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温馨提示:书画爱好者,梅山文化爱好者,资江流域上中游流域人士可细读,否则建议莫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梅兰竹菊”之兰草俗名都梁(香)</b></p> <p class="ql-block">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p><p class="ql-block">三国魏曹植(192年-232年)《妾薄命行》诗之二:“御巾裛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鸡舌五味杂香,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p><p class="ql-block">南朝宋(420年—479年)盛弘之《荆州记》:都梁县有山,山下有水淸泚,其中生兰草,名都梁香,山因为号,其物可杀虫毒、除不祥。</p><p class="ql-block">郦道元(466年~527年)《水经注》中注资水之都梁县曰: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遂之邑也;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p><p class="ql-block">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泽兰”项下引陶弘景(456年—536年)言曰:“生於泽旁,故名泽兰,亦名都梁香。”时珍曰:都梁即今之武冈州也,又临淮盱眙县亦有都梁山,产此香。时珍曰:“兰草、泽兰一类二种也,俱生水旁下湿处,二月宿根生苗成丛,紫茎素枝,赤节绿叶,叶对节生,有细齿;但以茎圆节长,而叶光有岐者,为兰草;茎微方,节短而叶有毛者,为泽兰;嫩时并可【纫】而佩之,八、九月后渐老,高者三四尺,开花成穗,如鸡苏花,红白色,中有细子;《雷公炮炙论》所谓大泽兰即兰草也,小泽兰即泽兰也。”</p><p class="ql-block">关于“都梁(香)”的文献记载很多,特别是古中药家对“都梁(香气)”到底何指争议较大,先贤也早已特别指出绘画家笔下四君子“梅兰竹菊”中的兰草无茎无枝,“世以如蒲萱者为兰,九畹之受诬久矣”。结合前贤之若干论述,笔者认为屈原笔下的“(秋)兰”、曹植笔下的都梁、郦道元笔下的俗谓都梁的紫茎兰草,皆《雷公炮炙论》(588年)中的大泽兰(又名水香、佩兰、蛇王草等),与泽兰(小泽兰)属于“一类二种”,区别主要表现为茎叶之形状(亦可以大、小而别之),李时珍先生的前述断语已然详明可据,可迳以“紫茎泽兰”名之。泽兰(佩兰)之网络图片如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二、郦道元时期资水系都梁县与高平县的地理位置关系</b></p> <p class="ql-block">《水经注》载:【资水出零陵都梁县路山】。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糺山,盖路山之别名也,谓之大溪,水东北迳邵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大溪迳建兴县南,又迳都梁县南(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遂之邑也……)。【东北过夫夷县】。夫水出县西南零陵县界少延山,东北流迳扶县南(本零陵之夫夷县也),夫水又东注邵陵水,谓之邵陵浦水口也;【东北过邵陵县之北】,县治郡下,南临大溪,水迳其北,谓之邵陵水;魏咸熙二年(吴宝鼎元年)孙皓分零陵北部立邵陵郡于邵陵县(县,故昭陵也);溪水东得高平水口(水出武陵郡沅陵县首望山,西南迳高平县南,又东入邵陵县界,南入于邵水),邵水又东会云泉水【水出零陵永昌县云泉山,西北流迳邵阳南(县,故昭阳也),云泉水又北注邵陵水,谓之邵阳水口】。自下东北出益阳县,其间迳流山峡,名之为茱萸江,盖水变名也。又东北过益阳县北……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对上文的个见:</b></p> <p class="ql-block">(1)【】内系郦道元所注《水经》的内容,《水经》中的资水仅涉都梁县、夫夷县、邵陵县及益阳县,且明言都梁县属零陵(郡),可知《水经》的作者应为孙皓(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分零陵北部立昭陵郡(并将原昭阳侯国改为昭阳县)之前,故《水经》的作者为郭璞(276年-324年)的通说之一应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2)《水经》“资水出零陵都梁县路山,东北过夫夷县,东北过邵陵县之北,又东北过益阳县北,又东与沅水合于湖中,东北入于江也”,此表述中又有“过夫夷县”、“过邵陵县之北”与“过益阳县北”的区分,“过夫夷县”表示夫夷县是以资水为北界的,“县之北”的“北”非本县,但整体的“县之北”是本县及其北方地区的意思,“县北”则是指本县的北部;“邵陵县之北”的“北”就是指当时尚未纳入官方行政体系的“梅山”地区,即郦道元笔下的“茱萸江”段。</p><p class="ql-block">(3)郦道元作注时,于《水经》所涉县项下即补注与该县的有关情况,这一点对于正确理解《水经注》相关支流的方位关系尤其重要。比如:郦道元已明确讲了资水的邵陵县段称为“邵陵水(邵水)”,其上游则称“大溪”,下游则为“茱萸江”,之后才进入益阳县才又名资水;郦道元按《水经》之顺序,先在“夫夷县”项下补注了夫水的有关情况,夫水呈东北向注入邵陵水(“邵水”);而后在邵陵县项下,才讲皆流经邵陵县且皆注入邵陵水的两条支流“高平水”与“云泉水”,并很明确表述资水(大溪)是先得高平水口,之后(邵陵水)才得云泉水(即今之“邵水”)。故如仅按《水经注》行文的先后而断皆注入邵陵水的该三条支流之水口上下游关系,则为先夫夷水,继而高平水、云泉水,而这本身已与《道光宝庆府志》等通说之先夫夷水,继而云泉水、高平水的顺序不合(如下图),即知仅按《水经注》行文之先后顺序理解是错误的,这也为笔者提出新的主张提供了足够的可能空间。</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道光宝庆府志》时“宝庆府”属地于晋宋齐梁陈时期所涉县地理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右半图),该图显系以“古高平十一村说”为指导思想将当时的永固团范围视为高平县范围而作(显然该高平县的范围太小与其他县的范围关系极不和谐);同时,上图中都梁县的北部东以首望山及其南支(马鞍界、玉女山直至九龙山等)与高平县接壤,即将明清时的邵阳县隆回乡全部划入了都梁县的范围;此类学说,已成了自兹而后至今的通说。对此,笔者并不支持,主要理据系该类通说中的高平水与《水经注》中的表述存在明显的冲突:郦道元笔下对高平水的特征表述有二,一是“出武陵郡沅陵县首望山西南迳高平县南又东入邵陵县界南入于邵水”,参照郦道元《水经注》的行文习惯,加入标点符号之后应为“(高平水)出武陵郡沅陵县首望山,西南迳高平县南,又东入邵陵县界,南入于邵水”;二是“溪水东得高平水口”,“邵水又东会云泉水”,即资水先得高平水而后得云泉水(即《道光宝庆府志》至今的邵水)。而上图的高平水(与实际大体是相符的)与《水经注》的该类特征表述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明显冲突:</p> <p class="ql-block">冲突一:上图墨绿色的山体即通说《水经注》中的首望山,至迟从南宋时起至今称望云山;北部标识(五峰砦)即通说辰溪(今地图为辰水)之发源,东南部标识(打鸟坳接龙寺)为通说高平水之发源。通说中的高平水自发源地开始一路是东南(而非《水经注》中的“西南”)迳高平县南,继而又是南入(而非《水经注》中的“东入”)邵陵县界,再东(准确来讲是东南又东北,或整体上可说是“东”或“东南”)入于邵水,而非《水经注》中的“南入于邵水”。</p><p class="ql-block">冲突二:上示宝庆府志图的高平水,显然是“邵水北得”而非《水经注》中的“溪水东得”高平水口,则得高平水口的资水段名称不合(都梁县境内称“大溪水”或“溪水”,今名“郝水”;而邵陵县境内段称“邵陵水”或“邵水”),得高水口段的资水流向也极其不合。</p><p class="ql-block">冲突三:是上示宝庆府志地图中显然是资水(邵水)先得云泉水(邵水)而后才得高平水,与《水经注》的前述明确表述(资水先得高平水而后得云泉水)严重冲突。</p><p class="ql-block">笔者主张《水经注》中的高平水实为辰溪(即今地图上贯通隆回县南北的“辰水”),鉴于《水经注》中高平水的上述特征及将首望山明示为武陵郡沅陵县属之表述,结合今隆回县西北境已包含原溆浦县部分地区、以及首望山北的今新化县奉家、水车亦西邻溆浦县等情况,笔者在今地图上新绘相关县域分界的大略示意图如下:</p> <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如上图,郦道元时的都梁县包含今隆回县西部、洞口县东部、溆浦县(龙潭镇的少部分区域)的资水流域地区,含今县乡镇等情况主要如下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笔者上述处理的文化协调性:</b></p> <p class="ql-block">第一,解决了首望山(通说即今隆回县境内的望云山)言于武陵郡沅陵县的问题,笔者已考相关方志家整理的研究成果,郦道元时期的武陵郡沅陵县包含了今溆浦县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范围,则于首望山而言,仅需将今与隆回县金石桥镇以及新化县奉家镇、水车镇接壤的溆浦县界往东南扩及望云山北部的五峰砦即可;如上图,以今溆浦县(属郦道元时期的沅陵县)东北与新化县相邻边界考量,即使将今新化县金凤、天门、奉家、水车四个乡镇与隆回县金石桥镇与鸭田镇的部分区域均视为当时的沅陵县范围,将首望山(五峰砦)视为当时武陵郡沅陵县与邵陵郡高平县的界山,也是能与地理特征相合的:水域是历代作郡县行政区划的主要原理,今溆浦县的东北部为“岗东河”水域,而今新化县的金凤、天门及奉家同属岗东河水域,故将郦道元时期的沅陵县边界东扩及此三乡镇,是很合乎事理逻辑的;同时,既然郦道元将首望山言于沅陵县属,则必包含今隆回县金石桥镇与望云山相关联区域,故把同属云溪上游的水车划入沅陵县范围也是合理的(水车西部本身至今与溆浦相邻)。</p><p class="ql-block">第二,就都梁县的南部东界来说,笔者的上述处理本身就是按隆回县管辖区域的变迁史实,将今隆回县西洋江流域(或及资水以南的三阁司镇、山界回族乡等)原本就属于武冈县的相关区域作返还处理。因此,笔者的此处处理也是有相关依据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将通说主张的明时邵阳县隆回乡三都、二都(部分)、一都、四都、六都(部分)等区域(西洋江水域除外)划为高平县范围,事理逻辑点在于此区域四面高山环绕原本即湖泛区【笔者早已断今隆回县司门前、羊古坳以及七江三乡镇原为湖泛区,直至秦始皇时期,才开山放干水而成辰溪及及四都河汇入辰溪之态】,符合“高平”名之“平”字的本义【笔者早已解高平的“平”字是个表示泉水湖的会意字,“高”为中华龙文化图腾之始的五步蛇(最古名“巴”,又名中华蝮)的象形字】,且该区域与通说的高平县(十一村等)同为望云山的东西山麓或山脚区域,而且通说中的高平县范围明显过小,因此,将原同为湖泛区的望云山东西部皆纳入古高平县范围是合理的。郦道元时期的高平县西北邻沅陵县、西邻都梁县、南邻邵陵县、东部至少及于资水,所涉今主要水域及乡镇表列如下:</p> <p class="ql-block">第四,如此处理后,郦道元笔下“高平水”的特征即有了实证:</p><p class="ql-block">其一:《道光宝庆府志》载:辰溪出邵阳隆回三都五峰寨(府志中也写作五峰柴、五峰砦,西北流十二里至周家荡,又西三里至辰溪村……),在本土地志中,将五峰砦与首望山(望云山)作为两座山名,其实整体称为首望山(望云山)即可(如下图位于望云山最高峰附近的天门寺与“五峰寨”的标识处仅相隔三里左右,且二者难以作为两山区分),笔者本次作文时(2021年11月26日)才注意到腾讯卫星地图上已标注了辰溪发源于五峰寨的具体位置名为“高水坪”(下图右上),虽此名之由来等皆无可考,但却巧合了笔者早前已断辰溪为《水经注》中高平水之“名义”层面上的事理逻辑:此水之源名“高水坪”,则此水本为“高平水”之可能性即大了一层。</p><p class="ql-block">其二:如笔者上述划分高平县与沅陵县的界线后,辰溪便是典型的“(出武陵郡沅陵县首望山),西南迳高平县南,又东入邵陵县界,南入于邵水”,而且,资水与各县的关系以及资水(溪水)先得高平水(辰溪)而邵水后得云泉水(今邵水)等特征性表述都能确然可考了,择要将实景图展示如下:</p> <p class="ql-block">第五,上引文载李时珍言彼时的武冈州就是都梁县(含郦道元时期的武冈、建兴与都梁三县),如上图,明嘉靖年间的《湖广通志》所载武冈境内最北的山为白马山与望乡山,白马山位于州北一百三十里,特征描述为“高数百丈”,而所载诸山唯此以山高为特征,故知该白马山即为今跨隆回县小沙江、麻塘山两乡镇以及洞口县桐山、石柱两乡镇的“湘中第一高峰”所在的白马山;望乡山位于州北一百四十里,特征表述为“界于辰沅”,即该望乡山系当时武冈州与辰州(今溆浦及洪江)的界山,位于今洞口县北,北与隆回县麻塘山相接,西与溆浦县龙潭镇接壤。以明《湖广通志》验之,郦道元时期的都梁县作笔者前述边界处理,也是具有较强合理性的。</p><p class="ql-block">第六,关于宋设新化县后存争议至今的邵阳故高平地与新化隆回乡(或仅言二都、三都)易地之说,笔者认为该易地说仅是未得古高平县范围之真相而致,对本土文化研究者而言,又受以邹文苏先生(今隆回县罗洪镇人,邹汉勋父亲)为代表的古高平十村、十一村、十二村等学说的影响而桎梏了思想。关于《道光宝庆府志》所载的高平水(今以“石马江”名之),笔者认为,郦道元断然是没能去过现场察看的,笔者甚至认为直至北宋翟守素征剿梅山而后设五砦以守御之后(乃至于“开梅山”之后),该高平水才存在,而之前今隆回县高平镇范围内仍是湖泛区(考相关族谱,今高平镇范围内的诸姓始迁祖皆后于“开梅山”)。</p><p class="ql-block">第七,高平县,通说存在数百年之久,而载诸志书之县令唯“文斤”一人;同时,一县之长官,达县曰令,小县曰长,故从“文斤令”等记载,可知古高平县应为大县,同时,“十一村说”等(仅涉今隆回县罗洪镇、高平镇以及新邵县迎光乡以及岩口乡北部),仅涉洋溪上游春溪段以及高平水的上游流域,连资水的任何一条支流入资水口都未包含,明显也不符合设县划域的普遍事理逻辑,应仅是流传至今的“高平峪里”这个概念对应的区域,而非高平县的范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三、都梁与高平的文化关系</b></p> <p class="ql-block">李时珍先生的笔下,也名“都梁”的兰草(大泽兰、佩兰、蛇王草等),源于武冈州的都梁县(都梁山),并说盱眙县也有都梁山,也产这种“都梁”兰草。资水流域的都梁县与高平县的“亲近”关系大致如上,而今属江苏的盱眙县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至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亦属高平郡高平县(此“高平”笔者称为江苏高平),江苏高平属洪泽湖区域,而资水高平县则属于笔者主张的“高平湖”区域,且笔者已初步论述了上古高平即明清时期的宝庆府所涉今隆回、洞口、武冈、邵阳(含邵阳市区)、邵东、新邵以及新化县资水流域之海拔低于400米的空间,极可能就是上古“云梦泽”湖泛区的真正所在,则资水的都梁县即此“云梦泽”之西岸山;又“都梁”兰草,李时珍已断为大小两种泽兰,而陶弘景已断“生长于泽畔故名泽兰”。于是,都梁兰草因生长于泽畔而名泽兰,将盛长以此类兰草的山名都梁山,进而名都梁县,文理似已然通畅矣,然则为何又以“都梁(香)”唤名泽兰?笔者认为郦道元所称兰草俗名都梁而名山进而名县,此说应是传讹或讹传,理由如下:</p> <p class="ql-block">“都”字从者从邑,如上右图为“香”字的甲骨文字形,左图为“者”字的古字形,显然“者”2、3两字形与“香”字具有很紧密的“近亲关系”,两字的下部皆为器皿,上部皆为根干枝齐全的植株,并均有表示香气四溢或火星四溅的四点,区别仅在于植株的形态,“者”字植株应为“止”,即“芷”(通说解为白芷),而“香”字上部所含的植株,笔者认为并非汉字演化至今的“禾”,该字形强调的是枝花对生而顶部亦有花的植株形态,笔者认为就是本文所涉的“大泽兰”(佩兰)。故笔者认为,“者”与“香”两字,均为会意字,是指在器皿中焚烧白芷或泽兰等香草以祭祀(天地),“都”之本义就是指专用于祭祀天地的封地!而笔者早在进入本文所涉内容研究之前,早已解资水古高平为周武王之五弟蔡叔度之蔡国的封地,而蔡国正是掌管祭祀天地职权的封国,故“都”字在当时有可解是专指蔡国国都所在地。“梁”,《尔雅释地》:“堤谓之梁”,因此,结合都梁县与高平县相邻而“高平”的本意为湖泽等文化特征,故“都梁”应解为“都”地(即高平湖)的堤岸山,与笔者之上述都梁县地理特征完全若合符契。下图左侧的白色长线右侧的颜色最深的线条,就是长达20多公里的广义白马山的山脊线(最高峰海拔1780米,平均海拔1200或以上),于东部的高平湖泛区(都)而言可谓无与伦比的堤岸山(梁):</p> <p class="ql-block">显然,此“梁”因“都”之名而为“都梁”的地名(山名都梁山),再因此地盛产兰馨远馥的兰草而莫知其名的人们迳以“都梁香”名之,郦道元笔下兰草俗名都梁(香)之来由,应以此为恰。</p>