql-block"> 他们是怎么把这么多人动员起来,并且安全有序地迁往三明?</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是由各班组推选代表,组织代表团先到三明实地察看。看厂房,看宿舍安置,看市容,了解三明煤、米、油、副食品供应和孩子上学,幼儿入托等情况。9月1日由工会主席傅春连带队的代表团到了三明。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三明的青山,沙溪的清水,河边的大榕树和少数上海老乡。但主要的是看到了三个“同”:三明人吃的是大米,同上海一样,不是杂粮;吃和用的是自来水,同上海一样;糖、油、鱼、肉是计划供应,同上海一样。也看到不足之处:如蔬菜品种少,“无缝钢管”(空心菜)多;城市小,商店少,老房子多;公共汽车少,交通不如上海方便等等。总的印象是:环境好、居住过得去,生活能适应,比较上海有些厂迁到大山区,条件不算艰苦。</p><p class="ql-block"> 代表团回到上海,向全厂职工如实汇报,消除了疑虑,稳定了人心,促进了迁厂工作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分批搬迁,先后有序,细致安排。</p><p class="ql-block"> 具体分为“两先两后”:行李先运,人员后走;单身职工先到,带家职工后行。</p><p class="ql-block"> 9月15日,80余名单身职工到达。</p><p class="ql-block"> 9月20日前,上海发出的大批行李先后运到三明。单身职工配合搬运工人,将行李按姓名、幢号、室号,“对号”搬进。又为各户搁好床铺、放开桌凳,摆好煤炉、煤球、油、米、盐等生活用具用品,使家属一到,能睡觉,煮饭吃,感受到新家的方便、安逸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9月23日中午,三明火车站锣鼓喧天,三明人民迎来了又一批上海来的建设新军。三明专署王联青副专员也到场欢迎。新厂食堂的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好热水和饭菜,让老人洗脸洗脚,为大家“洗尘”、“接风”。然后带领各户进入新居,安家落户。从此,上海人成了三明人;“上海公私合营立丰染织”更名为“福建省三明印染厂”,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6]</p> <br> 迁明以后<br><br> 他们运来了原厂600多吨机器设备,只用了49天,就把这些机器安装完毕,创造了迁建开始的第一个奇迹!<br> 他们以熟练的技艺,在迁厂的第49天投入生产,染出了他们在上海时的名牌产品一批又ー批鲜艳夺目的“跳鲤牌”大红布,敲锣打鼓,向党和福建人民献礼!全厂400多名职工为此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br> 他们排除了“文革”的种种干扰,在此后的20年间,不断更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和花色品种,从初期年产色布4000万米提高到年产色布、印花布6000万米、8000万米,年上缴税利上亿元,年全员劳动生产率9万元,一年可为国家赚回一个同等规模的印染厂,居全省企业创利之冠!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又陆续接纳了600多名上山下乡知青和复退军人、大学生,全厂职工人数由初期的400多人增加到1200多人,从中培养了一批干部、工程师、技术员和熟练工人,并先后向市级机关输送干部。原轻工局长沈相如、市人大傅瑞生、市政协邱乾春、市统战部王坚英同志,是由这个厂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7]<br> 到了70年代前期,我已经在三标厂当装卸工了,跟着厂车跑遍三明的大厂,印染厂也不例外。<br>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是本土草根学人,一辈子泡在三明了,对城关、列东的土地变迁都很熟悉。三明市区,即城关、列东的地形,用洋的比喻来说是一对哑铃,沙溪河是连接着他们的那根弯弯的柄;用土的比方来讲就是一个农民挑着的一对箩筐,沙溪河是那根弯弯的扁挑。在水运时代,列东的主街就是临河的前街,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有了南永公路,其走向大体在列东街的位子,也就是过境公路而已,主街还是前街或老街。一直到50年代后期的大建设,列东才有新的布局,从列东大桥通车起,从如今三只仙鹤的金三角开始,过境公路靠山走,中间列东街真正成了街道。靠河的公路虽然不长,前街还没拆迁,但列东三条纵路的布局已经在那摆住了,一起往北沿途铺就黄金地段,最早迁来的食品厂落脚的就是排名靠前的好位子。中间的横路就是“东新一路”、“东新二路”这样编号往下延续下去。60年代中期,列东最热闹的地方没过工人文化宫的大门,还不到东新三路,但道路的布局起码有到了重机厂旁边的东新五路。印染厂就是60年代后期落脚在列东街东新四路到东新五路之间的东侧的。她在立足于此的四五十年间,历经了土地变迁的沧桑变化,从田地、小山包,到工厂、宿舍,再到越来越热闹的城区。人生易老,房子也容易老。岁月不饶人,也不饶房子。三十年水流东,四十年水流西。以前工业入城兴市,现在工业退城入园;60年代红砖房是时尚小区,如今却成面临改造的棚户区。就是三明市区的地形依旧,一个农民挑着的一对箩筐还是一对老城区的箩筐,但扁挑前后都加挂了一个新城区的篮子,列东北面是万达广场和碧桂园,城关南面是富兴堡新城区。</p><p class="ql-block"> 三明印染厂在1993年改制更名为福建省三明立丰印染股份有限公司,</p> 2001年股权转让给福联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三明印染厂搬迁至沙县琅口。[8] 我在文友编辑的微信推文中看到其写印染厂变迁:“五十年光阴荏苒,原立丰染印厂区旧址也已经成功拆迁改造,成为如今的阳光城小区。”“三明阳光城是市区中心的大型高尚商住小区,位于三明市区最具繁华的列东街与东新四路交汇处,本项目为原立丰印染厂厂区,利用地形高差巧妙布置商业与居住用地,使大型商场独立于住宅小区之外,流线完全分隔,互不干扰。”[9] 作为市区最受瞩目的地段之一,立丰棚户区的整改项目一直受到许多人的关注,2003年开始征迁,涉及征迁的住户886户。2018年10月11日,梅列区棚户区改造立丰旧厂生活区A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拍卖方式成功出让。经过176轮竞标,最后省一建以2.76亿,拍得三明这处热门地块![10] (以下红砖房照片为我的好友邢保兴拍摄) 2021年10月28日,我们一行在办公室聊了一会,再出来看外面的建房情况,我随便拍了几张照片。<br> 我们再回办公室继续说收集老照片和老物件的话题。他给了我们几块当时的染色布料产品。还说,当时改制时还有很多档案,因条件所限保留不下来。真是太可惜了!这下要找就找不到了。<br> 庆幸的是,我们问起印染厂大名鼎鼎的《山鹰报》,他还留有一份,我就用手机每个版面都给拍照下来。<br> 那天从印染厂留守处回来的车上,李副就讲要送第一批阶段性成果给三钢,后面就没空想印染厂的题目了。再后面约一个月时间里,印染厂的题目被一再推后。到11月26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再赶去三钢送收集来的第二阶段成果时,工作人员和团队队友的对话给了我灵感,我在这篇结尾要写的是迁明企业的文化交融带来的文化传承! 就像我说抗战时期的迁一代和迁二代一样,父辈的事业有局限,但有文化行业滋养的和当地杨罗李朱文化传承熏陶的迁二代却能更上一层楼,迁明企业的迁一代在行业上都有年代特点,但迁二代带着海派文化与当地杨罗李朱文化传统的融合,却大多不辱他们的英才!我在食品厂的迁二代来载庆身上,在印染厂的迁二代陈海尔身上,都看到了这种文化传承的力量!我几年前写过陈海尔,他当年去新疆水土不服,又回不了上海,就是来投奔随印染厂迁明的姨姨的!他后来奋斗成知青画家,有遗传的家学,有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也有迁明企业与当地文化的碰撞和交汇。那种“海到尽头天作岸,山临绝顶我为峰”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不是一时,不是一地,不是一厂,也不止一代,而是代代相传的……<br><br> 二0二一年十月二十八日至十一月二十七日<br><br>注释<br>[1][2][3]百度百科“三线建设”词条。<br>[4][5][6][7]陈谦林:《三明印染厂迁建过程回眸》,市政协编辑出版《崛起在沙溪河畔――忆三明建市初期迁明企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第134-140页。<br>[8][9][10]青梅编辑:《三明这个老地标即将迎来"重生"!有你的回忆吗?》,新浪网三明站 最三明 2019-06-25<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